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降低一下目标要求,不要求在购票选位上100%解决这个难题,会不会比较容易
【本文来自《在外行看来,铁路自主选座非常容易实现,但懂行的程序员才知道这根本做不到》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真心求讨论,不是为了抬杠。
如果降低一下目标要求,不要求在购票选位上100%解决这个难题,而只是在大概率上解决这个问题,会不会比较容易。
比如在购票上增加一个车厢性别倾向的选项。
如果购票上不勾选,就是现行的购票规则。
如果勾选,就按身份证性别,提高车票位置分配的优先级。如果有有空车厢,就优先往空车厢里填,填满一个车厢再填另一个车厢。填满一个同性别车厢就在后台标注为性别车厢。填到最后没有空车厢了,就是不解决的部分。碰到这种情况,就得认。一列车厢是9个包厢,也就只有1个车厢会出现性别倾向不能满足的情况。
火车沿途的上下,甚至已经在车上,临时想由硬座升级成软卧的(现在上次改卧铺也是在列车员的手机上操作的),降低性别倾向车厢空位的分配优先级,优先填混坐的(购票时没勾性别倾向就默认不介意),然后自动按后台已经变成性别车厢,但是在沿途有上下产生客位变动的车厢。
核心就是不求100%解决,只提供一个解决的倾向性。按随机概率来说可以满足大部分的需求,满足了是铁路的提升,也是运气。满足不了,也就是现在的情况。
另:如果可能,能否公布过去10年,性骚扰、性犯罪的案发统计数据。我个人觉得近10年,火车上的犯罪已经少到了霸个坐就能上新闻的程度。也许大家担心的安全问题在实际数据面前就是杞人忧天。我个人孤陋寡闻,相信绝大部分的网友一样没有数据证据。
我们毕竟不是印度或者美国。还是要正确的认识安全性。我国每年车祸死亡的人数都在5W以上,大部分的人是很好的平衡了安全性和生活便宜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