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能力低是人生阅历少还是性格情商问题?那我闺蜜是哪种?
最近跟闺蜜聊天,说起很多事她都说不明白我说的感受。要说她从小的经历也并不是温室的花朵,我忽然想到这个问题:共情能力低是人生阅历少造成的还是性格情商问题?
我想姑娘大概想问的是:
到底是经历丰富的人更容易共情,还是情商高的人更容易共情?
明确告诉你,答案是后者!
仔细思考下也能明白啊,如果经历更丰富的人更容易共情,那老人岂不各个都应该是共情大师?而事实呢?却是很多老人的共情能力低到令人发指。
反倒是很多有过良好教养的年轻人,对任何人群和经历都能予以应有的尊重(即使不能理解)。而这类人群拥有的,与其说是高“情商”,不如说是高“情绪智力”,因为这种共情能力的获得与大脑的发育发展紧密相关。
一、共情的基础能力:表征共享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共情能力是人类的基本能力之一,人类因为拥有了共情能力,才能在没有语言的阶段彼此交流信息,判断队友或敌人的危险处境,从而做出相应反应。
因此,人类天生就拥有共情的其前提和基础能力:“表征共享”[1][2],即当个体知觉到他人的动作或者情感的时候,其大脑中表征相应动作或情感的部位会被激活,从而令个体产生同形的表征,新生儿通过这种能力来与外界获得交流、学习生存技能[3]。
二、共情进阶能力:情绪共情
到了婴儿14个月龄时期,人类就拥有了更进阶的共情能力“情绪共情”能力——
实验发现,如果让被试观看另一位被试身体被伤害的视频,该被试也会一定程度上感受到自己的身体的疼痛,从而引发类似的焦虑、、恐惧、不安,甚至做出相应的逃避反射[4]。
随着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人们进一步测量了类似实验的被试双方在共情情境中的脑成像数据,结果发现:被试双方的脑成像数据在共情情境下呈现高度的一致性。这说明在相似的场景下,人们有能力将他人的情感表征转化成个体自身的情感表征,从而令个体对他人的情绪“感同身受”。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情绪共情能力在14个月左右的婴儿身上开始显现(这时期的婴儿可以开始对其他婴儿的哭泣做出类似的哭泣反应),而14月龄则正是边缘系统,杏仁核等情绪相关的脑区开始发育的时间[5]。
这说明,人类的情绪共情能力是随着情绪相关脑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三、共情高阶能力:认知共情
仅仅拥有情绪共情能力在现代社会显然是不够的的。人类还需要能够理解他人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情绪,并为之做出反应,才能更好地让他人感受到“被理解”、“被关心”。
这就需要更高阶的共情能力——“ 认知共情 ”,即:理解他人想法、意图,并由此推测其未来行为的能力。
这种能力需要不同维度的脑系统发育作为支撑,包括但不限于[6]:
1.动作知觉和情绪分享系统——诱发共情的主体与客体产生相似体验;
2.自我–他人意识系统——使共情主体能明确意识到自己情绪产生的根源是他人而非自身;
3.精神调控系统——由额叶起主导作用,其作用是整体调节和意识控制,让大脑保持理性,从而避免我们过度地、时时刻刻地被来自他人的情绪刺激影响,从而将共情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在此基础上,人类的认知能力才能在共情中发挥相应的作用。因此人类认知共情能力的出现,要远远晚于情绪共情能力。
人们在3-4岁幼儿身上才能测试到可以理解他人想法的能力,并且也只有这个年龄的幼儿才能意识到他人与自己有不同的想法;
6岁左右,人类才能开始区分他人与自我的观点;
11岁左右人类才能良好地根据有关信息,对他人可能会有的观点进行推断,并做出反应。
这一系列的发展节奏,和与高级认知相关的顶额叶脑区发展相一致[7]。
也就是说,学龄前的儿童也许可以看到和感受他人的情绪状态,但却很难理解他人为什么产生这种情绪。直到11岁之后,个体才具备合理共情所需要的基本生理条件,然后在之后的成长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当然,并不能因此就说一个人的共情能力是先天决定的。
因为即使是大脑的发育,也与个人成长经历、成长过程中是否被充分开发有紧密关系。
更何况14个月、3岁、6岁、11岁只是人类各个脑区发育成熟的时间,并不是其发育终止的时间,人类的大脑随着经验的丰富是会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是这种变化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放缓。
但这已经不意味着个体的共情能力高低在11岁时就被决定了。
我认为,如果更准确地来说,人类的共情能力在11岁之前的开发过程中被决定了上限,而在11岁后的成长过程中会不断提高下限。
也即:
如果一个人的大脑在11岁之前未得到合理、充分的开发(如不当的家教、缺乏玩伴、学校教育缺失),那么他在11岁之后不论经历如何丰富,共情能力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而如果一个人在11岁之前大脑得到了合理、充分的开发,但之后经历简单(如生活环境没有变动、与世隔绝、生活内容单一),那么他也只能与人进行比较基础的共情,而无法真正地理解对方。但如果之后他的经历突然变得复杂,那么他对他人的理解共情能力依旧可以得到发展。
所以姑娘认为,你的闺蜜属于哪一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