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的较量:不让小男孩进女厕所

“女子不让6岁男孩上女厕反遭辱骂,到底谁的错?”,当我们这样问时,已经确认6岁男孩进女厕所是错的。那么,错在哪里?

其实这里涉及三个人的认知,忽略任何一个,我们的结论都不会正确或者合理。

1、男孩应当认知到进女厕所是错的吗?这又涉及两个认知。

一是性别认知

@生命时报 报道称,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健表示,幼儿从小就有识别男、女的能力,3到6岁是孩子性别角色确认关键期,家长要做好正确引导。

如何理解这段话你?这句话的重点是培养正确的性别认知,而不是性意识。

我记得小袋时候---也已经六七岁了,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比谁尿得远。这两个都在异性目前暴露生殖器,我们觉得有什么问题吗?没有。

其实,六岁以前不是频繁出现的实物记忆是会被清除的,除非特别或者深刻的东西才会被记住。即使他进了异性厕所见到羞涩的你,很快他就不会记住你的脸。

一个男孩进入满是女性的房间,你不会觉得被侵犯吧。因为这时候你只会想到性别,它未触及另外一个认知

二是性认知,或者说性意识。

孩子年龄在8岁的时候,也就小学三年级左右,孩子的性意识开始形成。在学校中,会有相关的卫生课,虽然孩子不一定能够听懂,但是也知道男女的不同之处和敏感之处。当孩子具有性意识时,他们就会抗拒某些行为:如进入异性裸体场所(浴室、厕所等),除非是心理有问题的孩子。

六岁男孩随母亲进入女性厕所,他意识里要解决的是尿的问题,对女性没有丝毫兴趣。

六岁男孩进入女性厕所,男孩没有认知错位,对他来说,这个行为没有错误。

2、成年女子的认知问题。

一是不让6岁男孩进入女性厕所的成年女子的认知问题。

女子不让6岁男孩上女厕,反映出女子以自己的性意识投射到男孩身上,认为男孩也应当有这个意识,故应当回避。这里女子犯了认知错误,下面的例子从另一个角度可以反正女子的性意识和性别认知的问题,可以证明女子的认知错误:

同样在一个公共场所,譬如办公室,女子就不会反对6岁男孩进入。因为此时,女子没有性意识,只有性别意识。

女子也可以随意牵着6岁男孩的手,此时她不认为男孩有性意识,不怕引起误会;但她不会随意牵着男青年的手,因为她认识到双方都有性意识,应当避免引起误会。

二是男孩母亲的认知问题。

尤其是在冬天衣裤穿的较多,小孩不能及时快速脱去裤子,导致尿裤子是正常的现象,带孩子的母亲提供帮助是正确的选择。那么此时,男孩应当尿大街吗?当然不行。这时候就剩下两个选择:

上男厕所,男孩母亲这样做真的就认知有问题了;

所以只能上女厕所,况且小男孩没有性意识,案例中的男孩母亲认知没有问题。

三是男孩母亲的教育问题。

男孩母亲当然应当教会男孩尽早独立自理,我想这个男孩的母亲也是这样想这样做的。

3、包容、和谐,不是嘴巴说说的。

女子是本案中最无知、最没有包容心的那一个。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