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移民美国的华人说过,自己刚移民,不懂美国的法律和社会规则,却当上了陪审员
【本文由“盎撒霸权必将被打倒”推荐,来自《中国的律师为什么挣不到西方律师那么多钱?》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幸福可乐
- 你这是典型的条文法思路,人家判例法国家不是这么想的。判例要求一事一议,没有绝对的判定标准,就看你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律师打动陪审团和法官。
国外的陪审团制度就非常扯
有个移民美国的华人说过,自己刚移民到那边,既不懂美国法律,也不懂美国社会规则,在法庭上律师一堆专业术语+说的飞快的英语也不知道在说啥,社区非让他去当陪审员。
之后就是随大流,根本不关心案情。
最后发现社区里有点地位的都不参加陪审团,也不再参加了。
大部分移民都是靠绿卡进入美国。绿卡之后至少五年才能入籍。换句话说你这个“刚”移民的朋友如果是以公民身份被征召的话,他至少已经在美国住了五年。五年还听不懂英文,也是很夸张(至于什么法律术语,美国人也听不懂。律师在向陪审团陈述的时候,不会用太深奥的法律术语,否则效果大打折扣)。如果他是以绿卡身份被征召,那他本来就不该去。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能混进陪审团的,可能有的地方法庭查得不严。但是一旦被查出来,是很麻烦的。
收到 jury duty summon 如果不去需要提供正当理由,否则就是藐视法庭的重罪。两年内曾经当过一次陪审员是合理的免除义务理由,所以去过一次以后两年之内本来就可以不去第二次,跟有没有地位,融入不融入完全没有关系。
这个故事要不是你或者你“那个朋友”编出来的,我可以直播吃键盘。
但是法庭上人家又不会顾及他,说的快或者带口音很容易懵逼,怕犯错最后都是随大流
而且他还吐槽那些喜欢较真的刺头都被社区拉入黑名单了,基本不请。
一开始为了融入社区硬着头皮去了,后来发现那些有点地位的人请了也不去,他也就不去了。
收到 jury duty summon 如果不去需要提供正当理由,否则就是藐视法庭的重罪。两年内曾经当过一次陪审员是合理的免除义务理由,所以去过一次以后两年之内本来就可以不去第二次,跟有没有地位,融入不融入完全没有关系。
这个故事要不是你或者你“那个朋友”编出来的,我可以直播吃键盘。
但是法庭上人家又不会顾及他,说的快或者带口音很容易懵逼,怕犯错最后都是随大流
而且他还吐槽那些喜欢较真的刺头都被社区拉入黑名单了,基本不请。
一开始为了融入社区硬着头皮去了,后来发现那些有点地位的人请了也不去,他也就不去了。
大部分移民都是靠绿卡进入美国。绿卡之后至少五年才能入籍。换句话说你这个“刚”移民的朋友如果是以公民身份被征召的话,他至少已经在美国住了五年。五年还听不懂英文,也是很夸张(至于什么法律术语,美国人也听不懂。律师在向陪审团陈述的时候,不会用太深奥的法律术语,否则效果大打折扣)。如果他是以绿卡身份被征召,那他本来就不该去。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能混进陪审团的,可能有的地方法庭查得不严。但是一旦被查出来,是很麻烦的。
但是法庭上人家又不会顾及他,说的快或者带口音很容易懵逼,怕犯错最后都是随大流
而且他还吐槽那些喜欢较真的刺头都被社区拉入黑名单了,基本不请。
一开始为了融入社区硬着头皮去了,后来发现那些有点地位的人请了也不去,他也就不去了。
大部分移民都是靠绿卡进入美国。绿卡之后至少五年才能入籍。换句话说你这个“刚”移民的朋友如果是以公民身份被征召的话,他至少已经在美国住了五年。五年还听不懂英文,也是很夸张(至于什么法律术语,美国人也听不懂。律师在向陪审团陈述的时候,不会用太深奥的法律术语,否则效果大打折扣)。如果他是以绿卡身份被征召,那他本来就不该去。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能混进陪审团的,可能有的地方法庭查得不严。但是一旦被查出来,是很麻烦的。
他们怎么可能代表公平正义!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糟糕的法律
大部分移民都是靠绿卡进入美国。绿卡之后至少五年才能入籍。换句话说你这个“刚”移民的朋友如果是以公民身份被征召的话,他至少已经在美国住了五年。五年还听不懂英文,也是很夸张(至于什么法律术语,美国人也听不懂。律师在向陪审团陈述的时候,不会用太深奥的法律术语,否则效果大打折扣)。如果他是以绿卡身份被征召,那他本来就不该去。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能混进陪审团的,可能有的地方法庭查得不严。但是一旦被查出来,是很麻烦的。
首先要找到熟悉法律,具有法治意识,没有党派成见和歧视观念的平民就很难,找到之后又要收到控辩双方律师的刁难。
案件审理过程中,他们要被隔离在指定的旅馆房间,不能上网,只能看指定的电视节目,小案子时间短还行,一旦是大案要案,真的是煎熬,这就导致了时间越久的案件,陪审员的判断就越潦草越不理智,也使得整个制度更加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