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蔚来推出自己的手机,是基于商业理性
【本文来自《蔚来每年要出一部手机,图什么?》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混沌-路
未来自产手机,不如和华为生产定制手机
降低了研发难度,和量产门槛
也可以留住车机数据
从联盟本土企业,一致对外的角度来说,有一定的道理。
但从商业理性来说,这样做会降低自己企业的竞争力,直至潜在的灭亡。
因为如果华为只是生产手机硬件和软件,这样的合作是互补,不会有潜在的利益冲突。
但华为同时也提供其他车企服务,如:问界,极狐,吉利几何品牌车型,阿维塔,奇瑞,北汽等等。归纳得出,除了阿维塔是华为参股投资的以外,其他的车企和车型都相对偏弱势。
华为的手机硬件+鸿蒙系统+车机互联的技术和市场接受的是非常强势的,但正是这种强势,让有但凡有企图心(中性词)的车企却步。原因很简单,强势的车企担心与华为的合作中失去话语权,从而丢失利润率,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从而让企业失去竞争力,直至潜在的灭亡。不外乎,同样强势的车企-上汽说出“灵魂”论。持有“枪口对外”的老百姓或许无法认同,但从商业理性来说,无可厚非。
为什么弱势的企业不担心和华为的合作呢?弱势的企业已经处在市场边缘了,再怎么做也不会变差,与一个优质的品牌的技术合作,一方面提升产品性能,另一方做信誉背书。收益肯定是正数。
回到蔚来,蔚来的品牌定位,产品定位,人群定位,价格定位,都是高端,且在电动车高端细分类里处于前列,换句话说,在它的子类里它是强势品牌。如果上面的推理是正确的话,那它就不应该与华为合作。否则,品牌信仰就有轰然崩塌的风险。事实上,它确实选择自己开发手机硬件+软件系统+车机互联。结合它自己有品牌周边,如蔚来牌的生活方式产品。内部冠名为“Nio Life”。周边产品据说在它内部社区和积分系统内运行良好。这,也许给蔚来推出与车品牌同名手机的理由。
再次,我认为蔚来推出自己的手机,是基于商业理性。外部需求:一,满足消费者对品牌价值的不断需求。
二,面对市场竞争,增加产品体系护城河的深度。或,打乱竞争企业的部署,逼着对手跟进。
内部思维:一,努力去提供更好的服务去满足目标的高端用户的需求。
二,自身能力作为底气,源自其之前的产品探索,试错并有初步成功(社区运营+同品牌的周边产品)。
当然,风险肯定存在,如果手机购买者只是在蔚来车主的基数下的转化,那出货量将会受到限制,从而让手机部门产生亏损,从而带给整个企业亏损。反过来说,如果手机的存在能增加蔚来电动车的销售,并能带动蔚来产品体系的飞轮效应,多出来的利润可以消化手机部门的亏损,那就是一个恰当的生产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