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出书了!但是我需要批评……
【本文原创,转载联系】
蔡正元出书了,名字叫《台湾岛史记》,目前主要在香港出版。
知道蔡正元打算跟“台独”分子讲理,楼主觉得还是省省吧。“台独”分子善于歪曲历史,跟他们讲道理没用,无异于跟在沙漠中寻找水源一样困难。而且“台独”分子往往都是最为偏见的,同样的一份材料,他们也只会选择利于他们观点立场的部分进行解构和阐释。
虽然楼主还没有看到蔡正元的这本书,但是查询之前的一些媒体报道,楼主认为蔡正元回归史实、拨乱反正的初心是好的。但是他提供的一些史学观点仍然是错误的,例如:
2018年10月3日,即将担任课程讲师的国民党前“立委”蔡正元召开记者会,宣布个人新书《台湾岛史记》即将付梓的消息。
……
蔡正元认为,中国大陆研究台湾史有很多偏差误解,很多大陆学者认为,三国时代就曾派兵到台湾,但他要很不客气地说,对照的史实非如此,台湾岛自古不是中国的,但何时变成中国的,就要看原始文件。
蔡正元拿出文献说,依郑成功与荷兰人所签署的协议书,可称为“郑荷条约”,可用维也纳公约精神来看,就是荷兰人写投降书,郑成功写接受投降书,而这文献上呈现的,就是荷兰人将台湾岛主权交给当时的大明帝国,大明组织当时代表中国主权,因此1662年起台湾才属于中国,之前不属于中国,这部分他陆续跟很多大陆学者校正过,他们也接受这观点。
蔡正元也提到,荷兰人的文献中,原文都说当时来到台湾的是中国人,他们用“Chinese”荷兰人没有汉人这个字眼。很多人说是汉人移民来台,但荷兰人文献上没有汉人,他们称呼台湾原住民叫福尔摩沙人,中国移民为Chinese通称为中国人,所以我们不可用后面子孙观点,想要符合自己政治立场来修正历史。
(香港中评社)
蔡正元拿出“郑荷条约”表示,台湾岛1662年起正式属于中国。(中评社 张嘉文摄)
孙文学校记者会。(中评社 张嘉文摄)
1662年起,台湾才属于中国,之前不属于中国?我们心目中的“宝岛”台湾居然并非自古以来就属于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在这个问题上问答得不够坚定,也好意思自称说:
新作《台湾岛史记》里有蔡正元他考察的丰富史料,从10年前就开始搜集,不只坊间查得到的历史书籍,以及国外文献等。此外,他不完全相信文献书写的内容,都亲自走过台湾史事件发生的场合,包含台东长滨乡洞穴,亲自爬上去勘查过,最近228事件战斗地点也亲自走过,就是要看文献与实际状况是否吻合。
这个历史研究所使用到的方法论本身就错了啊,又说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又扯自己不完全相信文献书写的内容,这不就是“疑古派”的做法吗?如果是,不知道他有没有去到台南市的左镇人遗址,有没有发现到左镇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有亲缘关系,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智人,于3万年以前从大陆经由福建长途跋涉移居台湾,是最早开发台湾的先驱。
如果不相信自三国时期起便有军队移民前往台湾,那么他有没有看到三国东吴丹阳太守沈莹的《临海水土志》,里面详细记载了当时台湾的生产和生活形态,是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此后隋唐、两宋等朝代对于台湾的认识和开发,就这样全部被抹杀了,一下子就砍掉近千年的历史,只把台湾归属中国的历史的起点划在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后。
那么在荷兰人占领台湾之前,这片土地又属于谁的呢?按照蔡正元的观点看来,属于是原住民的,在原住民没有民族自决意识前属于是无主之地。可是,两千多年的历史,多少次的移民潮,蔡正元有没有去认真梳理呢?这些原住民又能确保百分之百就是土生土长的吗?
麻烦蔡正元,还请您把接受了您学术观点的大陆学者名单提供一份出来。
台湾的唐山公庙
之前还挺欣赏蔡正元在国族认同方面的一些观点,例如:
1.对比清朝、日本与国民党,清朝当时的福建省对台湾府几乎没有课征什么赋税,相反还补助了200多年,现在大家把清代治台成效讲得不堪,是不公允的。
2.台湾的汉民族组成比率98%,远比大陆的91%、香港的94%,新加坡74%比率都还来得高,全世界最难不具有中华文化的地区就是台湾岛。
“唐山公”与“唐山嫲”是对早期渡海去台开垦荒地的大陆先民的称呼。此前,台湾少数群体一直声称“有唐山公,无唐山嫲”,否定自己是中华民族。蔡正元还曾专门发文驳斥此种说法,他说,本省籍台湾人绝大多数都是唐山嫲生育的后代。
现在再看,心有戚戚然。没有想到,对于“中国人”认同度这么高的蔡正元依然会在一些重要议题上左右摇摆、模糊不清,甚至是认知错误,真的是感到失望啊。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