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外贸和艰难的就业
劳动力供给,未来也许不再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反而变成了政府和社会头疼的问题。
1
4月13日,海关总署公布了2023年一季度外贸数据,一季度出口和贸易顺差增长速度远超我的预期:
按人民币计价,3月份出口达到2.155万亿元,同比增长23.4%,环比增长48.4%,贸易顺差达到6010亿元。1-3月出口达到5.6484万亿元,同比增长8.4%,贸易顺差1.409万亿元。
按美元计价,3月份出口达到3156亿美元,同比增长14.8%,环比增长47.5%,贸易顺差达到882亿美元。1-3月出口达到8218亿美元元,同比增长0.5%,贸易顺差2047亿美元。
即使按美元计价,2023年3月单月,以及一季度的出口总额和贸易顺差额都达到了历史上3月/一季度的最高值。一季度贸易顺差按美元计价同比增长26%,按人民币计价同比增长36%。(核算GDP时,净出口是按本币计价的)
这个数字,和互联网上的舆论差别很大。进入2023年以来,互联网舆论场笼罩着对外贸的悲观情绪,什么浙江企业家组团去欧美拿订单,结果颗粒无收,什么中国经营环境不好,外贸生产向东南亚转移,什么外企纷纷撤离润走。
越南刚刚公布的出口数据,按美元计价一季度同比下降11.9%, GDP一季度也仅仅增长了3.3%,这个数字比2020年疫情期间一季度的数据还要差。
不是说外贸寒冬了吗?不是说订单转移了吗?咋回事呢?
当然,统计数据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与GDP这种,有很大估算成份的经济指标相比,进出口要在海关申报,要报税。海关的进出口数据,相对是比较靠谱的。但也得交叉验证一下。验证外贸数据,最简单就可以看看货运数据。
从海关口径的货运数据看,和进出口数据还算一致。海关3月份监管进出口货运量同比增长18.6%,1-3月份累计增长12.0%。
几个港口的吞吐量也是同比增长。中国第一大港,宁波港的财报3月集装箱同比增长8.2%,吞吐量增长6.3%。全国外贸货物吞吐量1-2月同比增长5.3%。3月数据还没出,应该增长率更高。
按金额计算的外贸增速,本来就应该高于货运量的增长。2023年的外贸增长,一个重要驱动力就是价格商战。比如汽车一季度出口同比数量增长58.3%,但金额增长了81.6%。货物吞吐量和货运量的增速,与外贸数据还是对得上的。
另一个和舆论不一致的,是出口国别的变化。从国别上,1-3月累计,对美德法意加的出口(美元口径)都是双位数下跌,(美国下跌17%)。东盟(增长18.6%)、非洲(增长19.3%),俄罗斯(增长47.1%)大幅上涨。
对欧美的出口,确实在跌,但西方不亮东方亮,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的增长,弥补了对欧美发达国家出口的下跌。
中国的出口正在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对欧美日韩英加澳的出口占总数比例已经下降到50%以内。对非洲+拉美+俄罗斯的出口额总量,也超过了对美国的出口额。要知道,美国的GDP总量,是远大于非洲+拉美+俄罗斯的。
今天,中国向非西方国家的出口总量,已经超过了向西方国家的出口总量。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正在逐步占领全球的市场。
欧美订单的衰退,也许确实是个事实。欧美的订单,也许真的在转移。但这个世界,不是只有欧美日这些西方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无比广大。毕竟,西方国家加起来的总人口,还没有中国人口多。
至于,未来发展潜力,是10亿人的欧美日这些西方国家大,还是剩余70亿人的发展中国家大。结论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人均GDP低,GDP增速快。潜力肯定是发展中国家大。
去年底,我判断中国今年的净出口可能负增长5-10%,现在看起来,也许看走眼了。一季度外贸数据,远比预想的要好。
2
外贸数据比预想的好,但中国经济上仍然笼罩着一层阴云,这就是就业。
当然,网络上的舆论也不乏夸张之处,什么美团骑手招聘满员,什么毕业即失业。网上有夸张,但真实的就业问题,确实十分严峻。
珠三角长三角这些制造业发达地区,低技术工种的时薪在下降。找工作越来越难。技术工种倒还好,还是处于招不到人的状态。白领工作也一样,大学生毕业后找到一个理想工作,无疑比疫情前困难得多。
即使是统计局公布的调查失业率,也处于高位。2023年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其中,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8.1%。
就业形势严峻,是客观事实。但,中国,什么时候就业形势不严峻呢?毕竟,中国人口实在太多了。调查失业率的统计,我印象中是2018年才开始的。在2018年以前,国家公布的是登记失业率。登记失业人口,和真正的未充分就业的人口,差别可能是一个甚至几个数量级。
如果我们回到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看到的不是失业人口,而是农村数亿剩余劳动力。严格上,这部分人口,也是失业人口。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让数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进入城市,在工业社会中找到工作。这是一个人类历史上难以想象的伟大成就。今天的失业人口,和当年相比,其实不算什么。
没办法,谁让我们生在中国,这个十四亿总人口,九亿劳动年龄人口的国家。为9亿劳动年龄人口找工作,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事情。
经济发展,计划生育政策,其实也会增加失业。以啃老为例。当年一家四五个孩子,根本不可能啃老,父母也没有足够的收入让几个孩子啃老。现在,只有一个孩子时,父母的收入,支持一个孩子啃老不算太难。这时,孩子即使毕业了,也没有生存压力,可以慢慢找工作,找不到就躺平在家,或者父母养着考公考研。
失业的定义是,没有工作,同时又积极地在找工作。那些选择考公考研,或者躺平不就业的人,本身就根本不能算作失业人口。
3
对就业问题的另一个巨大挑战,就是技术进步。
几年前,奥巴马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是十四亿中国人都希望过上了美国人一样的生活,世界的资源是无法支持的。发达国家的总人口,一共只有十亿出口,即使加上中国也只有二十多亿。而全世界有八十亿人口。
奥巴马说的是资源,而不是生产力。工业生产力的扩张速度,几乎是无上限的。从工业生产力的角度,生产出供八十亿人过上幸福生活的工业品,其实不算太难。也许,中国再发展一段时间,中国一个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就可以生产供全球八十亿人幸福生活的工业品。
真正的约束条件,是资源,是自然资源。让八十亿人口都过上发达国家的生活,毫无疑问,地球目前的资源是不够的。
一百年以来,技术的发展,只是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但并没有增加资源本身。今天,自动化的工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从地里挖铁矿煤矿,变成铁,变成钢,最后变成一辆汽车。这个工业生产流程需要的人力越来越少。但是,铁矿煤矿这些资源本身却没有增加。
这样继续发展,结果是什么?
单位工业品生产需要的人越来越少。但工业品总量,又受到自然资源总量的限制,不可能无限扩张,存在上限。
这样继续发展,全世界只需要很小一部分劳动力,就可以达到全世界自然资源能支持的工业生产的上限。那么,其他人干什么呢?就业怎么解决。
以前,广义服务业可以吸纳大量劳动人口。计算机,互联网,AI技术的发展,让很多白领服务业的工作,也可以被取代。Midjourney短时间能画出成千上万幅高质量原画,那么,原画这个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就大大降低了。
也许,再过二十三十年,很多工作,就不需要人做了。很少一部分人工作,就可以满足全球所有人的需求。那时,就业问题怎么解决?
4
如前文所有,人类技术的发展,一直只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无法增加资源本身。这样,人类的生产总量就是有上限的,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但无法增加,反而有可能逐渐减少。
这个情况下,就业将是人类社会的最大问题。我一直坚信,未来的人类社会,会是一小部分人工作,生产出足够所有人类消耗的商品。然后,所有其他人都以某种形式的UBI(Universal Basic Income 全民基本收入)生存。
3月去美国,本来想去一下芝加哥的贫民区,司机死活不同意,没去成。但有一个问题我记忆深刻。当我问司机,这些人是否需要去市中心工作。司机回答,不需要,这里的大部分人,都不工作,靠基本福利生存。
未来的世界,也许就会这样,UBI也许以全民发钱的形式,也许以低保的形式,也许以食品券的形式,政府会给绝大部分人提供足以生存的福利。同时,也会提供一些精神上的安抚。
而社会商品的生产,只需要非常少的一部分人从事生产就足够了。
劳动参与率会持续下降,很多人不愿意进入劳动市场,也不会被计入失业人口,反正不工作也有口饭吃。
中国的经济会增长,世界的经济也会增长。但也许,支持经济需要的劳动力总量不但不会增长,反而越来越少了。
劳动力供给,未来也许不再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反而变成了政府和社会头疼的问题。
所以中国的人口问题,我一直以来不特别担心。随着技术发展,劳动力过剩的风险远大于劳动力短缺。
未来的人类社会,会怎么演化呢?走一步看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