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如初见》紧急下架:虚无的不仅是历史,更是智商
以清末民初为背景的《人生若如初见》紧急下架,在风闻论坛引发热议。其中不少网友归结为历史虚无主义。其实以这部电视剧对满清遗老遗少的弱智化赞美而言,还真不够资格去论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玩儿的最好的娱乐圈,在80年代的台湾(香港)。
人家是真正的高明。就是把所有历史人物,尤其是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都搞成小确幸恋爱狂。帝王将相的电视剧以各种三角恋为主要内容。这与我上篇文章说台湾综艺类时政节目,故意夸张弱智,引导普通百姓把政治也八卦化,让老百姓永远看不懂政治迷宫的全面,可以极大降低上流社会的政治风险和压力,是异曲同工之妙。
真正的历史虚无主义,一般人绝对不会马上体会到的。《人生若如初见》这种直接赤膊上阵吹捧反革命人士的电视剧,智商上就差的远了。
说明创作群体,投资方和背后的金主,对国家政治生态根本没有理解。不懂政治,可以别涉足。专门拍娱乐搞笑题材就好了。但不懂政治,还偏偏要涉足政治,这都是作大死的傻子热衷干的事情。
大陆这边历史虚无主义影视,搞的最高明的也有。比如我说的抗日神剧里,大家仔细观察,基本都是资本家少爷小姐在抗日。而且抗日舞台都是大上海。
是一群资本富人的后代,加入共产党,在不缺吃不缺穿,摩登时尚的大上海,喝着咖啡,品着洋酒,就把日本鬼子给抗了。
有趣吧?大家记住这一点。无产阶级形象,正在淡出主旋律影视剧。你们多去观察体会就知道了。剧情还是歌颂共产党,剧情还是打击侵略者,但里面主角的人设背景,变了。不是粗布衣服的工农和士兵了。改成了西装革履的绅士了。大雪山,大沼泽,太行山,长沙城,林海雪原,长城一线,这些抗日背景都越来越少了。上海滩,百乐门,洋房别墅,歌厅酒吧,越来越成为抗日神剧的主要背景了。
懂啦吧?你们觉得以后看着这些资本家少爷入党抗日的影视剧成长起来的青年人,崇拜英雄人物的时候,会有什么阶层定位?
这才是高明的历史虚无主义。
《人生若如初见》的创作群体和背后金主,想玩儿历史虚无,但没有这个智力储备。
人家见到漂亮姑娘,心理想的是‘日’,嘴上说出来的是‘美’。《人》剧编剧,见到漂亮姑娘,心里想的是‘日’,嘴上说出来是‘操’。
大家想想,最后谁能泡到妞?后者恐怕别说泡妞了,基本会被人当流氓抓起来的。
所以说,大家不要被主义,立场,价值观的纠纷迷惑,《人》剧下架,主要反映的是智商问题。
不要干你的智力储备hold不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