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企开采他人废弃的矿山油田,是有独到技术的
【本文由“朝五晚九”推荐,来自《谦比希铜矿真的赚钱了么》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中国国企开采他人废弃的矿山油田,是有独到技术的。说到底这是个体制问题。
俄罗斯的北溪2油管为什么被炸?各位知道如今美国页岩气年产量是多少吗?7000多亿立方米!已经超过美国天然气的开采量。这么多的页岩气开采出来要是卖不出去,那不是几家美国石油公司倒闭的问题,那将是几千家美国石油公司统统倒闭动摇国本的大问题。所以特朗普强行跟中国签了页岩气供货大单。只是没想到中国一倒手就赚了几倍的利润。中国不倒手不行啊,中国一年才进口3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特朗普那个大单根本吃不下。赚是肯定赚了,只是没想到赚这么多。嘿嘿。
中美两国页岩气储量大致上差不多,都是二十万亿到三十万亿立方米的样子。刚才说了,美国一年要开采页岩气7000亿立方米。中国开采量是多少?不到230亿立方米。中美两国在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方面,原来是美国遥遥领先,如今是两国各有所长。不相上下。美国第一口页岩气井是1821年,中国关于页岩气页岩油的研究起始于大跃进的1958年。我们晚了一百多年。美国1976年开始系统性滴研究页岩气技术,中国系统性滴研究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还是2000年。我们又晚了将近三十年。
中国页岩气技术在本世纪初开始大规模起步的时候,很多人反对。其中一条就是页岩气开采将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毁坏。理由是页岩气压裂时候向地层中灌注的液体有毒性,深层地下水一旦被污染,造成的后果将会是毁灭性的,不可逆的,生物灭绝性的。反正是什么话难听说什么话。根据就是美国页岩气开采就是这样干的。页岩气田经常位于人口稠密区,美国页岩气田开采过后,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都被污染,地面一片狼藉。所以当时不少人不支持中国发展页岩气技术。
如今,中国官宣了。中国页岩气开采井压裂用液体,是食品级的纯净水。并且气井安装了套管。深层地下水和浅层地下水都不会被污染。气井退役以后,石油公司也就是中石油中石化,负责工程区的复垦。具体就是复垦当年,退役气井工程区的榨菜头获得高产。不错,气井就在涪陵。
美国的页岩气井平均深度不到2500米。中国页岩气井平均深度超过3500米,甚至4000米。中国气井开采难度远大于美国气井。但是美国气井平均采收率不到30%,中国气井平均采收率超过50%。即便如此,中国方面认为,目前页岩气井的开采,仍处于低采收率阶段。所以现有技术尚不支持大规模开采。
页岩气与天然气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同之处在于,页岩气在地层中储藏在纳米级的微孔中,而天然气储藏在微米级的微孔中。所以页岩气开采技术难度更高。钻井,压裂等成套技术和设备需要不断摸索提高。
按此道路发展下去,虽然中国页岩气开采难度大,但是中国页岩气勘探开采成本将远远低于美国。资源利用率将远远高于美国。这就是体制问题。要想提高资源采收率,就要加大前期投入。但是美国石油公司的CEO都是合同一年一签的。加大前期投入,公司财务报表会不好看。公司股价抬升受影响。年末分红被砍一刀。公司贷款归还压力大。凭什么为了五年甚至十年之后的利益而影响劳资现在的收入呢?
中国着眼于资源的充分利用,环境保护,随着技术提高逐步扩大开采量。
美国着眼于挣快钱,所以哪里的页岩气田开采难度低,埋藏浅,就开采哪里的。开采难度大的弃置不要。
所以,中国页岩气采收率50%尚在探索研究适量开采。美国页岩气采收率不到30%就投入大规模开发。按此比例,美国一年就要消耗掉两万多亿立方米的页岩气资源。静态分析,十年之后美国页岩气就被采光了。
不下套管就能在井内形成一个管状的水泥井壁?水泥井壁能满足压裂、酸化处理?没有套管采油树如何抽油?建议你了解一下磕头抽油机的结构及原理!
向井下注纯水?工业大规模生产纯水成本的确不高,但地下水污染会是因为注入的地表水中所包含的各种矿物质?污染是来自向井下注水后的不可控,含有层的污染物渗透至浅层地下水而影响到地表水源!
三次采油向地下注入聚丙烯酰胺溶液改善油水流速比,使采出物中原油含量提高,是我国使用最广最成熟的三次采油技术。
我大学实习的时候,参与本校聚丙烯酰胺中试工厂整个建设和投产过程。看似丙烯腈+(水催化剂/水) 合成丙烯酰胺水溶液再通过闪蒸塔去除部分水分的一个简单化学转换过程,原来工业实际生产是需要一套复杂的设备才能完成。当时注入聚丙烯酰胺溶的三次采油已经在国内各大油田广泛使用了,除了用作驱油剂,在钻井泥浆中添加作为调节剂使用。
只要你懂得我说的聚丙烯酰胺三次采油技术,就会明白说向井下注纯水是非常外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