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化学名词,是经过几代人筛选规范之后的结果,不然你们猜猜这几个

【本文来自《中文空间利用上优于英文,汉字有上下结构,英文没有?这在我看来不算什么优势》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口水淹七军
  • 在这胡说咧咧!

    bi是表示二,不过这是从拉丁语中借用来的,还有“ite” 和 “ate”是用来表示,较多的氧原子和较少的氧原子,而不是所含的氧数目是三!

    还有如果没有中文作为基础,中国的化学前辈们能翻译得这么形象吗?

    还有国外的非专业普通人看得懂它们之间的联系?

    呵呵了!

本来我的专业就是中文而不是化学,也不是英语,人家这么问,我也就现学现卖而已。有错就指出来(包括下面的例子),我当然也虚心接受。

但是要说【如果没有中文作为基础,中国的化学前辈们能翻译得这么形象吗?】,也许你不知道的是,早期译名里,有这么一种中英结合的奇葩,比如硫写作“石S”,汞写作“氵Hg”,锂写作“釒Li”,我现在取巧按中英文这样分别写出来,但是实际上原本就是组合成一个字的。我们现在使用的化学元素名称,一般是用一个表示属性的汉字偏旁,比如金旁表金属,Lithium则取前面的音节li译作声旁“里”,然后把“金”和“里”组合成“锂”。这种奇葩做法只是把译作汉字声旁“里”这一步给省略了,变成汉字形旁+英语第一个或前两个字母。如果这种做法被大家所接受,那么其实今天我们也就这么用了,不知道你还能不能说出“中国的化学前辈们能翻译得这么形象”这样的话。

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化学名词,已经是经过几代人筛选规范之后的结果了。满足你“翻译得这么形象”的很多译名写法其实都已经被淘汰掉了。比如一个化学元素的会意字:

500

是指“無名異分出之金”,就算是今天的化学专业人士,估计也猜不出来。还有一个可能简单一点:

500

“是质能消剋物”,后面也可以加个“气”字,熟悉化学的人可能会猜得出来,但是“非专业普通人”恐怕还是不认识。

再来两个(下图前两个):

500

一个是“其色似月”,一个是“此金生药燃着时苗红色”。

至于化合物的命名,有对环戊二烯直接命名为“凸”的,还有比如上图最后一个字,是用来统称苯环和呋喃环的,这个字其实已经类似工尺谱一样,是把几个汉字或汉字部件拼合在一起了。还有用“囗”(“囗”就表示环)里面放汉字数字“五、六、七”等来表示五、六、七节环等的做法,这些化学家的创意(有些还是上世纪50年代为了制定《化学物质命名原则》而提出来的建议)都被淘汰掉了。

不过这个话题,其实我也不想继续下去了。因为文字是语言的载体,汉字的特性对应于孤立语的汉语,这当然是适合的,而英文也适合于屈折语的英语,就算把汉字送给英国人,英国人也无法利用起来。就像受中国文化那么深的日韩,即便是完全借用汉字,也不能完全匹配他们自己的语言系统。

有很多网友把汉字和英语比作二维码和条形码,我也顺便说一下我的意见,说完为止,以后我也不再回应了。

二维码的信息量当然要比条形码大得多,但是拿汉字来说,上下结构的“鵞”,就会比线性的“鹅”和“goose”的信息量更大?相当复杂的“無”,就比“无”和“no”的信息量大?或者说,把“goose”叠起来,信息量就比横着写的信息量大了?

还有说汉语缺乏形态变化,比英语优秀,但是“eat”的过去式“ate”本身就表明了动作的过去形态,而汉语的“吃”其实就很模糊了,所以需要在语法上进行补偿,要说“吃着”“吃了”。

所以我的态度始终是,有这跟英语比短长的功夫,不如去多读点中国书,多了解点汉字本身的故事。文化自信不是靠辩出来,不是靠把谁踩下去得来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