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也来A股割韭菜了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叁里河

作者:一姐

500

自春节后一直延续的“周一红”在3月25日被打破。三大股指集体低开跌超1%。截止收盘,A股绿成一片,各大指数全部收跌,上证综指下跌1.97%,深证成指跌1.8%,创业板跌1.48%,跌幅最大的是上证50,收盘时跌幅达到2.76%。

从盘后资金流向看,周一大跌跟被认为代表外资的北上资金大量流出脱不了关系。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止3月25日收盘,北上资金全天净流出了107.74亿元,创2015年7月以来新高。其中沪股通流出70多亿元,深股通流出30多亿元。

其中沪股通净卖出金额最高的5只股票,平均跌幅超过3.6%。沪股通净卖出金额最多的5只股票除了老板电器,小涨一个点外,其他4只的平均跌幅也接近3.5%,遭遇密集出货的金融股跌的最惨。

500

数据来源:wind

500

数据来源:wind

实际上,始自年初的这波行情,北上资金一直都是重要的参与者。中信里昂3月22日出了一份报告,专门分析北上南下资金对A股和H股的影响,报告认为,自2017年开始,北上资金对A股的兴趣就越来越浓,报告通过对北上资金和北上资金净买入占A股总成交量做了一个比较,结果显示,除了两个数字的重合度比较高之外,北上资金净买入占A股总成交量的比重在2019年达到3.9%,比2018年高出整整一个百分点。

500

根据wind的数据,1月和2月,北上资金大幅流入态势明显,净流入金额分别为606.88亿元、603.92亿元。同期,A股在1月开始走出反弹行情,上证50和沪深300为首的大盘股成为北上资金青睐的选择,平安、茅台,格力等普遍涨幅在10个点以上。而中小板、创业板深陷业绩暴雷的泥潭,处于下跌通道。

而2月基本就是牛市行情了,各大股指全面翻红,上证、深证分别上涨超过13%和20%,创业板涨幅达到惊人的25.06%。

而同期,北上资金的持仓风格的变化,跟A股行情转换几乎亦步亦趋。1月北上资金净流入以及成交量增长明显,而到了2月,两个比率则分别从月初的9.35和5.3%,下降到2月末的6.3%和3.5%。

实际上,北上资金和A股涨跌之间的相关性越来越紧密其实从去年到今年,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只不过春节之后,处于更受关注的上涨行情后,这种趋势更容易被拿来做指标。

北上资金跟A股联动效应最明显的,莫过于3月6日的表现,这天大盘首次站上3100点,并进入盘整期;而北上资金从年初开始基本全部始净买入状态的趋势在这一天也戛然而止,以3月6日为分界线,之后净流出开始频繁高于净流入。

问题是,北上资金跟A股的相关性,到底有没有先后,或者引导关系呢?

根据中信里昂的统计,在上周,沪股通每周净流入较前一周和年初分别下跌69.2%和56.5%,仅35.1亿元,而深股通净流入85亿,跟前一周和年初相比,分别上涨5.3%和14.2%。

显然,北上资金比A股行情,确实总是“聪明”的提前了一步。而且这种“提前”一步不是第一次了。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虽然1月份上证综指上涨了3.6%,而创业板因为深陷商誉减值风波,下跌了1.8%,但外资对创业板公司持股的增长却超过77.6%,而同期,上海主板的增幅为66.8%。

等到了在2月份,A股走出小盘股行情之后,北上资金为代表的外资对创业板持股的增长则下降到了72.4%,远低于深圳主板的81.7%。

500

中信里昂这份报告,虽然也提到去年开始北上资金对A股的兴趣,主要还是看中了超跌行情带来的机会,而不是真的在做“价值投资”,A股后期的走势还是要由股内的投资者接手,但随着MSCI继续增加中国A 股在MSCI 指数中的权重,可以预见到,未来外资对A股的影响将逐渐加大,外资定价A股也许并不是不可期待。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