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作品也在找流量明星,并且很多演完就获得奖项提名,无论演得多平庸,这很悲哀

【本文来自《第3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获奖名单揭晓》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蚂蚁蚂蚁没问题
  • 流量明星与专业演员是两条路,大多数热门爆火偶像剧,火的是流量明星,配戏的是专业演员,粉丝提供了流量,观众看的是品质,真正严肃有深度的作品,只能是专业演员们的竞技场,也是专业奖项的敲门砖。年轻演员需要在各种剧里磨练演技,在品质剧里面崭露头角,与流量明星走的是不同的路。粉丝们左右专业奖项的情况不能持久,因为观众不答应。

“真正严肃有深度的作品,只能是专业演员们的竞技场,也是专业奖项的敲门”——看看这几年的提名,看看这几年的演员表,就知道你这两句话说得都不对。重点作品也在找流量明星去演,并且很多演完(无论演得多平庸)就能拿提名。而且即使不是演有深度的作品,流量明星一样能拿提名,甚至能拿奖。

在过去这几年,流量(而不是演技)就是年轻演员通往一切一切的康庄大道,包括参与头部作品的机会和奖项,业务能力再好也不如有大流量。真的就是在制度上鼓励甚至逼迫年轻演员通通去走流量路。但是流量之路太丑陋了,充满各种奇葩的现象和匪夷所思的歪理。真不希望有天赋有理想的年轻演员去淌那些浑水,而丢掉了全心全意创作好作品的初心和对艺术的追求。

国内的流行文化这套基本上是从韩国学来的。但是韩国娱乐圈分得很清,爱豆们(相当于国内的流量明星们)确实是很难参与到真正有深度、对演技要求高的作品。但国内只学了韩娱的造星方式和套现方式,却没把韩娱对严肃作品的高要求学过来。

找流量明星参与背后的逻辑就是选择粉丝票房和粉丝宣传,而放弃对质量的高要求,这样的剧组出来的成品质量可想而知。虽然国内的流量粉丝用控评、提名、奖项来捂嘴观众,搞得好坏的标准似乎都没了,但观众被捂嘴却并不等于心里信服。结果就是,韩国观众是看班底就会提前相信一些片子的质量的,而现在国内观众却不觉得有哪些片子的质量可以被提前信任。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