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香积寺悬挂彩条旗:劝诫国家之间“哥俩好”,还是喻人去从善?
近日,游人到古都西安香积寺游玩,都很诧异门前旗杆上高高飘扬的彩旗。
有人戏说,这是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哥俩好”;有人也说,这是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法国“一锅烩”;还有人说,这是古寺在数码时代”与时俱进“,要高举“IE”的旗帜。当然,无论何种说法都非常形象,让人竟是忍俊不禁,直呼脑洞大开。
香积寺是古都西安有1400多年历史的唐朝古寺。唐朝人王维写过一首五言律诗《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该诗十分有名,开篇即点出禅意古寺,给人们描写了一个恬静安详、幽邃清高的山野佛院的形状。

不过,香积寺在历史上负有盛名,实际上是来源于唐朝国运之战的“香积寺之战”。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5月,唐肃宗以长子广平王李俶为天下兵马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率领唐军及回纥、西域、安西之众15万,由陕西凤翔向东进攻。
是年9月,唐军在香积寺附近与安史乱军将领安守忠、李归仁率领的十万精锐叛军相遇。前军将领李嗣业身先士卒,高呼:“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持刀纵马冲锋陷阵,回纥四千骑兵绕到叛军身后前后夹攻。经过2个时辰的激烈交战,叛军被斩杀和俘获8万人,败退逃回长安。
第二天,李俶、郭子仪率唐军进入京城长安,安史叛军退至潼关以东。至此,祸乱已达两年的安史之乱由盛转衰,以至最后逐渐平息。“香积寺之战”为大唐延续寿命140年,不过,香积寺经过大战,一个原本香火鼎盛的佛寺圣堂变成了断壁残垣,实在是让人掩目。

但是在民间,香积寺则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传说的肇始地。唐朝贞观年间,大和尚善导在京城弘法,“入长安三年,化得满城归信,士女归者无数,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屠夫失业,满城断肉”。当时,长安城常住居民百万以上,居民断肉食素让屠户极其愤懑。
一日,一个姓京的屠户手提屠刀气势汹汹找善导寻衅。大师慈悲庄严、摄人心魄的德相,如同一道光明,瞬间照显了京屠户内心罪恶,京屠户不禁放下屠刀,顶礼膜拜。善导大师知其度缘成熟,为屠户开示善恶因果,并遥指西方天空,空中立现极乐净土景象。屠户爬上寺院旁一棵柳树,合掌高声唱佛,堕地往生。围观的众人皆见阿弥陀佛亲来接引,屠户神识从顶门出而随佛西去。

善导大师圆寂后,在香积寺安葬了大师,因此香积寺倡导禁绝“贪、嗔、痴、慢、疑、恶见”六种“毒龙”。同时,香积寺在唐朝国运之战中地位特殊,因此大凡人做了坏事后去香积寺祭拜,即可将前孽一笔勾销,后缘即享安乐。所以,香积寺在西安当地地位特殊,一直有“去过香积寺,平安又无事”的说法。历朝历代,香积寺达官贵人礼拜不断,都祈求上天眷顾保佑,因此香积寺的香火极其隆盛。
我身处古都,因地利之便,到香积寺去过多次,每次都很留恋古寺佛塔的历史厚重和殿堂雄辉,同时也为人一生能够真正悟出从善和从恶的道理而深感欣慰。我想,一个人如果能修身如初,慎独、慎初、慎微,固守内心净土,即便不到长安香积寺进庙礼佛,也必定能结善缘,安享百年长乐。但如若其身不正,无论哪里的菩萨,都是一定不会保其安康!

回到前文,事实上香积寺悬挂彩旗是佛教标志六色旗,由美国人亨利·斯蒂尔·奥尔科特于1885年设计。彩旗六色象征智慧、平等、慈悲与和平:蓝色代表佛教慈悲和平;黄色寓示中道了义;红色象征成就福德;白色表示清净解脱;橙色象征佛法的根本智慧圆满;五色的混合色寓示真如不二。其中,禅意,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是版若五度不可分离,六波罗密是众生平等。所以这样一说,香积寺悬挂彩旗,只不过是当下的人们对于佛事活动的不理解罢了。
不过,世界多国的国旗是彩条形状。所以香积寺悬挂的条形旗帜,无论把它解读成什么,其实都是希望国家或凡人能够终结孽缘,让恢复平和,而这也是与香积寺立寺本意一脉相承,但说也无妨观瞻。

因为对于佛教寺院而言,再灵验的寺庙也不会保佑贪官、不保佑作恶者,因此香积寺即便劝人行善,而作孽者造访香积寺,期冀佛陀助其平安,一定必无大如意:香积寺经世千年,这是百试不爽的因果!
2023年年首走访香积寺,看着古寺山门前悬挂的彩旗,悟出了一些道理,竟然感觉十分的开心。(陕西西安张岳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