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霍金来了也要起身陪酒”的言论?
不讲历史,就我的了解,大概讲讲今天。
我也不知道“或进来了也要起身陪酒”的段子是怎么在网上流行开来的。以今天的情况,霍金来了,绝大部分情况下是不用起身陪酒了,相反,领导们得排队去敬酒。那可是霍金啊。近几年,政府财政相对收缩,情况还好点;前几年,财政宽裕时,上项目可是重大政绩。霍金在那里,哪个地方政府不上赶着往上贴啊。霍金牵头给你搞个实验室、研究中心啥的,那可是科技领域的大政绩。相关口子上的官员围着大科学家转,开口就是“X老师,您知道的,我们XX市就怕钱花不出去”,有那么几年,很常见的。
霍金(或者比霍金级别稍低点的科学家)要求人,恐怕也只有发改委了。想搞点大事情,像同步辐射、对撞机这样的大科学装置,是得发改委签字的;地方政府反倒很积极,都希望落户在自己这。但据我所知,也许是担心重复建设,发改委在这方面还是挺谨慎的。大科学需要做很多工作,或者说,仅靠大科学家做工作是不够的。我等级不够,到了这层次,做工作是否还靠陪酒,或者说,是不是陪酒就够了,我真不了解。
普通科研工作者更关心的,也许是不敬酒,能否成为“霍金”。
搞科研是要资源,不是有脑子就行的;绝大多数研究方向,科研成果都是靠经费堆出来的(霍金本身倒还真好像是那几个少数方向)。科研领域恰恰有很特殊,在这个领域做出评判,是有极高的知识门槛的。外行或者几个指标,很难准确地评价科研工作者。依赖人做出判断,那推荐、名望之类的东西就有作用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推荐一个人,或者推动一个项目,到底是出于公心还是出于私利,有时候就没那么说得清了。
但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也许是我层次太低,但据我了解, 大部分青椒的事,还真不会有纯行政出身的“书记”来插手。所以哪怕是敬酒,也是学术圈里自己的事情。
据我观察,如今你给青椒机会去向知名科学家敬酒,一个个都挺基金的,说不上“也要”。但你要说,敬个酒就能有多大发展,或者不去排队敬酒就有多大限制,我真觉得未必。这么长的队伍,大科学家真不见得有能力记住谁敬了,谁没敬。想获得大佬支持,应该还得有更深入的联系。
又,霍金的父母好像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在学术界有一定地位的那种。所以,哪怕关系真的要靠敬酒,敬酒真的有用,霍金可能也是不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