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大型作死游戏,玩过的人都升天了
本文转自公众号:单身狗1024
炸飞丨井盖
人生的不测多的像马路上的井盖
■文| 单身狗1024 司南
1957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代号“帕斯卡A”的地下核武器实验启动——将核弹放入深150米、直径1.2米的深洞中引爆。
为能更直观的感受核弹威力,研究人员把装有测量冲击波速度与冲击力探测器的10厘米厚井盖焊在了洞口。
按照经验,仅有1千克当量的“试验核弹”并不能制造出多大效果——井盖飞起几十米而已。
实际上,由于计算失误,这次实验释放的能量比预期高出了50000倍。
强大的冲击力使得井盖从头至尾只在高速摄影机中出现了1帧的画面,便杳无音讯。
习惯抛根问底的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的计算,认为被炸飞的井盖速度达到了每小时24万公里。
也就是说,井盖正以3倍太阳系逃逸速度、6倍地球逃逸速度、200倍声音的速度离开地球……
作为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拥有飞出太阳系速度的物体,这块“核动力井盖”成为了“炫酷”的代名词。
“不具备被人啧啧称奇的炫酷经历,在街头是混不下去的。”绰号“讨厌鬼”的英国痞子艾富里说。
“核动力井盖”给了痞子们追求炫酷经历的启发,得益于欧美国家的普及教育,他们深谙下水道滋生的沼气遭遇明火所产生的巨大威力。
“想要成为合格的街头痞子,就去炸井盖吧。”
用最弱的火苗完成最猛的爆炸才是让肾上腺素飙升的最佳方式,在体验4D全方面感官刺激的同时,还有一定的几率永久窥见上帝。
没有比炸井盖更能让人直呼“尿性”的炫酷游戏,犯怂的小鬼根本不敢尝试。
擅长用作死行为解决世界人口众多这一难题的欧美街头痞子,把炸井盖当做评判街区王者的依据。
“只有炸过井盖的家伙才会被认可为勇士,炸最多的更是老司机无疑。”绰号“树袋熊”的英国痞子奥德里奇道出了混迹街头的规矩。
“在英国,每年都会有数不胜数的井盖发生爆炸,不用多想,干这事的一定是那群痞子。”
“在美国,平均每年都有几千人被井盖爆炸波及,偶尔炸死几个小崽子才能让事情短暂平息。”
井盖被炸飞后,下水道口烈火燃烧
街头痞子总是三三两两组队搞事,除了用来见证炸井盖的成就外,玩砸后总该有伙计帮忙收尸。
扔下一根火柴,熊熊燃起的火焰是对街头痞子身份与地位的最高质疑。
即便是通风相对良好的下水道,依然存在大量沼气
能够引发爆炸并让井盖在天空肆意的飞行,才是同道中人喜闻乐见的完美结局。
升天的高度若是破了街区记录,那份荣耀堪比在绝地求生中吃鸡。
井盖上天不过是街头痞子们看到的表象,周边的住户则要为他们的骚操作买账。
“当时我正在蹲坑,轰的一声,我的屁股就开花了,至少有一半的屎被气浪推了回去。”谈起街头痞子炸井盖的行为,布鲁克痛苦万分。
“后来我知道,在我被爆菊的时候,隔壁那条街上的井盖正在螺旋升天,有人曾看到几个嘻哈装扮的街头痞子为下水道里的沼气制造火焰。”
“想要警方抓到几个随手扔烟头的痞子难于上青天,可怜我屁股上缝合的18厘米伤口不知找谁报销,现在蹲坑都是先拉到盆里,再往马桶里倒。”
城市下水道的网络错综复杂,一块井盖的升天通常预示着方圆百米内的其他兄弟一同飞升。
“我告诫自己那只是一场简单的车祸,我以为我能恰如其分的面对这场遭遇,可很快,我被诊断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
“我恐惧所有超出正常说话的声音,看到井盖还会浑身哆嗦。”心理强大的克利夫兰没想到自己在退休之后该安享晚年的时候被井盖炸成了怂货。
“几天前我路过那个路口,还有一群痞子踩在井盖上玩火,我不知道自己哪天走在路上就会被炸死。”
与克利夫兰住在一条街道的格罗佛则选择了搬家——几个月前走在路上的他被一块按捺不住的井盖带上了天。
“当时我脑子一片空白,全身的衣服都被气浪吹走,整条街的人都看到了我的裸体,还是被烧伤的裸体。”
如果说欧美街头痞子炸井盖是明知故犯,那么我国熊孩子炸井盖就是肆无忌惮。
王安石有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翻译成白话就是:“不放炮仗算锤子过年?”
过年兜里没有几盒擦炮的熊孩子,在小区里根本没有排面。
而第六感敏锐的熊孩子,向来擅长利用炮仗摸索到最危险的边缘。
熊孩子炸村口的坟头
炸瓶子、炸砖头搞一脸血都只是基本操作,炸井盖则成了进阶路上绕不过去的坎。
无知与胆大加上监护人的疏于看管,熊孩子用炮仗炸井盖几乎不可避免。
不懂放炮仗的孩子通常点着就扔,延时爆炸机制间接的救了他的命。
在炮仗堆里摸爬滚打的孩子则懂得捂两秒再扔,如果不是多穿了几层护甲并主动爆了装备,差点就是十死无生。
俗话说,淹死会水、打死犟嘴。越是手法娴熟,作死时越是被阎王照顾。
只有自恃经验丰富的熊孩子,才会敢于踩在井盖上体验理论上的震感,而超越认知的爆炸为他带来的却是惨无人道的死缓。
普通人根本不理解井盖为何能把熊孩子掀飞10米高,因为只有分寸感极强的炮仗界老手,才敢踩在井盖上往里放炮。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正是放炮仗的精髓所在,自己放的跑无论如何也要蹲在井盖旁镇定自若的观赏,而当井盖砸过来的那一刻,只能满脸焦黄的等待死亡。
在井盖旁玩炮仗的熊孩子的智商难以考量,凑近看热闹的行为不要崇尚。
如果下水道里沼气含量足够丰富,一根炮仗足以带领几十人闯入火葬场。
我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律令已传播渐广,但仍有许多人自以为是的照常燃放,熊孩子正是其中一股最具破坏性的力量。
熊孩子作为不能自控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安全性能上,每一位家长都该早早提防。
而对于某些无视警告、追求刺激、又不能回炉重造的熊孩子……
我劝你善良。
文中动图内容,切记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