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机可以做到白菜价,但有几点比较烧钱,现阶段不容易推广
【本文来自《为何我国没有知名小飞机厂家?》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ear5
产量不能刺激需求?
50万一张飞行执照当然没什么人报名,降到5万一张难道人数也不会增加?
C-172也不是什么高科技,大量生产不难吧?
据说阿拉斯加有1/3的成年人有飞行执照,我国不说人均如此,几百万的航空迷是有的吧。产量上去,价格不就下来了?不是总说中国工业把西方产品白菜化,这小飞机做不到?
我之前还举了汽车驾照的例子,80年代的人是不是也认为汽车需求不足呢?
小飞机可以做到白菜价,我在12年珠海航展上见过售价12W的小飞机。
但是飞机除了起飞空域限制以外,还有几点比较烧钱的原因现阶段不容易推广,例如:1,停机,飞机不能每家每户都有停机坪吧,你要停到某个机场,机场还是相对比较稀缺的,停一年的费用可不少;2、保养维护,能修飞机的机械师在现阶段太少,这笔保养维护的钱也不少,3、需要类似汽车行驶证一类的牌照费,例如适航证,无线电证许可证,国籍登记证,飞行员驾驶证,这又是一笔不小的钱,而且办证比较麻烦;4、根据我国规定,私人飞机必须挂靠到合法企业名下,才有资格申请航线,挂靠也要交钱。5.民用航空煤油也需要提高产能,价钱也不会很低。应该还有其他东西要烧钱的,我一时也就想起这么几点。
除了烧钱,目前基础设施,例如空管、通讯等也达不到让飞机大众化的条件,就说通讯频段分配就够头疼的了。
而且,以我国的地理条件来看,比较适宜飞行的一般都是人口稠密地区,如果飞机达到那怕汽车十分之一的数量,再低的事故率也是承受不起的。
所以,几百万航空迷即便舍得5万考驾照,12万买飞机,真的能飞的现在真没多少。
而且,现阶段廉价私人飞机实用性不大,由于飞机性能有限,只能给航空迷体验飞行,载人载货性价比太低,我国还没到为了给几百万人体验飞行就巨额投入增加相应的基础设施的富裕程度,钱还是要用到更有用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