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实验,做着做着就吃饱了!| 正经玩

原创:中科院物理所

有的实验费时,

有的实验费力,

而今天这个实验不一样,

它费肚子,

实验还没做完,

小编就已经吃饱了

实验器材

各式坚果、食盐、黑枸杞、矿泉水瓶

500

实验过程

第一步:首先把矿泉水瓶剪开,保留下半部分做容器。(这里是为了看清坚果的排列用的透明矿泉水瓶,家里做实验直接用杯子就可以)在瓶底放几个大个坚果(黑色),再在上方堆满小个坚果(黄色)。

500

第二步:使劲摇晃瓶子,发现随着瓶子的晃动,大个坚果逐渐“浮出水面”。这就是著名的“巴西坚果”效应。

500

第三步:“巴西坚果”效应当然不只是适用于坚果,所有有大小差距的颗粒都适用,比如食盐和黑枸杞就可以。首先还是在容器底部放几粒黑枸杞。

500

第四步:

倒入食盐盖住黑枸杞,再晃动容器,黑枸杞便来到了食盐上方,并且这一次速度非常快。

500

实验做完了,大家的实验道具还剩下多少呢?反正小编已经吃饱啦。

原理解说

这其实展现的是“巴西果效应”,是指如果把两种不同大小的颗粒状的混合物放在同一个容器中,然后对这个容器施加外部振荡,体积较大的颗粒会上升到表层,而体积较小的颗粒则会沉降到底部。

巴西果效应的名称来源于一种由水果和燕麦混合而成的欧洲早餐“木斯里”。在食用时,最先从里面倒出来的一定是体积最大的巴西果。因此这种效应则被称为“巴西果效应”。

500

木斯里 | 图片来源:wiki

虽然被称之为“巴西果效应”,但是这种现象不仅仅在坚果的混合物中出现,在制药、运输业等工业活动中,也会利用巴西果效应对颗粒的混合物进行分离。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