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喝鲜奶会拉肚子,古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在埃及古墓的破罐里,科学家发现了一块凝固的白色物质。分析结果显示,这是世界上迄今最古老的固体奶酪。
这块奶酪可能主要用绵羊或山羊奶制成,几年前由考古学家在古埃及高官Ptahmes的坟墓里发现。考古队对其蛋白质进行生物分子鉴定后,确认这是奶酪,距今有3200年。
这一发现令人激动,因为它证明,古埃及人和我们一样喜欢奶酪,喜欢到要把它作为陪葬品。不仅如此,这一发现还有助于考古学家了解乳制品对欧洲饮食发展的重要性。
人类从何时开始食用乳制品?
全世界大约三分之二的人对乳糖不耐受。所以,虽然乳制品是欧洲、印度北部和北美很多人的日常食物,但成年人喝奶这种事只能追溯到4500年前的青铜时代。
纵观大部分的人类历史,人在成年后会失去消化奶的能力,现在那些乳糖不耐受的人也是如此。断奶后,乳糖不耐受的人不再产生乳糖酶。想要把鲜奶中的乳糖分解成易于消化的物质,就需要乳糖酶。乳糖不耐受的人如果吃了乳制品,会出现胀气和腹泻等难受症状。
对史前欧洲人类骨骼进行的DNA分析显示,让成年人产生乳糖酶的乳糖酶基因(LCT)最早出现于公元前2500年。但很多证据表明,奶在新石器时代(欧洲为公元前6000年至2500年)已经成为人们的食物。
这并不完全出乎意料,因为新石器时代标志着农业在欧洲大部分地区开始出现,也是人类第一次与动物生活在一起。虽然他们不能消化奶,但我们知道,新石器时代的人会把奶加工成他们能消化的东西。
奶制品考古
利用“脂质分析”技术,可以对古陶器的碎片进行分析,发现那些被吸收进黏土的脂肪。考古学家据此可以知道陶器里烹调或加工的是什么。
我们今天有奶酪吃,得感谢我们的祖先
虽然不可能确定动物种类,但可以辨别乳脂。古人用哪些方法来制作易于消化的乳制品?这个问题并不好解答,潜在选项有很多。例如,将奶发酵,把乳糖分解成乳酸。奶酪的乳糖含量很低,因为制作奶酪的凝乳与包含大部分乳糖的乳清被分离开来。
在波兰出土的黏土筛(类似于现代的奶酪筛)上,科学家发现黏土孔隙中有乳脂存在,这表明那些黏土筛被用来分离凝乳和乳清。后来凝乳是被人直接吃掉,还是通过压制成更坚硬的奶酪进行保存?
答案不得而知。古人也可能将奶发酵,但目前可用的考古技术更加难以分析这种可能性。
早期的奶酪制作
生物考古学提供了这些新石器时代人类日常饮食的细节,而实验考古学可以探索各种可能性。
我们使用新石器时代农民可用的器具、植物和方法来制作奶酪。实验的目的不是忠实重现早期奶酪,而是弄清楚早期奶酪制作者有哪些方法可用。实验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果。
我们发现,古人可能有很多不同的方法让奶凝结,每种方法产生的奶酪形状、口味和数量各异。
这样的专业知识可能像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冶炼技术那样广泛传播。在所有食物中,乳制品可能具有特殊的地位。例如,在杜灵顿垣墙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宴会遗址,科学家在一种特别的陶制器皿中发现了乳制品残渣,这些残渣集中在一个木制圆环的周围,而木制圆环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纪念物。
从青铜时代开始,乳糖耐受性为那些能将这种特质传给后代的人提供了一个优势。这个优势似乎不单单在于增加了热量和营养摄入,还在于乳制品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在人类已经找到方法将乳制品安全地纳入日常饮食之后,才形成了对鲜奶的生物适应性。
这不仅说明人类能加工食物,使之可以食用,还说明我们吃下去的东西能促使我们的身体形成新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