崇洋媚外惊诧与忘恩负义小人

昨日在微博上看到《脱口秀大会》的一段表演,选手把批评张宏文“喝粥喝奶论”的声音批评了一番。今天发现,观网专门就这段表演制作了一篇文章,结尾留下一句“来看看这段表演,你是怎么想的呢?”

“喝粥喝奶论”的发酵距今已间隔许久,网红张医生近日也稍稍消停了一些,这碗冷饭无需再炒。此处只顺便兜售少许私货:牛奶并不能提供特殊营养,对于生长发育的孩子来说,只要好好吃肉、吃蔬菜、吃水果、吃粮食,做到膳食均衡,已足够提供营养,即无专门喝奶的必要,除非孩子挑食偏食,则不得不用牛奶作为补充。牛奶的作用被传得神乎其神,与过去的现实条件有关,譬如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的日本,战后物资匮乏,生活水平有限,加上传统饮食习惯特点,牛奶正是能恰到好处地起到补充作用。

说回《脱口秀大会》,这段表演开头还算正常,毕竟张医生对粥的描述有理有据,因为他建议用喝奶取代喝粥,就上纲上线到崇洋媚外,的确无从谈起,何况时至今日,牛奶早就不该再被视为“西餐”范畴。只是没说多久,画风就歪了,先是自编自演,树一个“有人把肉、蛋都说成西餐”的靶子进行讥讽,紧接着抛出了真正想宣扬的论调:你用手机、用WiFi、用互联网,怎么还能批评别人崇洋媚外?

我用了外国人发明的东西,就不能批判崇洋媚外了?这是多么滑稽的逻辑?我用的每一样外国货,都不是靠偷、靠抢,也不是免费白送来的,是通过我自己辛苦劳作,用打工挣来的血汗钱买回来的,我用得心安理得、理直气壮,消费者花钱购买产品,难道还形成了对卖家、专利所有人的亏欠?竟让我连批判它的权力都没有了?好比我购买任意一件科技产品,从此我便不能说生产商一句坏话,也不能反驳旁人对它的任何赞美?再如坦克飞机大炮的发明国家倘若侵略他国,受害国难道也不能运用这些武器还击?这种论调如果成立,那么靠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开启大航海时代,靠中国发明的火药粉碎骑士制度,靠掠夺、倾销、赔款、关税协定压榨中国发家致富,靠中国源源不断的价廉物美商品保障低成本生活的资本主义富国,岂非早就应该对中国感激零涕,而不是飞扬跋扈地横加指责?

《脱口秀大会》表演的第一句说,“以前觉得国外一切都好才说崇洋媚外,现在觉得国外有任何可取之处都叫崇洋媚外”,仅从这一句,似乎本场表演的主题只是批判盲目排外,那当然无可非议,盲目排外该批。但看完视频,看到最后鼓吹的观点,表演者的实际意图昭然若揭:中国人用着洋人的,根本没资格发出崇洋媚外的批判。现在做一个正常消费者也是真难,不用洋人的是盲目排外,用了就得心怀感恩、不许批评。联想起多年前的一篇公知大作,言称中文里贬义的“崇洋媚外” 不该存在,而要换成褒义的“崇洋敬外”,一脉相承,一丘之貉。

其实,《脱口秀大会》的表演与最近热度颇高的美国领事伴侣表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领事伴侣庄女士对曾经在领事馆工作的厨师、为她服务过的“仆人”居然在政治立场上不与她保持一致,表示了极大的“震惊”:自己温柔的付出,竟没有换回铁杆的支持,真令人心寒。一众公知和公知粉,也纷纷加入对“忘恩负义小人”的挞伐运动,仿佛知恩图报的中华传统美德,瞬间被一个小小厨师败光了,一如不久前,他们狂热地网暴“忘恩负义”的武汉敲锣女那样。

一段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一个送上的生日蛋糕,这些好像都成了应当没齿难忘的大恩大德,如果“恩情”的门槛变得如此之低,那么通过应收尽收获救的新冠病人都应该高唱“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了”,事实上政府也不过就吹嘘成“制度优势”而已。退一步说,哪怕恩情确实存在,即便是救命之恩,施救者也没有资格要求被救者从今往后都无条件支持自己,要求在任何问题上都与自己保持一致,那样做恰恰是公知们喜欢挂在嘴边的“道德绑架”最典型的体现。事实上,美领馆离职的那位厨师,对领事伴侣的人格评价已经相当美化了。

往大了说,这种奇葩论调,本质上还是“搭便车”理论的注释:中国搭了几十年的便车,在西方世界的施舍下改善了生活,本身就是“吃人嘴软”,居然还敢职责施恩者、指责恩人的吹捧者,实属大逆不道、忘恩负义。有人把自己当救世主,也有人真的认这个救世主,于是,即便仅仅是正宗洋人的同居对象,也享受起当救世主的感觉来,也批判起“忘恩负义”的中国人来,应者也着实不少,好不热闹。

中国的发展进步到底怎么来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非常清晰。我们搭了车,但不是便车,而是付出了无数血汗、花了高昂费用购买了车票,让我们上车不是施舍,不过是为了赚车票钱,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欠谁。中国人出卖了自己的劳动力,但从没有出卖批判的权力,遑论批判吹捧者的权力。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