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全面复关也是为了协调配合「澳车北上」
珠澳口岸通关合作工作小组澳方小组昨日发出通告,谓经粤澳联防联控机制协商一致,调整拱北口岸粤澳两地牌车辆通关措施。自二零二三年二月十三日零时起,拱北口岸取消粤澳两地牌车辆单双号限行分流措施,恢复粤澳两地牌大型客车通行;跨境营运客车司机驾驶营运车辆经拱北口岸往返两地通行不限次数。至此,实施了两年半的拱北口岸粤澳两地牌车辆单双号限行分流措施,正式「寿终正寝」。
拱北口岸取消粤澳两地牌车辆单双号限行分流措施的实行,体现了粤澳联防联控机制及珠澳口岸全面准确落实贯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及《关于优化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措施的通知》、《关于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的通知》的精神,推动企业全面复工复产,社会运行全面复常,口岸防疫管理也恢复到疫前的常态。与此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落实贯彻「澳车北上」政策,在面对获得批准北上的澳门单牌车越来越多,而且也有不少粤港双牌车在港珠澳大桥口岸出入境,与单双号限行的粤澳双牌车挤满港珠澳大桥的情况下,将单双号限行的粤澳双牌车引流回拱北口岸,以减轻港珠澳大桥北口岸的汽车通关负担使得拱北口岸、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横琴口岸的单双牌车的出入境车辆的数量能够均衡通关。
在疫情爆发之前,出入珠澳口岸的粤澳双牌车,主要是在拱北口岸通关,部分在横琴口岸通关,极少在港珠澳大桥口岸通关。二零二零年四月初,因疫情防控需要,粤澳两地牌车辆暂不允许入境珠海。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广东省关于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有序恢复粤澳两地人员正常往来的工作部署,经珠海和澳门经珠海和澳门两地政府沟通协商,分阶段、按步骤地推进珠澳口岸粤澳两地牌车辆通关。先是从七月二十四日开始,粤澳两地牌中的非公务车辆,每天开放七百个入境车辆申请额度(有效期为七天),经澳门特区政府审核、由珠海市确认后纳入名单管理。获批准车辆限于指定口岸出入境(入境口岸为拱北口岸、横琴口岸、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境口岸为横琴口岸、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粤澳两地牌车辆司机及随车人员入境时需凭七天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车辆入境后行驶范围参照珠澳口岸入境人员活动范围确定,入境后十四天内限于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市内行驶,十四天后司机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可在广东省内行驶。在实施后最初的一段时间,每天开放预约登记后仅二十分钟,就告额满,而且还要进行抽签以确定获批准者。
在一个月之后,从八月二十六日六时起,取消预约措施,但拱北口岸采取粤澳两地牌车辆单双号限行分流措施,按内地车牌号牌最后一位阿拉伯数字(尾数为字母的,按字母前最后一位数字为准)实行单号单日行驶、双号双日行驶限行措施,粤澳两地牌大型客车不能通行拱北口岸入出境。并在港珠澳大桥口岸和横琴口岸开放粤澳两地牌车辆通行,而不受单双号分流限制。也就是说,港珠澳大桥口岸和横琴口岸,承担了拱北口岸受单双号限行措施限制而分流出来的车辆的通关流量。在此情况下,疫前拱北口岸汽车通道经常「排长龙」的情况不再复见。
但在今年元旦起正式实施「澳车北上」措施,而获批准的澳门单牌车只能在港珠澳大桥出入境,每日都有不少澳门单牌车在此出入境,并已有三万多单牌车申请「澳车北上」,预计将约有八万名澳门私家车车主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与此同时,《关于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的通知》也已于二月六日正式实施,每日也有大量粤港双牌车从港珠澳大桥出入境,这「三路车马」汇聚在一起,就造成港珠澳大桥口岸的汽车通道异常拥挤。
因此,拱北口岸取消粤澳两地牌车辆单双号限行分流措施,恢复粤澳两地牌大型客车通行,就等于是将受单双号限行分流措施影响的粤澳双牌车,回流到拱北口岸,以减轻港珠澳大桥口岸的负担。实际上,除非有极为特殊的需要,粤澳两地牌小车是根本不会在港珠澳大桥口岸通关,绕一个大弯,多花上二十多分钟的。而且,在新城填海区A区的各项工程全面铺开后,澳门市区前往港珠澳大桥的道路将会很挤塞,从港珠澳大桥口岸通关所需的时间将会更多。
不过,最新的粤澳两地牌通关措施,除了是跨境营运客车司机驾驶营运车辆经拱北口岸往返两地通行不限次数之外,其它的非公务粤澳两地牌车辆,在拱北口岸通关时,仍然受到每日只能通关一次的限制。如要通关超过一次,还是需要借道港珠澳大桥口岸或横琴口岸,仍将会有所不便。
拱北口岸实行每日只能通关一次的限制措施,据公布的理由是拱北口岸旧旅检大厅正在封闭进行消防改造工程。当然,也可能是增加「压抑水客」的附加效应。不过,拱北口岸的出入境汽车通道,并没有受到旧旅检大厅进行消防改造工程的影响,而且粤澳双牌车的司机及随车者也基本上不会充当「水客」,却是与旧旅检大厅「一刀切」地实行每日限行一次的分流措施,显然是不够实事求是,而且也不利于全面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