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熊猫之父,其实什么动物都懂!

“豹的活动十分隐蔽,仅于1986年6月9日观察到了它的捕食活动。1只雄性林麝被豹追赶约10 m后被捕获。在24h内它吃去了麝的前肢及胸躯(包含心和肺),5天之后剩下的遗骸只有头、肠胃和脊柱,并将这些残食就地用苔鲜和树叶进行掩被。”

这段描述平淡却让我看得心潮澎湃:国内在野外见过豹捕猎的人估计不多,这种事儿我上次听说,还是老豹子队员老张跟我说他年轻时见过豹子抓兔子。

这得在野外待多久才能换来这样一次邂逅啊!

这段文字来自一篇1994年12月发表于《四川师范学院学报》的论文:《卧龙自然保护区华南豹的食性研究》,作者胡锦矗

世人皆知胡锦矗教授为大熊猫之父、中国开创大熊猫现代科学研究第一人,殊不知胡老爷子懂的可不仅仅是大熊猫。

其实在脊椎动物学方面他也是个全面型的专家,对中国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都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投身大熊猫的研究之前,他的研究项目是鱼类。在西南山地,他的研究对象除了大熊猫,还有小熊猫、黑熊、林麝、羚牛等兽类,以及许多鸟类。在卧龙保护区的工作之中,他对于森林生物的知识之广博,让动物学家夏勒(George Schaller)称赞胡锦矗是优秀的博物学家。

500

胡锦矗在野外进行考察 ©西华师范大学

就拿这篇卧龙的豹食性分析的论文来说,350平方千米,7条样带,7年,349份豹粪样品,摸清了四川邛崃山区豹的食性和变化:

从以毛冠鹿为主(占比85.1%,1981-1983年)到竹鼠迅速上升(占比31.9%,1984-1985年)、而毛冠鹿下降(占比29.5%),并增加了野猪和雉类(占比各2.4%);再到林麝持续上升(占比22.6%,1986-1987年),毛冠鹿继续下降(占比16.1%),而雉类上升(占比11.3%),羚牛和鼠兔各占6.5%,新出现豪猪占4.8%,小熊猫和猪獾各占3.2%。

这个研究不但详细记录了豹的食物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迅速调整,同样也讲述出一个卧龙保护区兽类群落变化历程的故事,这样扎实的基于野外的研究即便到今天也不多见。

今天是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谨以此文纪念胡锦矗先生。

认识大熊猫,从西方掠夺开始

大熊猫是明星爱豆,是和平使者,是国家象征,是野生动物保护的标志,但对大熊猫的认识,却是以西方殖民主义的掠夺方式开始的。

1869年,法国天主教教士,博物学家大卫神父(Fr Jean Pierre Armand David)在四川宝兴县首次发现了大熊猫。

此后,大熊猫被视为中国这个“东方异域”里顶级的珍宝,为了寻找这种珍稀动物,欧美探险者接踵而来,其中还包括美国西奥多·罗斯福总统(Theodore Roosevelt)的两个儿子。

500

北大李晟团队的红外相机,在四川卧龙保护区拍摄到的大熊猫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935年,美国猎人哈克尼斯(Bill Harkness)准备去捕捉活体大熊猫,却病死在中国。

他的太太露丝·哈克尼斯(Ruth Harkness)为完成丈夫遗愿,1936 年在汶川草坡捕获一只大熊猫幼体“苏琳”,带到芝加哥动物园展出。以后她连续 3 年来华捕捉大熊猫,又为芝加哥动物园提供了“梅梅”。

500

露丝和苏琳 ©Wikipedia

1936 年,美国银行家史密斯(Floyd Tangier Smith)在草坡共收购 12 只大熊猫,四只在途中死亡,两只分别在上海洮丰公园(今上海中山公园)和重庆北碚平民公园(今重庆北碚公园)展出,这是我国首次展出大熊猫,六只送往英国(其中一只后来卖到了美国)。

与熊猫结缘

真正了解熊猫的人寥寥无几。作为孤独的野兽,大熊猫隐遁在西南山地的深山里,只把自己的秘密展示给最具探索精神的学者。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一对大熊猫作为“国礼”被送到美国展出,掀起了“熊猫热”。此时中国人却突然发现,我们对自己的“国宝”所知甚少,我们不知道大熊猫具体分布在哪里,有多少只。于是,在1974年,第一次中国野生大熊猫的调查工作开始了。

500

大熊猫数量最多的岷山和邛崃山,崎岖难爬,给调查造成了很大困难,猫盟成员拍摄于邛崃山 ©猫盟

胡锦矗作为四川省珍贵动物调查队的副队长,在熊猫分布面积最大,也是工作最困难的四川进行研究。

大熊猫行踪隐秘,调查条件又很简陋,只能靠调查员跋山涉水,在可能有熊猫分布的地区,寻找它们存在的踪迹,比如一块被大熊猫抓破的树皮,或者一堆剥下来的笋壳。

500

李晟团队的红外相机拍到的大熊猫,很多工作人员从事野外调查多年,都没有真正和熊猫相遇过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最有价值的证据是粪便,胡锦矗独创了“咬节法”(原叫胡氏调查法,但胡先生不愿叫此名,坚持用“咬节法”)来研究熊猫粪便。大熊猫咬断的竹子残片,称为咬节,因为它狼吞虎咽,消化高纤维食物的能力又弱,咬节进去什么样,出来也是什么样。

竹片的宽度由头骨的宽度(嘴的大小)决定,对于熟练的研究者来说,它们就像指纹一样,“熊”“熊”不同。因此通过检查一个地区捡到的屎,就可以知道此地有几头熊猫。

咬节还可以反映大熊猫的年龄,四岁以前,大熊猫用前臼齿咬竹杆,后来转为臼齿,竹片的长度也逐步增加。

随着年龄增长,齿尖逐步磨损,咀嚼也越来越吃力,二十岁以后的老熊猫,粪便里的竹子往往只是压扁了,没有咬碎,就像人类吃一根很老的白灼芥蓝。技术水平发展之后,粪便还可以提供DNA信息。

500

大熊猫吃竹笋的粪便,咬碎的一丝丝纤维清晰可见 ©顾有容

顺便一提,熊猫粪不恶心,根据目击者的说法,吃竹笋拉的便便炸一炸,完全可以冒充竹笋饼。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大熊猫生活在崎岖山岭间,虽然偏好在缓坡活动,但对人类这种山坡仍是畏途。雨天的湿滑、冬雪的严寒、高海拔缺氧(大熊猫栖息地的海拔高度一般是2000~3600米),还有虫子的“热情”,都给研究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胡锦矗有了经验,调查队中间是最好的位置,前面容易被蜱虫咬,后面容易被山蚂蝗咬

500

猫盟成员在邛崃山遭遇了“热情”的山蚂蝗 ©猫盟

调查了四年,足足走了九万公里,胡锦矗的团队写成了《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报告》,摸清了大熊猫、川金丝猴等珍稀濒危动物的分布和数量。

现在野生大熊猫调查已经进行了四次,马上就要进行第五次,“咬节调查法”沿用至今,熊猫研究者因此得到了“铲屎官”的雅号。 

在五一棚的故事

1978年,胡锦矗在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建立了首个野生大熊猫观察站,名叫五一棚,因为从河边打水走到观察站需要51步。

198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专家来到中国,与胡锦矗等人合作,当时五一棚只是木板棚子上面搭着油毡。冬季山上清晨的气温只有-8℃,研究人员要在睡袋里穿上内衣,然后躺一会儿把它捂暖。

500

五一棚建立时的老照片 via网络

在这里,他们进行了八年的研究。这是野外观察追踪大熊猫时间最长的一次考察,后来胡锦矗把研究成果写成《卧龙的大熊猫》一书,这是第一本全面研究大熊猫生态和习性的书。大熊猫开始露出“可爱毛绒玩具”之下的真面。

500

李晟团队在卧龙保护区与大熊猫邂逅,这只大熊猫并不反感人的靠近,这种情况是极其少见的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从1936年大熊猫第一次被动物园饲养开始,27年的时间内没有圈养的大熊猫繁殖过,1969年北京动物园终于成功繁殖了圈养大熊猫,但让它们交配仍然是难题。

这让它们显得格外脆弱和珍贵,也让有些人认为“熊猫繁殖能力很弱,它是失败的动物,拯救它是白费劲”。实际上山林中的大熊猫是狂野、剽悍的动物,令人敬畏。

大熊猫在春季三月中旬到五月中旬发情。卧龙的研究人员目睹自然条件下的求偶,公熊猫吼声震天,为了争夺交配机会相互冲撞。之后在秦岭的研究发现,发情公熊猫脸上常有“争风吃醋”的伤痕。

500

大熊猫本质上是一种独居而且有攻击性的熊,繁殖期时暴躁的公熊猫还可能相当危险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大熊猫的黑白外衣,常让人忘记它“熊”的身份,实际上,任何足够大的野生动物,与之相处不慎都是危险的。

1937~1980年,在国外动物园里的38只大熊猫中,严重伤人的个体比例,在人工饲养的动物中仅次于大象。北京动物园的一只大熊猫,咬过好几个进入熊猫馆的人(危险行为,请勿模仿)。

保护熊猫家园

大熊猫受到万众瞩目,甚至有人认为,大熊猫“靠卖萌为生”。其实与其说野生大熊猫需要人类伸以援手,不如说需要人类留给它们足够的空间。

胡锦矗在2000年发表的《大熊猫的种群现状与保护》指出,目前有大熊猫分布的六个山系,砍伐、毁林开荒,旅游业发展等人类活动,都在对大熊猫的栖息地造成严重干扰。森林越来越少,仅存的熊猫栖息地也被割裂成碎块。

2014年结束的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发现,大熊猫的栖息地分成33块,其中18个大熊猫种群的数量少于10头,结果并不乐观。

500

四川的山地不仅陡峭,还很多雨,森林茂密,山路湿滑,这让调查变得十分困难 ©猫盟

生活在窄小栖息地的小种群,更容易因意外事件全军覆没

例如岷山山系土地大部分被开垦,大熊猫只能生活在人迹罕至的中山脊和高山针叶林带。上世纪70年代,箭竹大规模开花枯死,因为这里的竹子种类过于单一,大熊猫找不到其他竹子,大批饿死。

小种群还面临近亲繁殖和基因多样性太低的风险。能够长期生存的生物种群,基因杂合率一般需要大于90%,根据上世纪90年代的研究,唐家河地区的大熊猫杂合率是82.25%,冶勒地区仅为56.9%。

500

生态学家潘文石在秦岭拍摄熊猫 ©PanYue2000 / Wikimedia

退耕还林,扩大大熊猫的栖息地,恢复碎片化的森林之间的植被,让大熊猫狭窄的家园连通起来,才能保障种群的延续。为此,必须了解大熊猫栖息地的范围。

胡锦矗对四川熊猫的第一次调查,成为了划定保护区的依据,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因此把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十倍,有五个国家自然保护区获批建立。

胡教授一直坚持,大熊猫保护的关键在野外。退耕还林和保护原始森林,使野生大熊猫的栖息地扩大,这才是大熊猫种群得以延续的关键所在。

大熊猫的栖息地还存在着豹、雪豹、豺等其他珍稀动物,以及多样性极为丰富的生态系统,大熊猫被称为“伞护种”,意为它可以像一把伞一样,对它的保护“罩住”了整个生态系统,从而为其他物种提供了保护。

500

北大李晟团队在四川甘孜雅江拍摄的豹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但是调查发现,在大熊猫的保护区内,豹和豺等大型食肉动物的栖息地面积显著地缩小了,大熊猫作为伞护种,并不足以庇护大型食肉动物

“竹林隐士”大熊猫每天的活动范围,只有几百平方米,这和其他大型食肉目动辄几十平方公里的活动范围形成鲜明对比。豹等食肉动物需要更大的、连续的保护地。

老当益壮的胡锦矗直到70多岁,仍在国家级保护区考察,被“老朋友”山蚂蝗咬了,仍然笑嘻嘻地走路。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无比辛苦,也可以说是十分幸运。

500

邛崃山绿叶森森的原始森林,这种险山恶水的环境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或者也可以说,因为地形不利于开发,这里的生态环境才得以保留下来 ©猫盟

喜爱大熊猫的人千千万万,但只有少数人有幸走进熊猫的家园,走进那个拥有崇山峻岭、树林竹丛、凄风苦雨,艰苦又丰富,险恶又美丽的世界。

2023年2月16日,胡锦矗先生辞世。或许他已经回到了西南的群山之中,在那里,他将永远与那些生灵们在林中漫步。

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之路是靠着一群热爱自然的人开启的,他们对它们倾注了超乎想象的热情和岁月。胡教授首创的“咬节法”,无数针对真实问题的保护建议,推动成立大熊猫保护区的行动,都在创造历史。我们在这些伟大英雄开创的天地和框架下,看到了他们的力量,以此为榜样,继续脚踏实地的观察和保护。这也将是我们未来的路。

野生动植物日,不仅属于这些自由的生命,也属于每一位为它们倾注心血的人。大家节日快乐。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