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不是通识教育,相当多是要进入研究组替导师“打工”的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361204”推荐,来自《研究生复试是为腐败开门》评论区,标题为观察者网用户_361204添加】

研究生教育不是通识教育,相当多是要进入研究组替导师“打工”的。做研究的能力确实不能由考研的成绩完全反映,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就参加过考研复试的工作。参加面试的学生成绩可能很高,但是很多真是一问三不知,这是实际面试时学生的真实反应情况。最后发现很多学生是靠背公式解题拿高分,这和研究组做东西不是一码事。

另外本校找本校学生比例高,原因其实也简单。如果有比本校更优秀的学生,那肯定也招,但是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很低。找本校学生的原因,很多是因为这些学生大多之前就已经在本科期间参与了课题研究,也就是对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有一定程度了解。其它条件都满足的条件下,你认为学校会接受哪些学生?

我自己曾经放弃保研,去考理论所,结果进入面试阶段,碰到一个在中科院工作的师兄,他告诉我(那个年代)理论所其实是基本不对外招人的,基本都是走保送的路子。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