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和考核体系的缺陷不能成为否定外语教学的理由

【本文来自《英语作为工具学科,一个国家有少数翻译人才,基本上够用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第一,一门外语是必修课。必修什么意思,不需要多解释了吧?

第二,并不限制你选择所学习的外语种类,但由于英语在应用上比较普遍,所以,绝大多数学生的第一外语选英语。但在萨尔州,由于临近法国,也有不少人第一外语选法语。这一点在中国也是,据我所知,东北和山东等省市都有学校在中学阶段就以俄语,韩语或日语等小语种为外语学习对象。

第三,在你还是学生的时候,你怎么知道你未来工作和生活一定用不上外语?多掌握一门外语,就多掌握一门技能,你的未来就有更多的可能性,也有更多的选择。

第四,外语翻译成中文,在很多时候非常考验翻译的中文水准。对,你没看错,考验的是译者的中文能力。如果仅满足于了解剧情,美剧的绝大多数字幕翻译还没啥问题。但如果台词稍微深一些,不少字幕也就是得过且过而已。毕竟由于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不同,有些词很难找到对应的中文。这就需要翻译很高的中文水平将其表达出来。这已经属于二次创作了。还有就是对俚语和俗语的理解,有些时候也难以找到对应的中文。这就是有些桥段看字幕的人没反应,而能听原版的人能有反应的原因之一。更别说现在自媒体时代很多自媒体作者在翻译的时候断章取义,甚至故意曲解,歪解,误导读者了。如果你能读原版,你所了解的信息可能就比别人更准确,就有可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际遇。

第五,就个人而言,学习首先是自己的事情,跟其他人都没关系。任何人都愿意一直躺在自己的舒适区。有人选择躺平摆烂,也有人选择不断挑战。但整个国家和社会层面,还是应该给每个学生提供语言学习的机会,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才是真正的公平。至于是否将一门外语作为中学阶段的必修课来学习,我相信教育部门也是在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层面上判断总体的利弊之后才决定的。如果确实弊大于利,世界上也不会有那么多国家要求中学必修一门外语。当然,对国家和社会整体有利的事情,对于某些实在没有语言天赋孩子来说就能感受到弊端。

第六,毋庸讳言,现在外语教学和考核体系存在问题,比如过于以语法为重,哑巴英语等问题。导致大家觉得不能学以致用。但这是怎么教,怎么考的问题,而不是应不应该学的问题。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