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FM十年两茫茫:谁来为情怀买单

【本文为风闻社区作者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今年是豆瓣FM上线十周年。

500

但还有谁记得这个带着收音机logo的听歌软件?

在流媒体时代,不论是网易云和QQ音乐的版权大战,还是虾米音乐被阿里收购之后的沉沦,豆瓣FM,这个曾经文青听歌的必经之地,仿佛被整个互联网世界遗忘。

豆瓣FM还不想就这样“死去”。

这两天不少媒体都报道了豆瓣FM获得融资的消息,为这个情怀产品砸钱的一共有两家:一家是挚信资本,另一家是不久前刚在纽交所上市的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

豆瓣FM还没死?生的价值又在哪里?

于是带着这些疑问,时隔多年,DJ再一次打开了豆瓣FM的PC端。

尽管在2018年4月,豆瓣音乐从豆瓣中剥离,与线上音乐版权授权平台V.Fine Music重组合并、成立DNV音乐集团,不过整体的布局还是跟豆瓣的UI比较相近,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

500

看到2048这个数字还是吓了一跳,没想到当初在豆瓣上听了这么多,还为468首歌点过“红心”。

500

500

红心歌曲的列表,差不多是当年DJ喜欢的主要风格,这张截图里有Suede、Linkin Park、灌篮高手

500

还有各种轻音乐。

500

“查看专辑信息”这个功能不知道什么时候上线的,至少DJ之前没见过。

500

现在,豆瓣FM上的记录,就像是上个世纪的化石一样。

而这个“半截入土”的产品,出路又在哪里呢?

尽管越来越多的歌曲因为无版权而“变灰”,网易云在更多培养自己的独立音乐人、评论区和精品歌单;

腾讯音娱接入鹅厂自家的综艺选秀节目,音源直接入库,上市之后更是财大气粗,QQ音乐、酷狗、酷我继续攻城略地。

虾米音乐?我们还是聊聊Apple Music和Spotify吧。

看完上面这些,豆瓣的优势在哪里呢?


豆瓣FM唯一的优势,可能就是有一批有情怀的死忠粉。

但就像网友@LCI 评论得那样:

其实看了豆瓣就能发现,文青是这样一帮人:

1,我想要的东西都该是我的;

2,和我观点不一样的都是lowB;

3,想让我掏钱,没门。

2013年,在互联网音乐付费的“黑暗时代”,豆瓣就推出了付费版的“豆瓣PRO”。在当时的听歌环境下,这一举动并没有给豆瓣带来多大收益。

500

更何况,很多平台都是320kbps码率了,你这个时候还拿192kbps的,不是哄弄人嘛.....

而豆瓣FM的困境,实际上也是整个豆瓣的迷茫。

作为一家“慢文化”为主的互联网企业,豆瓣错过了太多风口。

当年美团为了拓展业务,内部孵化出“猫眼”和豆瓣竞争影院在线票务这个市场,结果用豆瓣几分之一的人力,就轻松实现了超车;

豆瓣FM呢,就像前文所说,创立之初是文青听歌的不二之选。

在当时QQ音乐算法推荐还不成熟(当然现在也不是太成熟)的情况下,豆瓣FM确实满足了许多人“盲选”好歌曲的需求。

然后就是2015年之后的版权大战,没枪没粮的豆瓣FM只能眼看着自己被直道超车。

要知道,因为评论区“出圈”的网易云音乐,正式出现也比豆瓣FM晚了整整三年。而作为社区平台,豆瓣本身就已经产生了不少优质评论,把评论和音乐板块打通似乎也只是技术上的问题。

但是豆瓣也错过了。

现在,TME带着大把金币过来,尽管没有提及版权合作,但QQ音乐库里超过1500万首单曲还是让人浮想联翩。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不是说有了钱就是万能。当初天天动听一度在手机播放器市场不可小觑,被阿里收购后,整个成一个四不像的“阿里星球”。

500

资本的最终目的都是逐利,如果豆瓣FM不能给两家金主带来实打实的用户流量,那么被抛弃也只是时间问题。

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豆瓣FM,这回不在沉默中爆发,可能就真的要在沉默中走向灭亡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