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这个高校的共享厨房火了!网友:现在转学来得及吗?
你煎鱼,我煮鸡
你打火锅,我焖饭
……
近日
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开设的
共享厨房有点火
据了解,该校目前已开设了5间共享厨房 ,免费提供场地和烹饪工具供学生们做饭聚餐。
共享厨房 一应俱全
厨房装有空调、电饭煲、微波炉、电磁炉等小家电,锅具、洗菜盆、案板、餐桌等一应俱全……走进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的共享厨房,这些厨房非常干净、整洁。出于安全考虑,这些共享厨房没有明火,但有了同学们的热情加入,烟火气十足。
▲共享厨房干净整洁,厨具一应俱全。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从2020年10月开设首个共享厨房,如今已陆续开设了5间。每间共享厨房面积在20至30平方米,有一两张桌子,最多可容纳20个人同时使用 ,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9时到晚上10时。目前,规定每次使用时段为2个多小时。 需要使用共享厨房的同学,需在系统上进行实名申请预约,由学生社区委员会的同学在线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到共享厨房中免费使用。
据悉,这些共享厨房不提供个人餐具,提倡同学们自带餐具前来使用。共享厨房由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每天安排人员值班,指导如何正确安全使用设备,并协助大家一起做好使用后的清洁。
深受欢迎 预约火爆
共享厨房一经开放,就很受同学们欢迎,预约火爆。据一些使用过共享厨房的同学透露,赶上个别节假日,要提前好几天预约,有时就跟抢春运火车票一样,得掐着点拼网速抢。
▲学生在共享厨房里炒菜。受访者供图
“我大四时的毕业聚餐就是在共享厨房里举行的,厨房不大却很温馨,让人印象深刻。我现在读研一,过两天我们打算再去那儿聚一次。”该校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研一的陆同学说,2021年,他们第一次去共享厨房,选择的是一个节日,提前了几天、定上闹钟才预约上。“虽然只能做一些相对简单的菜式,但参与感和体验感很强,自己动手能感受到更多分享的快乐。”
该校教育学部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四的李同学,不久前刚去了雅园学生社区新开的共享厨房,这里距离他们的宿舍很近,特别方便。他们当时是给班上的一名男同学庆生,大家一人做一个菜,带着满满的祝福和诚意。不仅过生日的同学很开心,他们每个人都觉得很有趣。
▲学生们在共享厨房烹饪的菜肴。受访者供图
几个人分工合作,不一会儿,可乐鸡翅、啤酒酸笋鱼、炒时蔬、山药鸡汤就端上了桌。提及这次去共享厨房的经历,李同学意犹未尽:“大家很享受这个下厨的过程,在学校里一起烹饪美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比一块去饭店吃一顿更愉快。”
继续增开 满足需求
据广西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秘书蓝杬介绍,2021年12月,该校获评广西首批“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共享厨房是各学生社区的其中一个功能区。共享厨房建在学生社区的一楼架空层,墙面颜色以蓝色、黄色、粉色为主。目前,从共享厨房的使用量和学生评价来看都挺不错。
建立共享厨房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学生生活,考虑到学生公寓不允许同学使用大功率电器,学生们可以申请共享厨房来热饭、热中药等,体现了学校的人文关怀。 共享厨房还可以满足一两个宿舍开展联谊交流活动。
下一步,该校将学生社区共享厨房的建设拓展到育才校区,并将考虑在空间上满足覆盖更多学生使用。
你怎么看共享厨房?
欢迎评论区告诉我们!
————————————————————————————————
长沙95后女孩因为这件事火爆全网!来源:长沙晚报-2022-11/1822:19葵葵子
海鲜还是要在海鲜市场买,又便宜又新鲜;买蔬菜的话,就要跑一趟菜市场了。
16日14时,“95后”女孩“葵葵子”已跑完几个市场,拎上刚买的新鲜食材,准备开车去几公里外的客户家。她是一名“上门代厨”从业者,当天接了一个生日宴的订单。
“上门代厨”从业者“葵葵子”制作的菜品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她会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做的美食。受访者 供图
近段时间,“上门代厨”成了热门话题,不知不觉火了起来。市场需求旺盛,从业人员群体也非常庞大,既有主流的“做饭阿姨”,也有年轻新潮的“小哥哥”“小姐姐”,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和味蕾。连日来,记者走近“上门代厨”从业者,听他们讲述“代厨”背后的故事。
市场
“上门代厨”需求旺盛
近年来,消费观的改变带动了居民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升。年轻人和“三口之家”更加在意舌尖上的健康问题,带动上门代厨等服务需求不断攀升。58到家平台数据显示,11月前半月,长沙“做饭阿姨”需求比10月同期增长10%,订单成交量增长50%。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长沙市场上的“做饭阿姨”多在48至55岁,其中不乏退休女性员工“再就业”。 她们厨艺高、热爱工作,背后也不乏故事。
52岁的周湘汨2年前从铁路部门退休,做饭既是她的特长也是爱好。退休后,周湘汨成为一名“做饭阿姨”。红烧排骨、红烧牛腩、红烧鱼等都是她的拿手菜。
“做什么菜都是根据客户需求,是客户买菜还是我们买好菜带上门也会提前征求客户的意见。”周湘汨一般会在10时30分左右进厨房,洗菜、切菜、配菜、做菜,确保客户在12时30分能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我一般接长期单,上门做饭时不会把自己当成外人或者保姆,而是把客户当家人,尽心尽力把每一顿饭做好。”周湘汨告诉记者,她的客户中“三口之家”比较多,年龄多在30岁左右。平均算下来,做一顿午饭或晚饭的价格约为80元,她很喜欢这份工作。
△一名“上门做饭”从业者为客户做饭。58到家供图
38岁的颜小桂是这个群体中较为年轻的一员,在成为“做饭阿姨”之前,她是一名娄底的全职妈妈。孩子读初中后,颜小桂在家闲来无事,便来到长沙,进入家政行业。她的上一个客户是一名70岁左右的独居老人,其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老人的饭讲究营养清淡,一般是一荤一素一汤。”颜小桂为此花了不少心思,确保一周之内菜不重样。如今,她暂停了自己的“上门代厨”工作,正在参加学习培训,想往育儿嫂的方向发展。
新潮
年轻群体为行业注入活力
如果你认为“上门代厨”的都是“做饭阿姨”,那就错了。随着年轻人越发关注“好好吃饭”这件事,让“上门代厨”“私厨到家”又重新流行起来。年轻人更懂年轻人,不少“上门代厨”从业者是“95后”甚至“00后” ,为行业注入了活力。
“这个客人临时想办生日宴,比较急,我纯粹就是想去帮个忙。”16日下午,“葵葵子”向客户家中赶去。她需要在18时前做好晚餐,并布置好宴会现场,原本打算休息一天的她又进入工作状态。
△“上门做饭”从业者“葵葵子”为客户制作的生日宴。受访者供图
“葵葵子”曾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偶然在社交平台上接触到“上门代厨”这个行业,喜欢新奇事物的她决定尝试一下。“4道菜收费69元,8道菜收费129元,除日常代厨外,我还兼做会场、宴会布置等。”她会将做的菜的图片发到社交平台上,十来天时间,就在圈内“小有名气”,收获颇多点赞,订单也排到了10天之后。
在一次工作中,一名客户下单让“葵葵子”做一顿烛光晚餐,想假装是自己做的,给女友制造惊喜。“结果他的女友突然要提前回来,我只好在半小时内加紧做完6个菜,当时有种心跳加速的感觉。”“葵葵子”告诉记者,后来客户评价很好,称女友最近都不跟自己吵架了。说到这里,她开心地笑了,觉得自己有一种“制造浪漫的成就感”。“葵葵子”认为,看到客人吃自己做的东西是一种享受,未来自己想长期从事这个职业。
毕业于985院校的小涵,目前在一家公司从事建筑设计类工作。工作日,她是雷厉风行的职场白领,周末则变身“小厨娘”上门做饭——她很喜欢这样的“反差萌”。尽管丈夫不太支持,但她难以抵挡对做饭的热爱,悄悄接单。除了享受做饭的过程,她也在代厨行业里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行业
健康发展需加强引导和管理
“上门代厨”其实在多年前就已悄然兴起。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顿热气腾腾的美味饭菜足以缓解工作压力。但除去做饭水平等因素,快节奏的生活让下厨这件事变得无比奢侈,顿顿下馆子也不现实,不少“打工人”此前只能靠着点外卖应付三餐。而“上门代厨”的出现,俘获了不少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
△记者在社交软件上搜索“长沙上门做饭”,发现有不少从业者都会分享自己的菜品。手机截图
“我跟老公都不会做饭,但是顿顿点外卖也不现实,预制菜总感觉‘没有灵魂’。”26岁的长沙市民陈婕认为,“上门代厨”的价格能够接受,加上食材费用,也比不少餐馆要便宜、实惠,更有家的味道。市民李玥此前每天下班都着急赶回家,给一家人做饭,可常常都是手忙脚乱,吃上饭的时间也时常在19时以后了。“如今,‘做饭阿姨’每天做一顿饭,饭后还会简单打扫一下卫生,每月大概花费2000元,我觉得很值。”李玥说。
如今,“上门代厨”不仅是女性的职业选择,也有不少男性加入其中 。“90后”摄影师吴先生目前就在兼职做代厨,他非常看好行业前景。“很多年轻客户都需要这样的服务,这个市场很有潜力。”吴先生透露,他想开发一个“上门代厨”平台,做出点成绩来。
“上岗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体检和背景调查,了解从业人员身体健康和征信状况,确保无犯罪记录;她们还会经过岗前培训和就业指导,均是持证上岗。”58到家奥克斯广场店负责人李颖告诉记者,“做饭阿姨”门槛并不低。除此外,平台还会给他们购买多种保险,确保安全、避免纠纷。
采访中,也有不少市民认为,“上门代厨”出现后,管理也应该跟上。食品安全问题如何保障?消费纠纷该找谁处理?如何充分保障从业者和客户双方的人身、财产安全?这些问题都应该有明确的答案。业内人士表示,作为一种新兴行业,“上门代厨”的出现和火热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行业健康发展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引导和管理,在实践中厘清各方责任,避免出现消费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