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能以文艺作品为镜“对号入座”吗?我感觉并不能吧

【本文来自《货拉拉案当事人发布对《底线》的声明:要求立即停播、修改剧中案件的相关部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也一直在看《底线》,感觉这个剧最大的意义在向观众解释及普及法律常识以及中国基层中层法律工作者的工作常态。觉得拍得很好。

剧中所用案例虽非纯虚构,但时间,地点,人物均为虚构。观者凭什么认定剧情“内涵”了自己?观众能以文艺作品为镜“对号入座”吗?我感觉是不能。

建议此类剧向港剧学习,在片头后面加一条说明:“剧情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否则,那是保不齐分分钟对了号入了座的人籍此闹一场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