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能吃一碗猪油酱油拌饭,就是每一个过来人最好的舌尖味道

【本文来自《以前我家也养猪,也舍不得杀猪啊,都是过年买猪肉》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6411897431513
  • 当年很多人在每年春节前夕会拿着肉票去通宵排队买猪肉,这是下面这篇文章说的。

    宜昌人,还记得凭票买肉、通宵排队的年代吗?这里一定有你的记忆

      来源:https://www.sohu.com/a/164344223_179357

      文|王念时

      本文由三峡广电公众号首发

        在宜昌,别说三菜场,就是说红星巷也不一定有人知道。说到三菜场,除非是土生土长、而且还得有些年纪、有些阅历的老宜昌城区人,也许还有些模糊的印象,那些小鲜肉、小萝莉自然是不知道的了。

        笔者在某个群里做了个调查,有一人很鄙视的回答:“这还不知道吗?宜昌的三大菜场是金东山商业城、金桥果蔬批发和三峡物流园!”谁敢说个“不”字?

    500

       

    其实,在半个多世纪前,宜昌主城区曾经有三个主要菜场。最有名的就是一菜场,位置在现在的解放路步行街时代广场处。1930年左右建成,因这里修有两排十四间房屋,故被称为“二十八栋”,是当时宜昌城外有名的“新三条街”之一。1
    9 4 6年后又称商场;1949年后为全市三个主要菜场之首,因当时该菜场规模较大,故称其为一菜场。

        ……(中略)

    500

       

    2017年4月底的一天上午,陈军芳女士站在红星巷对面的街边开始拍摄原来的三菜场的时候,太阳有些亮,亮晃晃的小巷口的路上立有机动车隔离桩,小巷不长,一眼就可以望到尽头。巷口原来的那家红星副食店成了一家重庆火锅店;巷口上方拉了一幅“文明城市从我做起,城市管理与你同行”的横幅,那里的居民处变不惊,继续过着与世无争、默默无闻的城市生活。

       

    提起红星巷或三菜场,各位看官首先想到的无疑就是巷内的那家红星肉食店,早早起来到三菜场排队买肉,几乎是这一带从“50后”到“70后”的集体记忆。在那个物价稳定但物资匮乏、凭证供应但排队成风的年代里,在那个思想上充满激情、肚子里缺乏油水的岁月中,“肉嘎嘎”是宜昌人家庭餐桌上最受人欢迎的一道菜。平时倒也罢了,去早去晚也就是肉的部位不同,不管你是不是干部,每人都会被强行搭配一块槽头肉,所以当年宜昌食品公司和肉联厂都是很吃香的。

        国人对春节的重视根深蒂固,对团年饭的热情即便在当年号召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的年代也丝毫不减。好在那个时候人人有份、凭票供应。票证印象最深的有粮票、油票、布票、肉票;鸡蛋票、豆腐票、烟酒票、杂糖票等等。   

    中国的票证文化源远流长,历朝历代都有。从1953年的粮食统购统销开始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冰箱、电视机,出现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票证的第一个高峰期,然后就是从1984年的第一代身份证开始,到后来的上岗证、下岗证、准考证、资格证,出现了与身份密切联系的第二个高潮,有人统计过,现在的国人一生要和八十多种票证打交道,可谓是博大精深,和原来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票证供应是“计划经济”时代尽可能体现公平合理、按需分配的必要手段,加上那时物价水平不高,到月只需拿着票证到供应点去买就是了。住在红星路、二马路、陶珠路一带的老宜昌人都知道,要买米面,拿着粮证到二马路江边的粮店去就是了;要买煤球和引火柴,到朱家巷里的煤炭院子租个板车去拖,也可以出钱请人挑;烟酒基本上都是到红星路副食店买的,做新衣服拿积攒的布票和买布的钱先上满意楼,再找裁缝店;要想买电视机,得在单位抓阄选号;要出差,先要拿着单位介绍信到自立路口的粮油票证室将宜昌粮票换成全国粮票……

前文

   不过所有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每年春节前的腊月间,通宵达旦在三菜场肉店前排队的共同经历。那个时候的猪肉虽然能确保供应,可由于猪身上的部位不同、优劣就不同、肥瘦也不同、味道更不同,连皮的厚薄、膘的大小、净肉率也不同,所以在讲究排队和先来后到的原则下,就得想法排在前面。

   加上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有几个出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孩子,都是吃肉长身体的时候,就得买膘肥、肉厚的猪肉、就得去买“肥嘎嘎”,回来炼成猪油,那个时候能吃一碗猪油酱油拌饭就是每一个过来人最好的舌尖味道。如果孩子更多一点,就得设法去买猪脑壳,除了便宜好吃,更重要的是可以同时做出好几碗菜,春节摆上桌,既好看又有面子,供不应求,于是也就必须起早到肉店前去排队才是。

  

通宵排队基本上都是孩子们,或者说都是家里男孩子的事。过了腊月二十五之后,孩子们就会扛一把木靠椅、提一个旧竹篮、把所有能穿的衣服都穿上,从晚上八九点开始到肉店前排队。家里兄弟姐妹多的可以轮班,街坊邻居、同学朋友也可以轮班,家里没有孩子的大人就只有用菜篮、竹篓、筲箕排队,晃一晃就走了。留下来的都是孩子,人多了热闹,一疯就是大半夜,经常被周边住户呵斥也不理会。可是下半夜玩累了、“日白(宜昌话里的咵天)”也说完了,就开始坐在木椅上“打瞌睡(宜昌话:抓(二声)阔睡zhuakuosui)。”

500

   

那个时候的宜昌冬天似乎比现在冷些,经常“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下半夜,凛冽的江风带着浓雾从一街之隔的和光里呼啸而来,那就是宜昌人所说的“寡母子风”,有的孩子穿着大人的大衣,或者裹着带来的棉被倒也无所谓,可是绝大多数孩子都会被冻醒,就去四处找可以取暖的东西。那些用来排队的竹篮、竹篓就成了烤火取暖的首选材料。第二天天麻麻亮,那些放了东西排队的人一来自然就傻了眼,大声追问却无人回答,颇有些同甘共苦之感。后来看冯小刚的《甲方乙方》,李琦说的那句“打死我也不说”就会想起排肉队的经历。

500

  

那个时候,肉联厂虽然有了现代屠宰生产线,可依然是被称为屠宰场。上世纪70年代初期,肉联厂也迎来了新型的员工,但宜昌人还是习惯叫他们“杀猪佬”。为了满足宜昌人吃鲜肉的习惯,夏天生猪屠宰安排在晚上12点左右,早上上市销售;冬天就是头天杀猪,次日早晨上市销售。

  

我的一个哥们原来就是肉联的“杀猪佬”,他不厌其烦的宣传,吃“新鲜肉”还真是个陋习!按照“肉品科学”要求,生猪屠宰后在冷库预冷间按照0~4摄氏度排酸抑菌控制20小时再上市,这样的肉品才是上乘的,口感更好的。很遗憾宜昌人至今尚未普遍接受,也许这就是地方特色。现在人们怀念那时的“肉嘎嘎”味道,也明白市场上那些“山猪肉店”,“土猪肉店”其实大多是些噱头。所以说味蕾才是那难忘的记忆,那淡淡的乡愁!

500

  

前面照片上的那栋红星巷口的两层楼解放前就是肉铺,以后也一直是肉店,注意照片上那个楼上部分已经坍塌、仅剩一堵墙角还颤悠悠的竖立着的楼下,就是当年肉店的售货窗口。经过了一夜的守候,终于有可能买到心仪的肉食了,自然很高兴。可是如果是春节期间,肉店窗口只要一打开,排队的人依然一片混乱,照片上从一大片人头上匍匐爬到肉店窗口的情景司空见惯。

   买到了肉,还得到三菜场外、就在肉店旁边的豆腐店继续排队。请注意这一组1985年的票证,是由1984年豆制品票改成肉票的,除了说明厉行节约,说明那个时候已经在不定期的增加肉食供应,还可以说明豆制品在当时的地位之高。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