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IP卖不动了?从《神探蒲松龄》说起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成龙都是影坛里面重量级IP。成龙的电影很多时候都和“爆款”联系在一起。成龙的电影往往是叫好又叫座的,2015年获7.44亿票房的《天将雄师》,2016年获7亿票房的《铁道飞虎》,2017年获17.53亿票房的《功夫瑜伽》等。这让从《警察故事》一路走来的成龙热度不减。但是今年的《神探蒲松龄》春节档仅取得1.32亿的票房,并不理想。是成龙这个超级IP真的衰退了吗?

 

500

 

卖力不卖座,超级IP也有疲软的时候

灯塔研究院所出的《2019年春节档电影市场数据报告》有比较详尽的数据,其中《神探蒲松龄》的受众中,70后观众占比最高,而同时,在影片本身中,20-24岁人群占比最多,达28.9%可以看出,影片主打合家欢,以全家老少为受众的策略,从市场整体情况来看,还是比较符合受众需求的。

影片的早期宣传期间,成龙通过网络问答平台,以提问的方式参与互动,其问题:“我是成龙,春节档到了,60年来我陆续拍摄了250部电影,你最喜欢哪部?为什么?”极大的唤起了人们对于成龙以往经典影片的回忆,同时也因为主演成龙提高了对新片的关注。

除却始终追随着成龙的粉丝们,众明星也参与了进来,单个话题问答达2000余则。演员乔杉回答的《警察故事》系列,林伯宏回答的《飞鹰计划》,阮经天工作室官方账号对于成龙历年来电影的如数家珍,演员林鹏最爱的《功夫瑜伽》等。可以说成龙为电影的宣传赚了满满的情感和排面分。

再就电影附加价值而言,也可以说“干货满满”:《神探蒲松龄》的主题曲《双生焰》由张靓颖演唱,并在曲中再现了她的特色海豚音。在随后发布的影片贺岁主题曲中,成龙又携手当下的顶级流量明星蔡徐坤,一起合唱《一起笑出来》,在随后放出的花絮中,蔡徐坤教成龙跳舞,一系列搞笑萌翻的互动,也赚足了一波流量关注,吸引了不少年轻受众的目光。

在娱乐造势上,成龙也可以说非常“与时俱进”了,成龙不仅参与了浙江卫视跨年演唱会,并在现场献唱了经典歌曲《男儿当自强》,还又携《神探蒲松龄》剧组参加湖南台王牌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的录制,在节目中翻单杠,测年龄,变身游戏之王,为影片宣传不遗余力。春节期间,成龙不但携手流量演员陈伟霆、邓伦走上了央视春晚,也在大年初一以“C位”身份出现在湖南卫视华人春晚上卖力宣传。

但是这么强大的推广阵容,这么尽心尽力的铺排工作,为什么不能吃香呢?在单片预售占比上,《神探蒲松龄》在大年初一的预售仅0.34亿,而在随后大年初一的实际票房,也仅0.58亿,位居第7,实在算不得佳绩。

问题何在?

 

市场为什么不吃这一波安利

 

据各大平台统计数据来看,大年初一平均票价相较2018年贵了5元,线上票务平台的服务费上涨近2元,此外,三四线城市电影院的涨价超过15%,票价均在70-80之间浮动,更有甚者电影票价直接过了百。

而从灯塔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春节档电影市场数据报告》来看,2019年春节档6天共产出综合票房58.38亿,仅同比微涨1.1%;而观影人次1.3亿,同比下降了10%;票价平均44.6元,同比上升12%。

电影票价的大幅上涨,抑制了一部分人群的观影热情。在微博,知乎等平台上,多数三四线,及少数二线城市的观众认为票价上涨不合理,不少观众在今年春节档只在大年初一选择观看一部电影,甚至有的直接放弃观影,选择其他娱乐方式做消遣。加之春节档期间盗版的影响,更加打击了公众观影的热情。大环境总体而言是非常不友好的

 

而主打喜剧动作的《神探蒲松龄》并不是这个档期唯一的“喜剧电影”。《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新喜剧之王》,每一天都是超级IP之间的“神仙打架”。而相比之下,作为动作喜剧的《神探蒲松龄》就没有突出的竞争优势了,新导演+“老”成龙,团队整体实力有限,可以说这部电影在众影片中几乎占不到任何优势。

电影中的奇幻视效是《神探蒲松龄》的另一大特色,但是撞上《流浪地球》,技术层面上也不能甩开《疯狂的外星人》,因此,连这一大特色的优势也不明显:而主打的合家欢方面,又撞上儿童基群大的《熊出没·原始时代》与拥有超级话题流量IP的《小猪佩奇过大年》,《神探蒲松龄》可谓是频频受阻。

多处“撞衫”的情况下,成龙又玩出了 “弃武从文”的花样,可以说很不恰巧,没有碾压性的优势。

 

500

 

 “成龙IP”的转型压力

随着年岁的增长,成龙主演的电影中,打斗场面虽然依旧刺激精彩,所占篇幅却是愈发的少了。如今已年入花甲的成龙,也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由于年轻时拍戏太过拼命,以至于落下很多疾病,现在的他累了,身体也不能再支持自己像年轻时那样拍激烈的武打动作。

作为一代武打巨星的成龙,也开始寻找自己的转型之路。

这是一场挑战,更是一个瓶颈,但是这一次成龙大叔的“突围”还真有些困难。

如今的成龙,将自己的精力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方面,他开始做电影监制,扶持新人导演、武打演员等,《机器之血》就是其思路的代表作

另一方面,成龙本身也逐渐降低自己的武打篇幅,无论是成龙“滑铁卢”的《机器之血》,还是这次截至目前上映8天才突破1亿的《神探蒲松龄》,都能看出,观众对于成龙的话题革新、技术革新和剧本革新是不感冒的。没有成龙式功夫,就没有成龙式轰动,结果就是即便有着“成龙”这一卖点,这些电影也没有取得特别亮眼的成绩。

大环境的压力,竞争对手的紧追不舍,还有动作巨星的转型压力,都让成龙的IP升级之路变举步维艰。我们依然希望这位陪伴我们很长岁月的大叔,可以继续对对不同类型影片、不同角色进行尝试尝试;我们祝福这位电影大师可以找到转型的正确方向,不负这些年打拼下来的口碑以及观众的喜爱和期待,用一部“新成龙式”影片重新回归。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