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新喜剧之王》,这部片子远超我的预期
春节档就看了《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看了豆瓣评分去的,感觉就……和评分差不多吧。
然后刚刚抱着一个打发旅途时间的想法看了《新喜剧之王》——还好大过年的没去电影院看,哭得呀……眼泪全给饰演父亲的张琪老爷子了,王宝强和张全蛋的几段也很好,远超预期。但我也挺理解豆瓣5.8这个评分的,毕竟这个评分主要来自前期的影院观众。
在电影院和众人一起的时候,有些片段可能会尴尬得你浑身不适,不知道应该给什么反应,只想钻到椅子下面去。然而在家里一个人看,完全疏离社交的情况下,再看同一个片段,我就不争气地哇哇哭了起来。
有时候我在想,现代人的社交压力还真是挺大的,以至于你要时刻抵抗自己的原始情感,审视,疏离,站在一个高的角度,警惕自己不被作品浸没,被赚取“廉价的眼泪”、“廉价的感动”,要是一不小心被廉价了,你在朋友圈里都抬不起头来。要是你不仅没有被廉价到,还能清醒地认识到某一个艺术作品“毒鸡汤”的本质并且冷静剖析其逻辑矛盾和不合理之处,那简直就可以横行朋友圈了。
每当想到这点,我就觉得挺可惜的,因为很多人花了钱去买一个梦,他不仅没有去做梦,反而去做了一个“聪明人的高级情感反应”。
说到“反应”,周星驰很多电影都会有一些地方呈现一种夸张的烂演技,比如《新喜剧之王》里面的这个镜头(图1)——【给一个生气的反应】,这位演员上来,生气地说“啊啊啊啊啊”,把我笑到打颠。然而在片尾花絮里面,周星驰找群众演员这段时,让这个演员演了3次生气,他从一开始自然地“啊啊啊啊啊”,到第二次“啊啊啊”,再到第三次周星驰跟他说,生气多一点,他似乎思考了一下,然后用了点力气,说“啊”(图2)。
当他意识到自己的“反应”正被大家所注视和期待的时候,他却连一个【烂的演技】都呈现不出来了。这何尝不是一种买椟还珠呢?
所以我喜欢和我五岁的女儿一起看电影,她哈哈笑的时候,我也哈哈笑,她呜呜哭的时候,我也呜呜哭,这样看电影就感觉好尽兴,完全不用在意脑中时不时要冒出来的小人,这个小人总是在你被触动的时候不失时机地说些怪话,要么说“这么low你都能笑”,要么说“这么尬你都能哭”,真他妈的烦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