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益生菌反而腹泻了,原来是“赫氏消亡反应”捣的鬼!
200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委员会提出了益生菌的科学定义:益生菌系指活的微生物,当摄取足够数量时,对宿主健康有益。
但是有些人在刚开始服用益生菌的时候,症状没有好转,反而出现加重的表现,比如腹泻加重、胀气等症状。如果这些情况没有伴随一些病理反应,如脱水严重,精神萎靡,甚至呕吐等其他症状,一般不是感染病症,而是益生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赫氏消亡反应”(Jarisch-Herxheimer die-off reaction)——俗称的“好转反应”。
“赫氏消亡反应”是什么?
100多年前,两位欧洲皮肤病学家阿道夫•雅里希 (Adolf Jarisch) 和卡尔•赫克斯海默 (Karl Herxheimer) 发现,皮肤病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在最初往往会有所加重,甚至出现发热、恶心等不良反应。而这些反应持续几天到一周后,患者病情开始慢慢好转直到康复。
研究发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其实是由于有害细菌死亡的过程中释放一些毒素,从而导致症状加重。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反应不仅出现在皮肤疾病治疗中,在接受其他病症治疗和服用补充剂时同样会出现。所以这种反应用两位病学家的名字命名为“赫氏消亡反应”(Jarisch-Herxheimer die-off reaction)。
在服用益生菌补充剂时,人体消化系统中,益生菌大军和有害菌正在展开剧烈的斗争。有害菌为了存活,会释放出比平时更多量的毒素或者生成新的毒素对抗益生菌。这些毒素在对抗益生菌的同时,也会给宿主带来"副作用",让人体出现肠胃胀气、排气较多、大便不成形,甚至腹泻等症状。
出现这种症状通常是个好的信号,说明益生菌在起作用,有害菌正在被逐渐排出到体外或凋亡。在继续坚持服用益生菌后,益生菌逐渐变成身体里的优势菌群,占主导地位时,这种症状就会自然消失。这就是益生菌所谓的"副作用",赫氏消亡反应。
出现赫氏消亡反应后益生菌还继续吃吗?
大量临床试验发现,80%以上的人在服用益生菌时,是没有明显症状的,最多就是肚子有些咕噜咕噜。但是对于肠道菌群已经失调的人来说,在服用益生菌的前1-4周,可能会出现“赫氏消亡反应”,也就是拉肚子、胀气等症状。
当出现了这些症状时,很多人不知道是"赫氏消亡反应",就停用了益生菌。益生菌还没有成为优势菌群,有害菌重新滋生,重新成为菌群中的大多数,导致前功尽弃。
所以当服用了益生菌出现胀气、拉肚子的情况,别忘了很可能出现了“赫氏消亡反应”。
此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轻重,来调整益生菌的用量,但不要停用。
如果症状较为明显,可减量,一天2粒可以改成1粒,一天1粒的可以改成隔天1粒。当症状减轻时,恢复正常剂量。如果症状较轻,建议维持原来剂量。赫氏消亡反应通常会在1至2周后消失,极个别严重者或持续到4周。
含量越高“赫氏消亡反应”的概率越小
研究发现益生菌含量越高,发生“赫氏消亡反应”的概率越小,时间越短。这是因为含量高的益生菌战斗力强,能快速消灭或抑制有害菌,减少其释放的毒素量。
德国益生菌PYLOCURA派洛库,所含足量的Pylopass™,可以与快速繁殖的幽门螺旋杆菌抗衡,有效抑制及减少幽门螺旋杆菌数量。出现"赫氏消亡反应"概率小,时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