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大师”被扒光后的24小时...
1. 什么样的流浪汉能够有这样的流量?
这个流浪汉,叫沈巍。是一个已经流浪了26年的“国学大师”。
可是尽管他衣衫褴褛,头发打结,手指尖有陈年老灰,
都掩盖不住擅长谈论《左传》、《尚书》、《论语》,饱腹经纶的文化气息。
他曾经是上海某区审计局的公务员,但这只是他的无奈之举,
迫于父亲的约束和压力,才不得不选择审计这个专业。
尽管在专业上不太如意,
但沈巍把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一直坚持做到现在——
捡垃圾。
这也是他成为“拿薪水的流浪汉”的原因。
他天生就爱读书,但是因为父亲对他爱的历史书十分不喜欢,
所以他只能去捡垃圾来卖钱,然后偷偷买书看。
后来工作了,他工作特别努力,甚至住在了单位里,
虽然当时已经有了稳定的收入,
但他还是觉得有些垃圾桶中,只用了一面的纸白白扔掉太可惜了,
于是就把它们都捡了起来。
结果过了没几年,他就被人投诉说在单位捡垃圾,
单位领导把他找来谈话,说他脑子坏了,
直接收拾东西回家待岗。
加上与家里的矛盾,沈巍就自己找房子搬出来住了。
于是,这一待就是26年。
辗转几次后,依然是因为他爱捡垃圾而反复被邻居投诉,
干脆就直接主动选择了流落街头。
如果你以为他没钱,那就错了。
26年以来,审计局一直都在给他发工资,加上他的父亲去世留下的遗产,
沈巍现在存款有10万元左右,可他就是偏要睡在马路旁边,
即便是冬天会常被冻醒。
流浪是他自己主动选择的,想要的生活;
捡垃圾只是因为他觉得这些东西放错了位置才是垃圾,
发自内心地想为垃圾减量做点贡献。
对于沈巍的生活,谁都没有资格嘲讽;
更没有资格同情。
只不过是名亦非其追求,利亦非其所好罢了。
2. 大师在流浪
小丑在直播
沈巍虽然每天蓬头垢面地路边生活,谈吐却相当得体,
是个每天不断学习,偶尔练练书法的,有思想的人;
直播的网络红人尽管打扮得光鲜靓丽,坐在房间里,
在做的却不过是哗众取宠的小丑而已。
讽刺无比。
前天有这么一条热搜:#女主播开超跑违章#。
一位叫@丑人齐的女主播,在去机场的路上,边开车边直播,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多次违章的情况,
观看直播的人,有些人好意提醒她注意安全,
但她却说自己是赛车手,开得好。
因为网友的举报,直播平台直接对她的直播间关停了数小时。
但丑人齐随后在平台发布了动态,表示「这是一件好事」,
而且自己就是「欠教育」。
就?是?欠?教?育?
后来虽然直播平台的官方微博,更新称将其永久封禁丑人齐,
但现在直播平台的这条声明已经删除,
主播为了博关注,不顾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边开车边直播;
相关直播平台也在发出声明后再撤销?
现在网络世界的底线,真的越来越模糊了。
但这还不算是最疯狂的。
上个月月初,一个怀有网红梦的男子,
为了所谓的「红」,拍摄了一段跳河视频。
结果却不幸头部触底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这段视频也成为了他的“临终之作”。
我本以为这是一个还年轻气盛,做事冲动的小伙子,
可是他已为人父,
在四川老家,有一个9岁的独生女。
他的一个荒唐举动,让这个9岁的小女孩永远失去了父亲。
为了那一点名气和粉丝,
就用无知秀下限、甚至是“送命”的方式来博取人们的关注。
这是蠢。
更有甚人,用“流浪大师”内心和外表极具反差的形象,来作为噱头;
每天上百号主播、微商,成群排队地挤在沈巍住所的门口,
在他露面之前,
就纷纷占据有利拍摄的位置,提前支起了三脚架,
时刻准备好了把镜头怼到对方脸上,获得“一手资源”,
为的就是把「流浪」变成「流量」。
更有人还为沈巍安上莫须有的故事和身份:
复旦毕业,妻女车祸......
还把他团团围住,高喊“我要嫁给你”。
做微商的为了生意,做主播的为了关注度,
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而过度打扰和消费原本很安逸的沈巍。
这是坏。
尽管现在网络发达,的确能让流量立刻变现;
但原则还是要有,底线还是要守住。
3. 网络即流量
流量即名利
身处现在这个网络的大数据时代,更多的是浮躁的人。
曝光率就是流量,
而流量确实可以让人在名和利上得到部分满足。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挤破了脑袋都要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占有一席之地。
根据抖音官方2018大数据报告显示,它真的做到了「深入人心」——
国内日活用户突破2.5亿;国内月活用户突破5亿。
甚至上至60后,下至90后,每一代人都在用它记录、娱乐生活。
图片来源:@抖音短视频
相比抖音这样的短视频APP,直播平台也不甘示弱。
直播行业媒体《今日网红》创始人兼CEO 彭超说过:
“直播不再是一个风口,也不再是一个泡沫,
而是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
尤其是在2017年,就已经有97.2%的用户对于直播营销持有正面态度,
而其中有64%的人会在看直播的时候,带有消费目的性。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看了直播市场的一片大好之后,
我去查了各个平台主播的收入,
不得不说,令人心动。
现在的人比起物质,更注重了精神消费,
打赏起来,真的不手软。
只看去年6月其中一周的主播收入:
30万-400万!
这就让更多的人做起了发财梦。
每天睁大眼睛在生活中找话题,
看到一点与可能激起流量涟漪的相关时,就如狼似虎地向上扑。
根本不管原则和底线,更是把道德远远甩在了身后。
4. 有人拼命踩别人
有人却把自己借给别人踩
有人为名利和流量拼命,
就有人一边在为生活奔波,一边小心护着自己梦想似燃非燃的小火苗。
作为80后的雷海为,是一位外卖小哥,却对诗词有着似火的热情。
去年终于凭实力,夺得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
现场的评委老师用两个字形容他:
神勇。
没有钱买书的时候,
雷海为就到书店把诗全部背过,再回家默写下来;
哪怕是一年四季,风吹雨淋,
他都会在等餐或者休息的时间读古诗词。
13年前,正在忍受着生活辛苦,坚持热爱的雷海为,
一定没想到13年后自己的付出会有这样的收获。
在去年7月,他还脱下了外卖员的工作服,
走进了校园里,成为了一名全职教研教师。
42岁的李明勇,16岁辍学到大城市打工,
22岁的时候还是贵州师范大学的一名保安,
如今也已经站上讲台,成为一名高校讲师。
在备考的那段时间里,他每天晚上十点下班后,锁好门,就在大厅里背书,
英语是让他最愁的,但第一次考研,却过线了,
这给了他很大的自信。
于是接着考了两年,终于在第三年考上了。
他说自己一路走来,全凭一句话:
“我举手向苍穹,并非一定摘到星月,只是想保持这个永不屈服的姿势。”
真正的热爱和坚持,对知识的敬畏和追求,
都是不带任何功利性的。
50岁高中没毕业的赵传朱,在法庭当了7年的保安,
他说看到法律工作者主持正义,
当事人愁眉苦脸地进来,高高兴兴地出去,心里总有一种触动感。
所以就利用站岗的空闲时间读了300多本法律专业的书,
做了一万多道真题,
最后终于通过了司法考试。
然而赵传朱的律师梦,有些略微不一样。
不为金钱和地位,他只是想做一名公益律师,
专门为打不起官司的人提供法律援助。
有人苦读7年,为了自己能伸出手给陌生人一个力所能及的帮助;
而有的人却拼了命地踩着别人的肩膀,
从他人身上找能够消费的点,来为自己博得一点点关注。
差距不言而喻。
5. 人群散开
就是对我最好的支持
“流浪大师”沈巍说自己不想出名,更不想当网红。
他也从不觉得自己是在捡垃圾,
只不过是这些被人称为“垃圾”的物品,都是被放错了位置的可用之物。
在被过度曝光之后,他平日的规律生活受到了侵扰:
平常凌晨两点去收垃圾,早上六七点收拾完了,就在地铁里看会书,
等到八点再找地方去睡觉;
可是现在每天都被一群人包围,丝毫没有自己的生活和隐私,
晚上根本睡不着,更别提练书法了。
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不要再有人群包围他;
更不要再有人拿着物品去接济他说他可怜。
“如果我指责他,那我也太自私了;
如果说我羡慕他,那我也太虚荣了;
如果说我同情他,那我也太自大了;
如果说我尊重他,我想我是认真的。”
毕竟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
依旧有人能顶得住名气和暴富的利诱,没被流量带失了智,
真是太难得了。
生而为人,我们都各不相同。
当然可以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有人看不懂沈巍的选择,就连他的家人也觉得他是神经病,
但就像他自己说的:
“先知先觉者,和疯子有时候就差一点点。”
人生其实真的不需要那么多投机取巧。
无论想要做一个“金句流浪者”也好,做一个说唱逗乐的主播也罢,
别去冒然打扰别人的生活;
更别搞错努力的方向,
这个世界,并没有谁是活该被你踩着往上走的。
观念不同,经历不同;
不必理解,相互尊重。
原文作者: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