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社会搞宜居再说,止住人口流失至少东北不会死,振兴什么的以后可以徐徐图之

【本文来自《即使过去了30年,我都感觉到当年下岗对东北经济的巨大伤害》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回过头来看,东北的衰落是经济转型的硬着陆,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以盈利为目标,产品利润为导向,而计划经济不是的。实际上当时东北是在承担隐形的转移支付的。

按现在市场思维来看,哪有有了垄断地位不抬价的?哪有经济结构单一卖资源的国家地区不抬价给后路做准备的?沙特一直在利用石油赚来的一部分钱去发展其他行业,比如旅游业、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汽车行业等。迪拜也注重发展多元化的经济,发展金融贸易和旅游行业。哪有工业企业不用剪刀差赚高额利润的?还有用于技术革新提升劳动率的第一部类产出也得留点吧?但是当时输出资源产出工业品的东北都没有。

还有马克思认为: 利润的一部分,即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从而只体现新追加劳动的剩余产品的一部分,必须充当保险基金。用于应对异常的自然灾害、火灾、水灾等引起的破坏。失去行政力量支持的产业升级能力,类比到现在就是资金链断掉,这也算是灾害的一种吧。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似乎没保险基金这个东西。

如果当时东北的资源比如木材、粮食、煤炭石油按市场经济销售,如果当时工业产品对农业产品剪刀差不压的那么低,哪怕售价比同期国际油价粮价木料价格低,工业产品售价低于进口同类产品售价,东北地区也仍能积累不少货币财富。

还有工龄买断和退休金问题,名义上退休金是在岗时少发的工资拿去投资在退休后连本带利分批发放给你,但实际考虑社会发展和通货膨胀的普遍性,用“在岗劳动者产出的一部分来供养退休的劳动者”更接近事实。那买断工龄截断这种代际供养关系,实际上是在利用通货膨胀搞低价买自己债权、低价回购自身不良资产的操作,承担信用损失的是担保人:国家信用,实际受损失的是债权人:广大下岗工人。

如果做到上面的市场化输出资源、农产品、工业产品,攒下来“钱”,那么对外开放之后,哪怕很多工业产能仍然会因为区位优势往东南沿海转移,东北也有余地做产业升级,做不依赖海运成本优势的高附加值高科技工业,哪怕做不成工业、相对衰落是大势所趋,也能发展个第三产业,绝不会像当年那样硬着陆,旧体制崩溃尾款不给你结,新体制的启动资金不给你。

现有一产(农林牧渔)二产(轻重工业)农林牧渔赚不来钱,也就富集不了社会资源,汽车产业赶上新能源转型,能守住就不错了;近几年冰雪运动拉动一波旅游业餐饮业,但服务业属于三产依附一产二产,金融业服务业文化产业再发展也就那样了,像长影,守成也许可以,想突破,想带动振兴基本不可能。

不依赖于低成本运力,受寒冷气候影响也较小的产业,会比较适合东北,也许像欧洲一些隐形冠军企业,或者芯片产业这样产品科技附加值极高的产业符合条件,像台积电。但问题是人家有先发优势,有政策扶持,还已经在所在地发展了产业链上下游。但是我实在想象不出这样的企业如何在外国已经形成垄断的对手的竞争下发展起来,还扎根东北。除非要打世界大战或者新冷战,国际贸易壁垒重铸,我国急需发展自主同类产业,还给东北政策扶持资源倾斜。

目前来看我实在想不出东北还有什么振兴的出路。

当务之急,是构建自己人给自己人造东西,自己人给自己人提供服务,自己人卖自己人,能做到大家活得都不错的内循环体系,经济发展达到平均水平避免被财政转移支付就成,先把社会搞宜居再说,止住人口流失至少东北不会死,经济相对发达之类的追求以后可以徐徐图之。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