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恐怕要成为肯德基最棒的广告了

500

放下偏见,这个世界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糕,是我看完电影《绿皮书》后深吸一口气做的最后发言。一位黑人钢琴家雇佣一个白人司机去全国巡回演出,屡试不爽的美剧套路,他们肤色、阶层和性格的差异让彼此在一路奇遇中从固有印象到逐渐和解,天才还不够,唯有勇气能改变人心。

500

20世纪60年代,美国种族歧视现象非常严重,维克多·格林在1960年代编写《黑人驾驶者绿皮书》(简称《绿皮书》),以帮助黑人同胞在美国南部出行趋利弊害,其中记录了美国南部各城市允许黑人出入的公共场合,一部为方便黑人出行而生的旅游手册。

500

片名《绿皮书》源于这本书。

有趣的是,影片中的白人司机Tony一出场就是个混迹纽约“夜总会”、“赌场”里老之将至又蠢蠢欲动的混混。

而黑人钢琴家Shirley混迹于上流社会,身着高贵奢华的浴袍出场,坐在一张宝座?上彬彬有礼的高傲姿态。一黑一白两者间的反差别有深意。

500

当然这只是主角开场塑造出来的第一印象,如果你看过电影,注意细节,会发现更多彩蛋,两人踏上这段谜之旅程,每一个精巧设置的戏剧性喜剧背后,无奈与悲悯、善良和理解,是两个角色给观众带来的另一重理解。

500

电影男主角维果·莫特森明显为了角色增肥了一大圈,不用节食,为戏而吃。如果你看过指环王,我相信你绝对记得他。

500

 NOW(UP) & BEFORRE(DOWN)

首先是为了50美金钞票而挑战吃三明治。

500

接着接受了作为Shirley贴身管家的工作,第一天上路开着车就把妻子准备的两份三明治给单手塞进嘴里了,其中一份是原本是给Shirley准备的。

500

这是在吃披萨吗?

500

紧跟着,发现新大陆-肯德基(KFC)

500

我的妈呀!!!提醒还没有去影院观看的朋友提前准备好汉堡、炸鸡、爆米花、快乐水等一系列能量爆炸食物,谨防口水流出。

500

好吧,这一脸幸福的样子。

Tony为在途中吃上一顿炸鸡而兴奋,Shirley却从来不吃,直言我这辈子从来没吃过炸鸡(黑人吃炸鸡有种族歧视之嫌)

500

Tony好像生活中减肥的绊脚石,不吃不行,既然没吃过那就更要吃了。人生好想堕落在炸鸡的油锅里,和这酥脆的声音一起醉生梦死。

500

兰花指翘的非常合适,所以你懂的。

500

虽然炸鸡不卫生,可是却很美味。旅途中,一份炸鸡和肥宅快乐水的滋润让无话可说的两人打开了话匣子,炸鸡面前,我们可以不用顾忌面子,管他呢,啃就行了。 

500

500

鸡骨头可以乱扔,但饮料瓶一定要捡回来的神理论,电影里的炸鸡场景笑容就没能松懈下来。

500


怎么还在吃呢!

桌上是什么?怎么又在吃了!

500

在美国,炸鸡一直与非裔美国人联系在一起,吟游诗人的表演和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加深了这种普遍的刻板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

500

欧洲中世纪很受欢迎的第一道油炸食品是油条,苏格兰人是第一个用油煎炸炸鸡肉的欧洲人,虽然当时他们还没有调味品。

与此同时,许多西非人也有用棕榈油烹饪鸡肉的传统,苏格兰油炸技术和西非调味技术结合了奴隶非洲人和非洲裔美国人在美国南部为我们见证了炸鸡的诞生。

500

第一份炸鸡食谱出现在玛丽·伦道夫Mary Randolph1825年出版的《弗吉尼亚家庭主妇,有条不紊的厨师》一书中。炸鸡食谱也说明了这道食物在美国烹饪界并不是被拿来说笑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合成农药的兴起以及它们在集约化工业化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之前,鸡肉是一种美味而且非常昂贵食物。鸡肉包括炸鸡在内,只有特殊的场合才能享用。

后随着密集的养鸡业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大规模生产炸鸡,炸鸡的价格才大幅下降,作为一种普通食物失去了贵族的标签。

500

一百多年前的美国南部,奴隶主给黑奴提供的蛋白质主要就是豆类和鸡肉,说白了就是因为鸡肉廉价,肯塔基州更是将鸡肉与穷人联系起来,穷人没有钱去购买肉,也没有足够的土地饲养牛羊,鸡是奴隶们唯一被允许自己养殖的动物,很容易饲养,饲料也很便宜,还可以得到鸡蛋。

 

500

当然炸鸡这种又容易保存又好吃的肉食,无可厚非受到黑人青睐。

所以Shirley作为黑人,为了避嫌,拒绝吃炸鸡,听黑人流行音乐,拒绝那些刻板的种族印象。

这个世界充满着各种歧视和刻板印象,许多欧洲人认为“红发美女是邪恶的象征”,基督徒们因为宗教原因而憎恶红头发,爱尔兰人移民到美国逃避饥荒时,也会被陈词滥调说成“红头发的醉鬼”。

500

高尔夫球手泰格 · 伍兹曾两次成为有关炸鸡的言论的目标。1997年,当时高尔夫球手佐勒说伍兹应该避免在第二年的大师赛冠军晚宴上选择炸鸡就引发了争议。

第二次发生在2013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高尔夫球手塞尔吉奥 · 加西亚被问及是否会在美国公开赛期间邀请伍兹共进晚餐,以击碎他们之间的不和传言。加西亚是西班牙人,他不知道美国社会存在这种刻板印象:"我们每天晚上都请他来...并且会提供炸鸡"。(结果可想而知),佐勒和加西亚都向伍兹道歉了。 

500

回顾电影里的经典镜头,唐下车看到在农场里辛苦劳作的黑人,两两相望,时间静止,世界就是这么的不公平。

500

500

话又说回来,美国人真的挺爱吃炸鸡的,这些鸡肉通常是撒上面粉或捣碎,然后用平底锅煎,油炸或压力炸,面包糠在鸡肉表面增加了一层酥脆的外皮。

金黄酥脆的外皮、鲜嫩多汁的鸡肉、还有香辣鲜麻的佐料、多余的脂肪,是精良炸鸡的标志。看世界杯的时候,除了会喝啤酒,一起为喜欢的球队欢呼以外,炸鸡也是一种增味剂。

500

美式炸鸡和其他炸鸡的有些不同,炸鸡通常是从关节处切开,而且鸡的骨头和皮肤完好无损。用来腌制鸡肉的酱料是关键,美式炸鸡会用到一种特制Butter milk(奶酪)的食材。

500

用鸡蛋鸡蛋、匈牙利红椒粉、意大利香料粉、豆蔻粉、白胡椒、大蒜加盐调成酱汁糊,将Butter Milk倒进去调好的酱汁里慢慢搅拌,加少许糖腌制4个小时。

500


炸粉的制作需要中筋面粉混合点一点玉米粉,黑胡椒、洋葱粉和香蒜粉。美式炸鸡干湿分离蘸面,讲究到一只手干一只手湿,来蘸取炸粉,先是中小火炸到熟透,大火高油温回炸,适当加入奶油可以让颜色更金黄,炸完后就不用添加多余酱料了。

美式炸鸡曾独领风骚,但近几年韩式炸鸡兴起,《来自星星的你》就曾掀起了一股“炸鸡热”,韩式炸鸡被《纽约时报》描述为"薄薄的、脆脆的、几乎透明的外壳"

炸过两次的鸡肉皮脆而不腻,鸡肉通常用中小型鸡制作会更嫩,炸之前和之后用香料、糖和盐调味。韩式炸鸡炸灵魂在酱料,口味多样,用刷子手工均匀地在金黄表面上涂一层薄薄的酱汁,最代表性的就是甜辣酱、蜂蜜芥末啦。腌萝卜、啤酒和烧酒经常和韩式炸鸡一起上桌。

500

不把他当成黑人、给他吃炸鸡、对他说出真实想法,才是真正不歧视他的表现。

500

两人的尴尬在大快朵颐后缓解,在Shirley教Tony给妻子写情书后敞开心扉,随着钢琴曲的悠扬,Tony对Shirley放下偏见,Shirley对Tony打开心扉。很多时候拳头比道理管用,很多时候道理比暴力管用。

500

作为备受瞩目的钢琴家,Shirley同样有着不可言说的“秘密”,晚上只能留驻在《绿皮书》里的标识的旅店;哪怕作为演奏嘉宾也不能在白人餐厅里吃饭; 还有没事找事的警察将两人直接绑进了局子;经过服装店却被告知不可以试穿。

500

他只是看上去过的还不错而已,住在城堡里,孤身一人。

同样,Tony或许是个连一份正经工作都没有的混混,但他却是个好丈夫。虽然滑头但是有底线,为了赚到50美金接受三明治挑战;生活拮据,才接受这份离家两个月的长途工作;为了不让妻子失望甚至偷偷当掉自己的手表。

500

不是每个白人都混着上流社会,也不是每个黑人不配优雅的生活,黑人和黑人,白人和白人,反标签的戏剧性处理将美国社会一直以来的对“歧视者”的歧视调侃一番。剧中很多场景都值得认真回想,在一个严苛的社会环境下,一个人的矛盾和孤独,两个人的结伴而行,终于在圣诞节的夜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释放。

500

 

人物塑造满分、暗藏的“梗”都让人接得住、有意无意的台词对话细想起来都是承载着生活、人和时间,还有那句深长的Merry Christmas,似乎超越了时光。

从电影院走出冲进肯德基,无心之举恐怕要带动一波炸鸡的销量了。毕竟,生活不止屏幕里欣赏,还有远方和炸鸡。

图片 |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字 | 岛。

编辑 | Da

互动

市面上哪家炸鸡最好吃,请畅所欲言 !

(可能下次就炸鸡测评!!)

-End-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