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中华(11)衡山 制衡天下

500

衡山,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南部,湘江的西岸;以东北-西南走向,绵亘于衡阳、湘潭两盆地之间;主体部分位于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县和衡阳县的东部;全长38千米,最宽处17千米。

衡山,是以一块大花岗岩岩石为基础,后由燕山侵入体之入侵而形成的。

岩体东北部,为第一次侵入的斑状二长花岗岩;西南部,为第二次侵入的白石峰二云母花岗岩。

前者分布于南岳镇——祝融峰一线的东侧,出露面积217平方千米,同位素年龄值12318.7万年,属于燕山早期侵入体。

后者分布于望峰——白石峰的西侧,出露面积为233平方千米,同位素年龄值8012.1万年,属于燕山早期第二次侵入体。

由于表层沉积遭到冲刷和强烈的剥蚀,花岗岩有较大面积的出露。可以看到,岩内穿插有伟晶花岗岩。

伟晶花岗岩中,又有很多石英岩脉,宽狭变化很大。

这些岩脉,对于花岗岩的风化,起着加速作用。

基岩的上覆红壤中,含有大量石英沙粒,证明红壤是由花岗岩风化来的。

包围在花岗岩外围的岩石,分为3类:志留奥陶纪紫色页岩及砾状石英岩;泥盆纪沙岩及页岩;第三纪红色砂岩及页岩。

以性质而论,砾状石英岩最硬,紫色页岩最软,在同期岩层上表现为不同之地形。

又由于气象、气候的关系,在流水、风、热等风化、剥蚀的作用下,就形成了现在衡山的奇特景观。

衡山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由于常年烟云的烘托和群峰的叠衬,加之它矗立于地势相对低洼的湘南盆地之中,更显得它峻极天穹。

此处为揽群峰、看日出、观云海、赏雪景的最佳去处。

唐代大文豪韩愈,在《游祝融峰》诗中赞叹道“万丈祝融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

北宋黄庭坚写道:“万丈祝融插紫霄,路当穷处架仙桥。上观碧落星辰近,下视红尘世界遥。”

除了祝融峰外,天柱峰、回雁峰、岳麓山诸峰,也同负盛名,石廪峰、紫盖峰均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也都是值得游览的好去处。

当然,老曹向大家贩售这些关于衡山的地理、文史信息,并不是为了替人做广告,而是为了以此吸引大家,来和老曹一起探索,关于衡山的更为久远的人文历史。

衡山之名由何而来?她为什么会被称为“南岳”?为什么她的主峰叫作“祝融峰”?

有人说,衡山像一杆秤,所以,就叫衡山。

然而,秤是什么样子的?衡山又是什么样子的?衡山,怎么就像一杆秤了?

还有人说,黄帝定“四岳”为四方之边界,命祝融为“火正”,镇守“南岳”。

然而,“四岳”,是由黄帝而定的吗?祝融作为一个越传越神的历史或神话人物,他只是黄帝的臣子与部下吗?他真的只是由黄帝派驻到衡山镇守“南岳”的吗?

《三皇本纪》记载,“当其(女娲氏)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承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

500500

祝融与共工,在女娲时代就是两大对头。

而女娲时代,相去黄帝时代有多远?黄帝有机会、有资格派遣女娲时代的祝融,去镇守“南岳”吗?

翻开辞典查一下:“祝融”之“祝”,就是祭祀的意思;“祝融”之“融”,就是春天来临,大地融化,万物复苏的意思。

“祝融”,就是春天来了,要准备开始农业生产,所以,先要举行祭祀仪式,祈祷上天风调雨顺,保佑人们的农业生产得到丰收。

由于祭祀是古代社会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古代社会里,阶层关系中一项最重要的政治权利,主持祭祀之人,在国为君,在家为长,一般人,是不能够随便举行祭祀的,所以,“祝融”,也就是古代当权者的代名词。

名为“祝融”者,就为当时的统治者。

相对的,“共工”之“共”,就是双手相捧;“共工”之“工”,就是劳动的工具;“共工”,就是双手握着工具劳动的人。

而相对于“祝融”这个统治者,双手握着工具劳动的“共工”,又是个什么身份呢?

就是奴隶的身份。

共工对祝融的战争,就是一场奴隶阶级对奴隶主阶级的起义战争。

但是,这场起义战争,由于当时的奴隶与奴隶主阶级的形成机制所致,她实际上又是一场部族对部族之间的战争。

《三皇本纪》是唐朝司马贞,根据他当时所能收集到的古籍资料整理而来的。

其中,所参考的资料,就包括《淮南子》。

而相对《三皇本纪》中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这一段,《淮南子》的原文却是:“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为什么司马贞要对《淮南子》的原文做出改动?

这个问题我们暂且不去管他。

只是,我们通过《淮南子》原文中的“杀黑龙以济冀州”这一句,就可以联想到《三皇本纪》中伏羲氏“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这句话,从而判断出,祝融氏就是伏羲氏,“黑龙”,当为祝融氏部族中的一个部落。

500

而根据考古发现,以龙为图腾的伏羲氏部族,最初是居住在燕山之北的辽西地区的,是到距今6400年左右,才短暂地出现在河南濮阳地区。

考古发现表明,当伏羲氏部族于距今6400年左右出现在河南濮阳时,女娲氏部族,也在这时候出现于河南潼关附近。

距今8000年的老官台文化遗址,就离潼关不远。

这样,伏羲氏和女娲氏这对几千年的老兄妹,就在距今6400年左右,重逢于河南潼关地区。

但是,他们的这次重逢,气氛,是不大融洽的。

伏羲氏虎狼而至,女娲氏却是据关以守。

通过对赵宝沟文化遗址和半坡文化遗址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女娲氏部族当时的发展,是远低于伏羲氏部族当时的发展的。

所以,论硬实力,女娲氏部族是难以与伏羲氏部族匹敌。

但是,论生产力的发展,当时最先进的,应该还是属于中原地区。由辽西而来的伏羲氏部族,并不能算是最先进的生产者。

可是,先进的中原地区各部族,却被落后的辽西地区的一个伏羲氏部族,给征服了。

由此可见,经济的发展,不能决定一切。政治、部族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女娲氏部族面对不可一世的伏羲氏部族,只能是严阵以待、伺机而动。

终于,他们就等到了共工氏“以水承木,乃与祝融战”。

什么叫“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呢?

500

“水”和“木”,都是中国古代哲学《五行图》中的元素。

一个系统里的金、水、木、火、土五种元素,不仅循环相生相克,而且还与秋、冬、春、夏,外加一个长夏的五季,以及西、北、东、南、中之五方对应。

就时间上和方位上的运气而言,木对春季和东方,为一个系统之气运循环的开始。

《三皇本纪》记载,伏羲氏:“木德王,注春令,故《易》称帝出乎震,月令孟春,其帝太皞”。

这就是说,以整个农业生产的发展阶段为一个系统,伏羲氏部族就是这个系统开始运转以来,第一个称霸天下的,所以,他们就自认为他们在这个系统中“承木德,应木运”,他们就是这个系统中的“木德王”,他们就要“月令孟春,其帝太皞”。

“月令孟春”,就是规定孟春为节令的开始;“其帝太皞”,就是以太阳升起的东方,为“木德王”所归的正位。

那么,共工氏是替祝融氏劳动的,共工氏以自己的劳动来养活祝融氏,这不就对应了《五行图》中的“水生木”吗?

既然伏羲氏部族的气运属“木”,那么,共工氏部族的气运,不就是属“水”吗?

而共工氏部族的气运属“水运”,那么,洪水越大,不就是表示共工氏部族的气运越大吗?

所以,共工氏就要“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趁着洪水爆发、自己部族的“水运”正压祝融氏部族之“木运”一头的时候,去与祝融氏部族进行决战。

共工氏“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

这里的“不周山”,过去的人们,都把它理解成一座地理上的山,怎么就没有人把它理解成统治者的江山呢?怎么就没有人把它理解成一个政权呢?

“不周山”,正确的理解,应该是表示祝融氏的江山,本来就不周全;表示祝融氏的政权,本来就不稳固。

所以,尽管共工氏打不赢祝融氏,但是,经过这么一折腾,祝融氏的江山,也还是崩溃了。

那么,祝融氏的江山为什么不周全?导致祝融氏之江山崩溃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导致“不周山崩”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500

这就是女娲氏“杀黑龙以济冀州”。

因为有女娲氏部族在,所以,伏羲氏部族的江山就不周全。

女娲氏部族,就在潼关内外,时刻关注着河南河北的形势。

而当时,与祝融氏作战的,不仅仅是共工氏。

其实,当时伏羲氏部族的劲敌,并不是他们的奴隶部族——共工氏部族,而是处在山东的北辛文化的主人——东夷氏部族。

500

《三皇本纪》记载:伏羲氏“都于陈,东封太山,立一百一十一年崩”。

“陈”,就是现在的河南淮阳,与北面的濮阳隔黄河而相望。

以当时的地理态势,在今天的濮阳之东西,各有一条河流从南向北流入渤海。

其中,西面就是黄河,东面就是济水。

而淮阳,就在这两条河的南边。

所以,伏羲氏部族“都于陈”的战略意图,很明显的,就是要进攻山东、“东封泰山”,以使他们的“木德王”归回东方正位。

然而,泰山容易占领,整个山东地区的反抗,却不容易平息。

唐代的一首诗中,就有这么一句:“四朝忧国鬓如丝
龙马精神海鹤姿”。

这是描写唐朝一员武将四朝忧国的精神姿态。

而这里面所提到的“龙马”,就正是今天我们从濮阳西水坡所发掘出来的,那个以扬子鳄的脖子配上马鬃而组成的蚌塑龙。

500

这样的龙,只是在这一段时间才有。

而这一段时间,就正是伏羲氏“都于陈,东封太山”的时间。

所以,这里的“海鹤”,也就是指向明确,非当时的北辛文化之主人东夷氏部族莫属。

“龙马精神海鹤姿”,说明东夷氏部族与伏羲氏部族有过一场不相上下的你来我往、精彩较量。

那么,在这样一场你来我往之中,伴随着洪水肆虐,然后,手下的奴隶共工氏部族又奋起反抗,结果,会如何呢?

当然,对于共工氏部族的反抗,伏羲氏部族的领导者们,或许早有预案,所以不必担心。

但是,如果女娲氏部族再来插上一脚呢?

这恐怕就是一个战略上的意想不到了。

没想到自己的血脉同胞女娲氏部族,竟然帮助外族,来暗算自己。

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女娲氏部族就是“杀黑龙以济冀州”了。

我们发现,济水作为一条河流,她却有着并不相连的两段。

一段在濮阳以西的黄河之北,是从河源市发源,注入了黄河,这条河流也叫沇水;另一段在濮阳以东,由黄河之南的荥泽发源,向北流入渤海,这就是今天的黄河从淮阳附近向北流去的一段。

那么,为什么明明是两条并不相连的河流,却会被当作是同一条河流,而共同起名为“济水”呢?

“济”,本义为动词,是众人在同一船上喊着号子,以统一的节奏发劲,整齐划桨、强渡激流的意思。

如果我们把济水之得名,与女娲氏“杀黑龙以济冀州”联系起来,与伏羲氏和其他三大部族之间的战争联系起来,那么,这两条河流取了同一个名称,是否就是暗示着,因为同一个目标,而在这两条河流上发生了同样的事情。

这就是说,就在伏羲氏部族的主力部队与山东的东夷氏部族激战正酣的时候,河北的共工氏部族起义了。本来,共工氏部族起义也不打紧,对伏羲氏部族的后方,并不能构成威胁。可是,女娲氏部族突然从山西过来,强渡沇水激流,进入河北,支援共工氏部族,打垮了在河北与共工氏部族作战的黑龙氏部落。共工氏部族在得到支援,打垮了黑龙氏之后,就又迅速地强渡济水激流,去山东支援东夷氏部族。结果,伏羲氏部族大败,而且,也回不去自己的老家辽西,只好向南逃跑,最后逃到湖南。

除了“济水”之外,山东泰山地区还有“济宁”、“济南”等地名。

分析“济宁”之意,当是因为有部队强渡激流到这里来支援,才使这里得到安宁。

所以,“济宁”这个地方,应该就是当年伏羲氏部族与东夷氏部族以及共工氏部族作战的主战场吧?

《三皇本纪·索隐》曰:“按皇甫谧,伏牺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阳高平之西也”。

这也许是就是说,伏羲氏部族的君王,在与东夷氏部族和共工氏部族的战斗中战死了,被匆忙地埋葬在山东的山阳高平之西;而继任的君王,在带领大家逃到湖南之后,死后也就葬在了湖南。

伏羲氏部族的残部逃到湖南之后,战争,是否就停止了呢?

不可能停止。

今天的湖北武汉长江大桥,南头有一座小山,叫蛇山;北头有一座小山,叫龟山。

500500

为什么一个叫蛇山,一个叫龟山呢?

伏羲氏“蛇身人首”,蛇是伏羲氏部族的图腾啊。

而共工氏部族是中原地区的原居民。中原地区距今8000年的贾湖文化遗址,出土过什么?

出土过龟甲。

这就是表明,中原地区的人们崇拜龟。

龟,就是中原地区共工氏部族的图腾。

两座以两个部族的图腾命名的小山隔江对峙,这表明了什么呢?

表明了当年伏羲氏部族与共工氏部族的的隔江对垒。

那么,这样的局面,是不是女娲氏部族想要的呢?

当然不是。

女娲氏部族想要的,就是“断鳌足以立四极”。

什么叫“断鳌足以立四极”?

这就要我们了解一下“龙马负图,神龟载书”这个典故了。

500500

“龙马负图,神龟载书”的大意就是说:在伏羲氏时代,黄河上出现过一只龙马,背上背着一幅图,那副图,就叫《河图》;在洛水上,也出现过一只神龟,背上背着一幅图,那副图,就叫《洛书》。

“龙马”,是一种龙,是伏羲氏部族的一种图腾。

而这种图腾,只出现在一个特殊的年代,就是伏羲氏部族从辽西南下中原,称霸天下的年代。

那个年代,据从濮阳西水坡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证实,是在距今6400年左右。

濮阳西水坡文化遗址出现的龙,就是这种龙。

它就是在扬子鳄的脖子上,加了一绺马鬃,以象征扬子鳄与马的精神结合。

而“神龟”,则是中原地区原居民的一种图腾。

在距今8000年的贾湖文化遗址中,就有龟壳从墓葬中出现,里面都装着可能是用来占卜的石子。

裴李岗文化是对贾湖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而裴李岗文化的主人,就是与伏羲氏部族对垒的中原地区原居民之一,就是共工氏部族的一部分。

所以,“神龟”,就是共工氏部族的图腾。

《河图》和《洛书》,分别出现在伏羲氏部族和共工氏部族的图腾上。而她们出现的地点,又好巧,是在庙底沟文化遗址的附近。

500

庙底沟文化的主人,就是神农氏部族。

而神农氏部族就是女娲氏部族的后裔。

也就是说,庙底沟文化遗址的主人是神农氏部族,但是,这个遗址的打造者,不一定就是神农氏部族,而可能就是女娲氏部族。

在庙底沟文化遗址没有形成规模之前,女娲氏部族,就已经在这里安营扎寨了。

在从庙底沟遗址去往河北的路上,出现“龙马负图”,这不是女娲氏部族在伏羲氏部族风头正劲的时候,前去劝说伏羲氏部族见好就收,而故意设的一个局吗?

而在从湖北方向前往庙底沟遗址的路上,出现“神龟载书”,这不是女娲氏部族在劝说共工氏部族前来拜会他们的使者之前,故意设的一个局吗?

这就是说,在伏羲氏部族风头正劲的时候,女娲氏部族就去劝说过伏羲氏部族罢战言和了,但是,没有成功。

然后,才有了女娲氏“杀黑龙以及冀州”。

在女娲氏“杀黑龙以及冀州”,共工氏部族将伏羲氏部族的残部追赶到长江以南,与他们形成隔江对垒之后,女娲氏部族就又劝说共工氏部族前来拜会他们的使者,要见好就收。

这一回,他们劝说成功,于是,就有了“断鳌足以立四极”。

“断鳌足以立四极”,就是以《洛书》所对应的“神龟”为意念,来劝说当时的战争各方,抑制自己的个性(断鳌足),从而实现“四岳并举”(立四极)、“天下结盟”。

《洛书》,是刻画在龟(螯)背上的一幅象数图。

她里面的二、四、六、八四个阴性的偶数,是代表实力不同,但是具有平等之对立统一地位的四个主体;而一、三、七、九四个阳性的奇数,是分别代表由四个主体支配的四个从属体,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它们就属于“气”。

与其它八个数不同,阳五,就在《洛书》的中央,代表着这个复杂之对立统一体的中枢,也就是建立在这个对立统一体的基础关系之上的中央机构。

由于《洛书》中二、四、六、八四个阴性的偶数,都分别对应龟(螯)的四条腿,所以,就将抑制四方之个性称为“断鳌足”。

又由于“断鳌足”的目的,是为了以结盟的方式实现天下太平,而结盟主要就是四大主体之间的结盟,是以四大主体之间的平等共和,来作为天下结盟后的基本政治架构,所以,天下结盟,也就被称为“立四极”。

那么,“四岳”与“四极”,又有什么关系呢?

“四岳”,就是当时四大部族的神山,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她们分别代表着各个部族。

而四大部族就是当时天下结盟中的四方——“四极”。

所以,“四岳”就是“四极”。

由于女娲氏劝说各方“四岳并举,天下结盟”,以实现天下持久的和平,而当时共工氏部族和伏羲氏部族乃至于东夷氏部族,三败俱伤,只有女娲氏部族一家独大、威望最高,于是,三方都接受女娲氏的劝说,与其他各大部族言归于好。

在神龙时代的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与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中,都发掘出了无足玉龟。

山东大汶口文化的墓葬中,也有龟壳出现,这是女娲氏“断鳌足以立四极”的历史见证。

500

这些拥有无足玉龟的墓主,无疑就是其部族当时的最高领袖,也就是当时的四岳岳主之一。

与无足玉龟的稀有性不同,代表着“四岳并举,八方共和”之意念的“八角星玉器”或者“八角星纹”,由于其“八方共和”的意念惠及到各个部落,所以,这个意念是更受欢迎,也就使这种文化更广泛地得到普及。

500

大汶口文化中有“八角星纹”,红山文化中有“八角星玉器”,在湖南洪江高庙遗址和安乡汤家岗遗址出土的陶器中,也都出现了八角星纹图案。

但是,衡,乃制衡之意。

这个“南岳衡山”之名称,暴露了伏羲氏部族虽然暂时地接受了“天下结盟”的主张,但是,他们并不甘心于失败,仍然是抱着有朝一日,重新制衡天下的雄心。

千年之后,他们的后裔黄帝部族,终于还是替他们实现了这个夙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