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维有感:世界历史过程中衡量社科人文知识的标准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演化的?

【本文来自《三星堆文明可否以符合第3项标准,提名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读王维有感

本来,是想读几句王维以催眠,竟然催了个醒,催了个吹,催了个硬凑和生编,列举在此,作个读王维有感留念吧。

《之一》

静幽偏得趣,

登顶见超群,

滋味诗赊态,

青风净太旻。

《之二》

曲径通奇趣,

云亭不见天。

载时研妙墨,

寄畅问空嗟?

《之三》

岩泉流朴句,

溪草撞章台。

禅心丝竹拨,

只见一痴呆。

《之四》

知鱼哪个深?

盘中已烤成。

荷间窥月色,

从未见龙门!

《之五》

淅淅复淅淅,

润物悄且轻,

鸟唱老树醒,

鱼碰采莲人。

《之六》

云窦识天浅,

笔端缺字仙。

道恒知舍利,

尘世乐真憨。

《之七》

烟霞刚拌脚,

云雾绕杯前。

烂墨瞎抓字,

点横不觉鲜。

《之八》

四海承平久,

八方玉律悠。

枝蕊掩千户,

未开已一流。

《之九》

涵虚师五岳,

罨秀问乌江。

索道云游远,

颐年天籁扬。

△王维的世界,可以是心灵的山居,可以是清醒的山水美,可以是白描自然美的典范。

读点王维,可养目养心。

我的硬凑、生编,选字总是不精准、不鲜活、不响亮;推敲、研磨不足,生硬感、刀斧迹有余;且字、词、句间连接欠火候,跳动过度,头尾腰背腹很不协调,只是排列组合了几个动、名、形词,且又不按棋谱出字。由于个人只有兴趣、没有工力,权当逗乐而已。

感觉,李白太傲了,杜甫太实了。还是苏东坡和王维近一些,可作魂之港、灵之居。

△说说《读王维有感之九》的几个词~

原句:

涵虚师五岳,

罨秀问乌江。

索道云游远,

颐年天籁扬。

对几个词的说明:

涵虚:涵可释为包容,虚可释为清幽、太虚之意。太虚,可以是天或天空,可以是道哲学中关于宇宙的原始形态,也可以是老庄之“道"。唐人孟浩然有“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五岳,汉文化的五大名山。

罨秀,画一般的景色。

乌江,主要指贵州与重庆段的乌江。也可理解为项羽曾到过的地处安徽的乌江。

索道:探索路径。

△“罨秀问乌江"句,有点绕。

除了指地处黔、皖的两支乌江风景如画以外,也可结合古今发生在两乌江的战例,理解“血染的风采"是怎样的惨烈,从自然美理解到阶级社会中的争斗场面。战争贩子的宣传家戈培尔曾把轰炸机扔炸弹的场面,宣传成如同鲜花盛开一样。

今天,对世界范围内不可避免的局部战争,也要居安思危。好战必亡,忘战必危。“罨秀问乌江"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复杂问题,即自然美与人性美的矛盾。可以尝试用美学原理,实现初步贯通。

△有时候,慢骑在自行车上想到的问题很是奇特。比如,大文学理论结构中的连接种类,如软连接和硬连接、虚连接和实连接、形连接与意连接、假连接与真连接、远连接与近连接等。还有,从连接到贯通的距离?

更麻烦的是,世界历史过程中衡量社科人文知识的标准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演化的?话语权与实际标准的关系及正负作用?

西方社科人文理论在世界社科人文理论市场占主导的状况必须进行改变了。因为,西方的解释力和故事力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了。如同历史上一些其它文明经历的一样,西方的社科人文理论已经开始进入衰败和腐朽期。中华文明应该以新格局,为世界思想理论创新做出更大贡献。‘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