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还是共享,媒体既不能推波更不能背书!

公益还是共享,应该由慈善部门说了算,而不是由媒体说了算,更全面来背书!为什么这么说?一个最简单的逻辑是,没有哪一个醉心于公益事业的人,会如此热衷于媒体宣传,赤裸裸的向公众“伸手张口”。

500

公益就是公益,生意就是生意,打着公益的旗号,闹肚子都是生意,不仅会翻车,还涉嫌违法犯罪。而是谁在助推,把“生意”变成了“公益”呢?首先是张广兵本人,最重要的是,广大的媒体人,既有自媒体的疯狂追逐,更有传统的推波助澜。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是新闻的六要素,当媒体人纷纷抛弃这六大要素时,不仅是媒体人的悲哀,更是观众的悲哀,时代的悲哀。

如果,新闻彻底失去了真实性、客观性、全面性,失去了生命力,将是一场严重的信任危机。早在3天前,张广兵的“共享厨房”,已经在当地和网络上,引发了质疑。令人啼笑皆非的,就在昨天,我们还看到无数的认证媒体,还在号召“传递爱心”,还在使劲“吹捧”。新闻人,自己都不看新闻吗?

500

透过上面这张“事件脉络”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2021年7月,2022年9月,2023年4月,张广兵每年都在“想放弃”,每年都在“获捐赠”。

500

只要点开新闻,就可以发现,这是一家拿到了“银行公益小店联盟”的公益金资助,长期接受社会捐助,且自身还具有“经营性质”的店铺,何来坚持不下去一说?

而就在今年,河南当地某频道的媒体人,因为一张“告病人家属书”,就展开了广泛报道。报道当天,就收了某爱心人士20万的捐款,以及某餐饮店老板1000斤的大米。

500

而只要踏进厨房,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外面是一个菜摊,用于向患者家属售卖原材料。

500

墙上也是赫然贴着“价目表”,清晰标注着不同类型的加工费,从热饭3元,到汤面5元,到煲汤10元、15元,连熬中药都要收费10元。

500

至于网传的买豪车、住豪宅,咱们先不去说。每年报道、每年哭穷、每年获捐,还有每天两三百人,合计两三千以上的经营收入,这笔账,是赔是赚,都算不清吗?不过有一点比较现实,那就是根据来自河南驻马店的梅女士在医院电梯内,经其他病患家属介绍得知位于东明路的这家共享厨房,她在蔬菜店购买了一根茄子,收费3元,店家赠送了2个鸡蛋,她炒了一个菜,付了5元加工费,另外花2元买了2个馒头,店家送给她一碗小米粥,她一共花了10元,够她和老伴两个人吃。“在外面买一餐一个人需要十几块,自己在厨房做还是实惠不少,也就做一个菜,要多做一个菜就不划算了。”梅女士说!

500

很显然,你们不是算不清,而是不想算,揣着明白装糊涂。你们几个可都是“老相识”了,连出镜的“路人”,都换了好几个身份了。

500

如果媒体人,成了制造“热点”的工具,成了经营“敛财”的帮手,不就成了帮别人“卖惨”“打广告”吗?不就是合伙“欺骗”爱心人士吗?

监督“舆论”,而不是误导“舆论”

媒体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监督舆论,对公众发挥“正面引导”作用。

舆论是什么?就是公众的言论!是对于某一事件,公众不同的看法、评价和心理反映等,汇聚在一起,形成的“场”。

当公众,不能窥见事件的全貌,不是听到各方面的声音时,就很容易被误导和带偏。这时候,就需要媒体人,发挥监督作用,尽可能帮助大家搞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还原比较客观真实的情形。

500

基于此,我们再来看,某些人在诸多事件中,发挥的作用,到底是“监督”,还是“误导”呢,到底是“廓清”,还是“搅局”呢?

这里,我都不想再提某些事件了。比如,单方面的站在某一边的角度,向权力机关,提出各种“质疑”,要求种种“回应”,而对于当事人,则可以用“疑似”“据传”,甚至是借网友之口。

又比如,在此次事件中,某些“帮忙”的媒体人,明显是拽着明白装糊涂,与张广兵连线时,闪烁其词、刻意引导,明目张胆的诱导其发言,甚至人家没说的话,主持人都会“抢答”和“补充发言”了。

又比如,有一位当地市民,提到自己母亲患病时,向你们求助,却被以“没有新闻价值”所拒绝。他控诉到,你们却连年报道这家厨房,连年呼吁捐助,这叫“价值”,还是“价钱”呢?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这些所谓的“报道”和“评论”,带有明显的先入为主的特征,是预设立场的发声,是巧设“话题”,并只围绕强化这一话题性,选择性的“播报”。

500

这种带有主观性、预设性、立场性、话题性的言论,显然不是客观的、公正的,用大家很习惯的表述,就是故意“带节奏”。这是带着不明真相的网友,一起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向另一方“搞节奏”。不是搞“监督”,而是有意识的“误导”,有意识的“绑架”,有意识的“试压”。

当掌握“话语权”的人,只希望你看到某些东西,并且希望你跟着他们一起发声的时候,但凡熟悉一点历史的人,恐怕都知道,这是一种什么行为了吧?令人无可奈何的是,这样的一些人,竟然每次都能全身而退?留下一地鸡毛,让那些被带了“节奏”的人,来收拾残局。请问,大家还要这样被“误导”下去吗?深度“报道”,而不是转发“报道”

以前,我们经常会听到一种说法是,“拿一手资料”,“独家报道”。老话说“嚼别人嚼过的馍没味”。

现在的情况是,这种吃过的“馍”,原来是真香。就算是,剩下的“馍”渣子,似乎都很有味道,很有嚼头。一个明显的现象是,网友们,越来越喜欢去“扒真相”,而且一扒一个准。反而是,那些有资质,有专业能力的人,越来越不喜欢去深入调查了。

500

比如,这次的“共享厨房”,连网友们都能扒出这么多情况,专业的媒体人,找不出来吗?到底做一顿饭,要花多少钱,走访一下不就一清二楚了吗?这也很难吗?

500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网友大呼“翻车”的时候,还有专业媒体往上“蹭”,还在一键转发、简单加工此前的报道。评论区的网友们,留言提醒,也能视而不见吗?

以前,地方性的媒体,往往专注于本地,专业性的媒体,往往专注于本领域。现在,完全变了,谁都在转发,谁的事都在报道,一拥而上,享受着流量的“盛宴”,也成为了流量的“奴隶”。

说实话,网友们已经习惯于反转了,而这些反转,又往往是网友们自己扒出来的。只要通过网络检索,就可以找到蛛丝马迹。网友们端起了“专业”的饭碗,而专业的人,端起了“流量”的饭碗……可悲、可叹、可怜、可恨也!通过本次郑州共享餐厅募捐风波,希望以后媒体在介入时再三考虑调查,不要轻易去用媒体的公信力做背书。(图/文:马会亮,网络舆情分析师)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