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老龄化程度是不可逆的,未来渡过的养老和人力压力,引进外劳也是一种选择
【本文来自《蔡昉:不必对人口负增长过于悲观》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是赞成冷静面对老龄化的问题的:
1、目前的老龄化程度是不可持续的,现在看确实是每年老龄比例都在上涨,似乎越往后局面越糟糕。但这主要是60、70、80年代这样的高比例人群逐步进入老龄而已。以89年活到平均80岁来看,2069年后老龄化比例反而会下降。也就是老龄化最严重的年份就是目前2023~2069年,总共46年时间。
2、人口减少的速度也是不可持续的,终将趋向平衡。我们以2亿多的日本人为例,日本算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了吧,它2亿多人每年出生人生在80万左右。中国按14亿算,每年出生的极限底数大概也有80*14/2=560万人。也就是目前出生人数再砍一半,也差不多会稳住了。
3、退一步来看,从目前GPT这样的人工智能发展看,其实是不需要太多的人口,我个人估计中国在8~10亿人左右是最舒适的区间。当然面临的问题是怎么平稳从14亿过渡到这区间。首先这未来近50年的养老压力得度过,其次人力资源也要平稳度过,这都是面临的难题。
4、再退一步看,如果人少了,重脏苦活没人愿意干,引进外劳也是一种选择,或者少数民族因民族习惯多生也是可能的。这样中国的汉族与少数民族比例就会明显变化,中华文化的继承、汉族的主体地位会否变化,这也是一个问题。好在中国的政治制度不是一票制,所以谁人多谁有主导权这事还不用忧虑。其次也要相信中华文化的同化力和包容力能应对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