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银行危机不是单纯的金融危机

由美国硅谷银行引发的挤兑危机,造成美国另一家银行(签字银行)的破产,市场一片恐慌。原以为这事儿就到此为止了,没想到由硅谷银行危机产生的“蝴蝶效应”迅速传播到瑞士,让瑞士第二大银行“瑞士信贷”的信用发生爆雷,股票价格大跌。瑞信突然爆发信用危机,此事意义非同小可,宛如一颗小的战术核弹爆炸,震动了世界金融市场。人们纷纷在问,美西方的金融市场和监管体系究竟怎么了,2008的金融危机依然记忆犹新,人们还时不时拿那场危机举例说事儿,也以为美国金融监管机构会汲取历史教训,不会让类似金融危机再次爆发,至少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犯同样的错误。然而,事实让世界失望了,特别对那些把美国金融监管体制当做唯一模板毕恭毕敬“顶膜礼拜”的人来说,的确又是一次深刻的刺激:硅谷银行危机是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短板的最佳体现;而瑞士信贷出现的危机则是当前西方金融市场信用危机的集中反应:瑞信股价下跌引发的欧洲股市近似崩塌,就是欧洲市场信用,和信心的崩塌。

欧洲金融市场遭此横祸,也是属于“咎由自取”:它对美国金融市场的依赖实在太严重了(居然还有欧洲领导人说欧洲太依赖中国了,如果真如此,欧洲银行哪至于会遭受这次“灭顶之灾”。)美国金融市场着凉,欧洲金融市场必然发烧。以往发生的多次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几乎都是发端于美国,发作于欧洲,欧洲总是被伤的遍体鳞伤。而美国却像某种病毒一样,把毒传染给了别人,它却因此得到复原,然后它再转身去“营救”被他传染的病人,最后还让后者对这位始作俑者感激涕零。

我们不能单纯的从金融角度分析这次因硅谷银行危机导致的新的世界金融地震,例如,大多数人任务美联储持续加息是导致硅谷银行破产的根本原因。

这个判断有点简单,片面,没有找到事情的症结。事情还是应当还原其本身的故事发展。

硅谷银行是家什么银行,它是做什么的?它主要的服务对象也就是它的主要客户是谁 ?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危机?

从硅谷银行成立时看,它的初心或它的宗旨,就是为驻在“硅谷”的各家高科技企业和各家创业公司服务,提供金融便利。由于在“硅谷”内外,有数千家与研制芯片,软件设计,数字设备,信息产业等世界最顶级的高智慧企业与人才集中于此。每天,每年都向全世界传送最新技术和信息,一度成为世界智慧大脑的中心。它创造的天量技术和与之伴生的财富,使硅谷成为世界创新人才的“聖地”。

为这群企业,这群人才,这群财富而立,而生的“硅谷银行”,自然成为硅谷一家人,而且是管理财富的“大管家”,自然受到特别宠爱保护。

问题恰恰出在这里:过度的“宠爱”让银行自身放松了警惕,也让政府和监管机构忽视了其潜在的毛病。最要命的是,硅谷银行的服务对象,那些高智商的企业群对围绕它们自身的危机却视而不见,甚至麻木不仁。

硅谷银行自成立(1985年)以来业绩斐然,始终稳健发展,就像处在世外桃源里一样,不管谷外江湖风云变幻,却始终(基本)保持有序增长,能够跻身于银行强手林立的美国市场,的确有些过人的本领,手段和支撑的心态,否则它坚持不到今天。

而保证硅谷银行成为美国金融市场佼佼者,完全得益于它的客户,那些每天都想着新技术,新创造的科技企业家们:正是这些企业公司保持稳健发展,才使得硅谷银行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拥有超过2000亿美元资产的有实力银行。

这次硅谷银行危机与美联储不断加息有一定关联,但绝不是主要原因。如果这个原因成立,那么美国有上千家银行,不如硅谷银行规模的太多了,怎么都没有因为美联储加息而破产或倒闭呢?这种加息的副作用应当普遍产生负面影响,不能只对硅谷银行造成传染,这个说法于理不通啊!

如此说来,还是另有原因。

可以说,硅谷银行危机的表象是金融危机,实际是它代理的科技领域爆发潜在危机的警报 !

这个原因就是近三四年来,美国硅谷企业(科技企业)的业务出来问题,发生了与历史不同的逆转。

说白了,硅谷银行的客户中不少从芯片研发,软件开发和新技术汇集的公司起家发展的。在全球化时代,这些企业由于中国市场的购买力让硅谷迅速繁荣崛起。每年中国从硅谷企业采购的芯片,软件服务,的确养肥了硅谷,让硅谷名声大噪,成为世界风险投资家竞技的场所。然而,由于美国的几届政府坚持“中国威胁论”,泛化“国家安全”概念,鼓吹与中国脱钩,特别是在硅谷企业中强行逼迫关联企业断绝与中国的贸易,结果受到直接伤害的是美国硅谷里的企业。

由于受到与中国市场脱钩影响,加上与俄罗斯市场的制裁,造成许多科技公司业绩下滑甚至停滞。这些企业包括中国的海外公司,更多的是与中国市场有关的美国和其它国家的在硅谷的企业。由于市场的不稳定,不确定,许多硅谷银行的客户一方面面临收入大幅下降压力,另一方面还要支付其它支出,保持公司的流动性,只能大量从银行提款补漏洞,这自然给银行流动性造成压力。而硅谷银行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把部分企业存款的资金购买10年期债券。本来这种操作在市场运转稳定正常时,可以保证资金安全保值,然而万一大量企业遇到困难,需要提前预支的话,必然会产生挤兑,这是任何银行都唯恐避之不及的事件。在这样的情况下,美联储的加息显然又如雪上加霜,让银行不堪重负,它除了“躺平”喘口气以外,别无选择。

所以,硅谷银行危机的发生的确与美国政府最近失败的政策紧密相连,责在银行,罪在政府。

说来蹊跷,美国媒体和金融人士对美国单边主义和与中国科技企业脱钩等政策直接导致硅谷银行的流动性受到破坏,与中国企业断了业务往来,无疑是断了这些美国硅谷企业的财路,这对硅谷银行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这些事实,闭眼不见,避而不谈 ,其原因不难理解,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美国媒体不约而同的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美联储加息这个“死老虎”身上。

历史事件值得关注:在上个世纪末,高科技发展会催生巨量财富的同时所产生的泡沫也爆发了产生金融危机。这一次硅谷银行危机,似乎也是因为科技公司业务新的泡沫破灭而致。

所不同的是,上个世纪末的金融危机因互联网,计算机而起,而这一次应当是因芯片,能源泡沫引发的危机。瑞士信贷皆有涉足介入,岂有不翻船之理?

不同之处在于这次硅谷银行的科技公司泡沫,不是因为市场,而是政府的不当政策导致,似乎属于“不可抗力”?

建议是:政府对任何新技术,新产业,新科学的鼓励和投入的同时,也要防止它们的过度膨胀,而出现的金融风险。

硅谷银行危机就是难得的教材。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