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品质,说到底看掏多少钱,拿着只能买越南沙金的钱要买24K纯金,没这好事的

【本文来自《中国制造业的通病:便宜,能用但是不好用、不耐用》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小叮当
  • 有点夸张了吧,真的那么不堪怎么可以行销世界?而且很大部分是销往欧美发达国家,机电产品占大头。外商可不好糊弄,那可是要验货的,不是一经售出概不退换的。过去倒是有种说法,出口转内销的货品好卖。其实,打回国内市场的往往是有瑕疵的,我们倒是很抢手。因为确实比国内市场的大路货质量和样式都要好些。关键还是市场的问题。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过去的购买力低,我常逛集贸市场买便宜货。大商场名优专柜的东西好但不舍得买。厂家不是做不出好东西,是市场销路不好,反馈回厂自然要设法降低成本降低产品价格,质量自然差些,能用不好用不耐用。有点像又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可以说什么档次水平的市场培育什么水平规格的企业。结果导致游客出国买国货的现象。连买烟酒也到国外买,因为国外市场假货少。出口小家电要按国际标准标准生产质量安全性更可靠。国外买的中国生产的食品的添加剂和辅料被曝和国内市场上的不一样,这可能是产品介绍内容必须和实际相符,弄虚作假会被重罚。现在集贸市场没了,只好网购,反复比较还是看价格,净找便宜的(习惯),想必吾道不孤。要都是这样的消费者顾客,厂家也真是难做。花什么钱买什么货。反正我钱不多也不去抱怨。

一点不夸张,版主是行业低端用户,高端产品不管是进口还是国产只敢看一眼伸手摸都不敢的主,进口的应该也没用过反正在他心里是传说中的神话,国产高端一样用不起就来一句国产也敢卖那么贵,然后用着低端国产和心中神话传中的进口比

再然后言必称德国,德国或者欧洲工业品,至少在我们这个行业已经完全被替代了,品质早就被国产踩在了脚下,价格服务更是被喷的体无完肤,德国服务周期是长啊,价格也是去到了天上,国内公司服务是电话相应,解决问题是周计算,德国货三个月起步半年不算长,妥妥的日本工匠精神,当然这句话是十年前了,现在在我们行业是看不到欧洲德国产品了

多少年以前,中国很多行业还没迈进门槛什么都做不了,早期中国工业品只能走模仿低端,看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产品都是神话,然后有些人的脑袋就永远固化在那个年代了。在我十几年前刚刚跨入行业的时候,产品线还分进口国产,现在只剩国产了,谁都不会脑子坏了,花几倍甚至十倍的的结果,采购品质服务远远比不上国产的进口货

至于说国货品质,说到底,看你掏多少钱,拿着只能买越南沙金的钱说要买24K纯金,有那么好的事?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