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马原对待罹患重病幼子的方式是否恰当,司法该有说法,不应缺位

3月22日,《人物》杂志推出一篇文章《城堡里的马原》,讲述原先锋派著名作家马原的故事,令人唏嘘。

 

500

 

 

因为涉及到马原未成年幼子的疾病与死亡,瞬间引发网络热议。相当部分网友谴责是作家愚昧、偏执、自私害死了自己的孩子。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通常,被誉为作家、诗人的人,因为要做到对社会与生活的洞察力要求所谓深刻,三观普遍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看法。有些甚至与常人、常识格格不入。

 

这在一些刚入行的文青、或者某些装腔作势、故作神秘的“文艺界老油条”身上尤其突出。

 

这本无对错,只要不伤害社会和他人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问题是:人心与人性是复杂的。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科学文明的社会就应时时刻刻学会探索理性的边界,以守望相助、促进和谐,共同守护彼此的命运。

 

如何正确对待未成年孩子身心健康、合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自然也是和谐社会大主题中的应有之义。

孩子不仅是父母的孩子,更是国家的公民。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我国《宪法》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

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2020年10月17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二条指出:

 

国家鼓励和支持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建设相关学科、设置相关专业,加强人才培养。

 

 

作为独立社会观察者,在常年的社会追踪观察中,我深深领悟到一种叫“无意识的伤害”对社会与个人的巨大挫伤与吞噬。

 

比如:在错换人生28年、江歌妈妈与刘鑫案、刘学州事件、今年春节档电影乱象,乃至3年疫情与俄乌冲突事件中,无数素不相识的网友相互攻击、对立撕扯,侮辱谩骂,几乎达到癫狂的状态。让人难以理解。

 

除了部分唯利是图、为非作歹、别有用心之人的坏外,其中,的确也有相当网友并不自觉自己在伤害别人。

 

他们往往义愤填膺,以极刻薄、粗鲁的方式,把另一部分人不当人。

 

他们往往虔诚地认为自己是在“行使正义、替天行道”。

 

有意思的是:这部分人往往在线下的生活中,也通常都有着非常体面的工作、收入和社会身份。

 

但,他们确确实实对待自己的同胞、同类就像对待畜牲。没有任何对话、沟通与同理心,上来就是一顿闪电输出。

 

这就是“无意识的伤害”。

 

回到马原事件中,如果《人物》杂志的采访、信源、内容足够真实有效。

 

500

 

 

那么,马原对待罹患严重疾病的幼子马格的方式就值得商榷。

 

在弘扬科学的今天,作家马原的有关行为是否合法妥当,有关部门也应当及时主动介入,以案释法,有个明确说法。

 

以防今后同样有父母家庭权责不清、有样学样、悲剧重演。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