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危机的几种可能出现的结局

俄乌冲突是自冷战结束后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携胜利之余威开始对苏联的“余孽”俄罗斯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清算。在经济上先是诱使当时很“天真”的俄政府采纳了西方设计的自杀式的“休克疗法”,对俄罗斯的国有资产进行私有化改造,进而利用自己的资本优势勾结俄内部的西方代理人对俄罗斯进行经济洗劫。苏联人民辛辛苦苦积累下的巨额国家财富几乎被劫掠一空。在政治和军事上,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北约东扩,肢解南斯拉夫等来一步一步的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似乎已经可以掌控全世界了,并出现了历史终结论调。在这一过程中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三个“变量”,这三个“变量”的出现似乎可以改变世界历史的进程。这三个“变量”分别是,第一个,中国的崛起。第二个,普京总统上台执政。第三个,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兴起。

先看中国的崛起,这个“变量”绝对出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意料之外。因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的实力还排在世界的前十之外。按照西方的认知,中国肯定会发展,但速度没有那么快。几年前我偶然在整理家中废品时发现了一张1998年的《参考消息》报,那上边刊登了一篇文章很有意思,当时的联合国机构预测中国的发展速度是5%-6%,大约会在2010年前后GDP可以赶上英国、法国,到2015或2018年左右赶上德国,2025年左右赶上日本。现在看这个预测挺离谱的,但仔细想一想是预测离谱还是中国的发展速度离谱呢?西方人比照自身来建立对中国的预测模型的,他们忽视了中国人民和政府对建立现代化国家的渴望,忽视了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之一,中国人也拥有好学的历史传承。我们抓住的发展的历史机遇。

再看普京总统上台这事,俄罗斯的老总统叶利钦也是千挑万选才找到了这样一个接班人,现在看有一定的偶然性。在普京之前也出现了许多疑似接班人,但一段时间后就都销声匿迹了。普京的成功上位是与他在“克格勃”的过往经历和其个人性格有着决定性作用的。这些性格因素和过往经历使普京总统在处理事务坚韧和坚毅,无论是在国内处理“寡头经济”、发动第二次车臣战争剿灭车臣叛匪、俄格战争、出兵叙利亚都能从中看出他的个人行事风格。西方国家绝对是不希望普京这样的人来统治俄罗斯的,但这正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极度压迫才使的俄罗斯被迫找出一个极度强硬的政治人物来拯救俄罗斯。如果在上个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经济和国际地位不是衰落到如此,叶利钦会选普京吗?

第三来看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兴起,国际恐怖主义的兴起根源是几个世纪以来西方殖民主义在世界各地的遗祸后果。西方对其他国家的种族、宗教不尊重,妄图以自身的文化、宗教来改变世界,这显然超出了其自身的能力。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兴起开始是受到西方的资助和纵容的。但到了2001年“9-11”恐袭发生后,美国吃了大亏才想起反恐这件事。近20年的反恐战争消耗了美国及主要西方国家的国力,客观上为中国和俄罗斯的发展留出了时间和空间。而现在美国重新将中国和俄罗斯定义为主要对手。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真的被消灭干净了吗?消灭了本拉登和巴格达迪美国就安全了吗?世界范围内广大穆斯林美西方的基督教就认同了吗?现在生活在北美洲、欧洲的穆斯林比20年前是多了还是少了?国际恐怖主义势力是被美国等西方国家“驯服了”还是在蛰伏待机呢?

俄罗斯此次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是对近些年来北约不断东扩,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的必然反应。现在看战事有长期化的趋势。从各方的利益来看,美国希望战事长期化,可以不断消耗俄罗斯和欧洲的实力。俄罗斯也需要在达成目标后才会罢手,现在结束军事行动西方也不会取消制裁。欧洲国家却希望尽快结束战事,现在欧洲的高通胀就是俄乌冲突的必然结果。乌克兰就是一个美国的“耗材”,消耗俄罗斯的“耗材”,最终自身被消耗尽了美国就会像“垃圾”一样被无情抛弃。2021年8月的阿富汗“伪军”就是那样的下场。对中国来说战争的长期化可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战略机遇时间,虽然美国会更加在台湾岛问题上、南海问题上更加疯狂地进行挑衅,但在乌克兰危机没有摆平之前,美国不太可能同时和中俄动手。俄乌之间的战事的结果大概会出现以下几种结果。

第一种:俄罗斯大败,被迫退出乌克兰。俄罗斯承受不住西方制裁经济崩溃,普京总统下台,俄罗斯出现一个亲西方政府,接着西方进一步肢解俄罗斯使俄彻底失去威胁西方的能力。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被西方控制。美国下一步就会如法炮制,先在台湾岛挑事,进而联合裹挟其他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围堵。那时中国仅能依靠自己一己之力勉力支撑。但这种可能的结果也会有一个恐怖的可能性,就是俄罗斯在崩溃前会否使用核武器呢?毕竟普京曾说过:如果俄罗斯都不存在了,我们还要这世界干什么?

第二种:俄罗斯大败,退出乌克兰,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北约继续东扩,甚至会渗透至亚太地区。俄罗斯在遭受巨大经济损失,但承受住了西方的制裁。普京总统在俄国内和国际社会信誉受损,在东南欧、中亚等地区影响力下降。美国等西方势力进一步渗透至中亚等国,中、俄的腹部地区就会被美西方攻破。中国由于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被迫承受西方国家的次级制裁。俄罗斯为了国家的生存与中国更紧密的捆绑在一起。中俄等国由于自身的需要进一步在国际上推进去美元和欧元,建立平行于SWIFT的国际支付系统。

第三种:俄罗斯只是控制了部分卢甘斯克和顿涅斯克地区。乌克兰军队在西方国家的支援下稳住了战线。由于军事和经济为题俄军停止进一步军事行动。西方国家继续维持对俄罗斯的严厉制裁,并受此鼓舞发动对中国的次级制裁,借以将中国排除出西方知道的经济体系。在不断的削弱俄罗斯的同时能够腾出更多的资源来针对中国,进而希望像当初劫掠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那样来劫掠中国这只“肥羊”。但中俄不会束手就擒,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将和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深度融合。也许会形成苏联时期的“经济互助委员会”只不过中心国家有一个变成两个。这样可能会与西方七国进行对抗。

第四种:俄罗斯完全控制了顿涅斯克和卢甘斯克地区,并进一步发展进攻进而控制了整个乌克兰东部和南部地区。乌克兰被一分为二,北约国家进入西部乌克兰与俄罗斯形成对峙。俄罗斯经济继续承受西方国家的制裁,由于受到中国等国家的支持经济上局部受损。中国与俄罗斯在经济、科技、军事装备等方面合作更加紧密。由于中国采取的态度西方国家更加敌视中国,在台湾岛、南海等问题上更加加大与中国的对抗。中俄会进一步发展独立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经济体系。

第五种:俄罗斯控制了乌克兰东部和南部,西部乌克兰单独与俄军进行对峙,北约和欧盟由于害怕俄罗斯拿下整个乌克兰未敢让西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俄、乌、欧几方经过一段时间后开始接受既成事实,西方部分解除对俄制裁以换取俄罗斯的能源。中俄开始建立平行于SWIFT的国际支付系统。欧洲国家更加在安全邻域依附于美国。

第六种:俄罗斯利用其军事有事在乌克兰东部歼灭乌军主力后进而向西进军占领了整个乌克兰,并且扶植了一个亲俄政权。欧洲国家失去俄罗斯、乌克兰的能源和原材料后经济受损开始对俄罗斯进行让步。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开始思考防务和经济自主问题,国际上许多国家开始追随中国和俄罗斯进行去美元化。美国的金融霸权开始衰落。

总体来说从近期来看俄罗斯经济受损、欧洲经济受损,从中期来看欧洲经济受损,从长期来看美国金融霸权衰落,乌克兰自始至终都将是吃亏的一方。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