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澳门皇宫」改造为「博彩文化博物馆」是好主意
「澳博」主席兼执行董事何超凤近日表示,公司将邀请专家修复活化已停运多时的赌船「澳门皇宫」,并将其停泊在内港的十四号码头。她还表示,「澳门皇宫」经活化后,将一改本来的赌场用途,变成餐饮零售场所以及「博彩文化博物馆」。
被人们称为「贼船」的「海上皇宫」,是澳门的回忆。当年它停泊在内港码头,夜夜灯火通明。不但是其内设的赌场,是本澳一些赌场常客前往「小赌怡情」的「扎马」之处,及来澳香港旅客甫落船就「赌他一把」的圣地(当时港澳码头在内港),而且船上的酒楼餐厅,更是社团宴会的好地方,多少「鸿门宴」在此上演。其中最为媒体津津乐道的,是李洛夫无法摆平黑社会骚扰澳门赛马车会事件,由其夫人赵小瑜(即翁静晶的母亲)出面,款待相关人士,也招过新闻记者,从而摆平困扰了赛马车会一段时间的「黑白之争」。叶汉对她的能力另眼相看,一个妇道人家竟然胜于赫赫顶级的退役警官,因而将保安总监委任于她,她就成了自己警官老公的顶头上司。
后来虽然港澳码头迁往外港,但仍无碍其「内港旗舰」作用的发挥。当时内港一带人流如鲗,与充满中国传统特色,及凸显豪华气势的「海上皇宫」有一定关系,为内港及司打口一带引来了不少游客,也带旺了该区的生意。而在「海上皇宫」配合政府的内港计划迁往外港之后,由于地点欠佳,交通不便,再加上设施残旧,附近又有许多新式赌场林立,对赌客毫无吸引力,因而经常是门可罗雀,因而将之结束营业,并拖往筷子基北塘东面暂时停泊。
现在「澳博」的计划,是将「海上皇宫」重新拖回十四号码头,虽然因为附近就有「十六浦」而不再恢复「皇宫娱乐场」,但却恢复原来的酒楼餐厅,而且还将原来的赌场改造为「博彩文化博物馆」,再加上国际酒店即将重修开业,或将能带动新马路西端及内港一带经济复苏。
「澳博」计划将「皇宫娱乐场」改建为「博彩文化博物馆」,这将会与现时设置在葡京水晶宫娱乐城内的「澳门博彩业历史资料馆」,形成「双胞胎」以至「撞车」效应。最佳的处置方式,就是将「澳门博彩业历史资料馆」的文物资料合并进「博彩文化博物馆」,腾出的场地交还给水晶宫娱乐城。不过,若「澳门博彩业历史资料馆」的创建者梁安琪无意「出让」,并要与何超凤的「博彩文化博物馆」唱对台戏「别苗头」,也并非是坏事,毕竟可以让澳门居民和游客可以在「看瓜」中「娱乐」一番,正好契合「澳博」的母公司「澳门旅游娱乐公司」中的「娱乐」两字,以冲淡「娱乐」的借用意「博彩」色彩。
其实,早在二零零三年时任行政长官的何厚铧安排澳门新闻界到美国拉斯维加斯参访时,笔者看到当地的一家赌场,附设有一个小而精的「博彩博物馆」,以各种文献、照片、实物,详尽介绍了拉斯维加斯的「开赌史」,并展示了各种赌具、包括历史上曾用过现已淘汰了的筹码、老虎机,还有已经拆卸重建的旧赌场的模型等,还有与博彩有关的纪念品出售,这家「博彩博物馆」的投资额不高,但其不算便宜的门票收入却为其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并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购票入门参展,以满足自己对拉斯维加斯这座赌城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博彩知识的求知欲。笔者当时就撰文提出,作为澳门龙头产业的博彩业,也是全中国目前唯一可以合法开赌的「澳门赌城」,无论是博彩业的发展历史,还是博彩业的各项知识,本应都能以适当的形式,向游客和市民作适当的展示,但却就至今尚没有一座「博彩博物馆」,这就使「东方赌城」与「博物馆之城」这两大称号,发生了断层脱节。
而且更有隐懮的是,自赌牌开放后,美资博企挟其庞大的财力、先进的博彩概念和技术,在澳门迅速扩展,所占有的地盘不断扩大,猛烈地挑战着「澳博」原来的澳门博彩业龙头地位,并还曾以语言作出威胁。而且,还有要在澳门社会政治上掌有「话语权」的迹象。如果美资博企将其在拉斯维加斯开设「博彩博物馆」的经验也移植来澳门,也在澳门设立一座「博彩博物馆」,并按照其思维定势来介绍澳门博彩业历史,那就将连诠释澳门博彩业的「话语权」,也一举「拿」了下来。
为此,笔者不但是撰文,而且也曾多次在梁安琪、苏树辉等当时的「澳博当家人」面前提起此事。认为连同其前身「澳娱」有着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澳博」,作为澳门博彩业发展史的重要见证者,很有必要抢在美资博企将其在拉斯维加斯开设「博彩博物馆」的经验移植到澳门之前,尽早建立一座「博彩博物馆」。这除了是要牢牢掌握对澳门博彩业发展史的「话语权」,保证相关诠述是以中国人的思维和澳门博物业发展见证者的亲身感受,来阐释澳门博彩业的发展史之外,也是填补澳门「博物馆之城」的一项「空白」,为博彩业这个龙头产业「树碑立传」。
笔者又分析认为,「澳门博彩博物馆」的内容,可从当年「卖猪仔」潮中有人聚赌开始,介绍澳门博彩业的初始到合法的过程,也宜以各种生动的方式,重现当年引进西方博彩技术之前,中式赌场的盛况,将「吊箩」交付赌资等,及介绍当今各种博彩项目的知识。至于地点,可「废物利用」将己废弃的旧赌场进行翻新开设。后来则多次撰文,建议将「海上皇宫」改建为「澳门博彩博物馆」。这样,就可在「形塑潜意识」方面,让新老赌客都习惯成自然地认同和肯定「澳博」在澳门赌业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即使是日后「澳博」的市场占有率不可避免地下跌,也是如此。
后来,「澳博」当时的「当家人」梁安琪创办了「澳门博彩业历史资料馆」,但无论是规模还是展示内容,都令笔者有所失望。现在,「澳博」的「正牌当家人」何超凤,计划活化「海上皇宫」,并设立「博彩文化博物馆」,可能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展示内容方面,都将会比「澳门博彩业历史资料馆」为佳。毕竟,单是「博物馆」的称谓,就比「资料馆」正规得多。
「澳博」设立「博彩文化博物馆」之后,将为澳门再增添一座博物馆。澳门虽然只有三十多平方公里、六十多万人口,却拥有十几个博物馆,从综合大型的博物馆——澳门博物馆,到专业性的澳门艺术博物馆、海事博物馆,再到迷你型的专题博物馆如葡萄酒博物馆、大赛车博物馆、消防博物馆、土地暨自然博物馆、住宅博物馆、宗教艺术博物馆、邮电博物馆、植物博物馆、历史及艺术博物馆等,使得澳门成为一个博物馆式的社会。众多的博物馆展示了澳门的发展史,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中的某些纵面,而且与澳门现有的文化生活密切关联。现在,再将增加一座「博彩文化博物馆」,又将为「博物馆之城」增添浓重的一笔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