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卖东西给印度就挺好的,不需要过来投资。"
http://t.cn/A6a02A4p
「新华财经调查」中企在印度陷入集体困局 对印度投资需进行引导播报文章
新华财经客户端
2022-07-13 15:25
新华财经孟买7月13日电(记者张亚东)
由于印度政府对在印中资企业的多种限制和随意调查,目前在印度的中国企业陷入了集体性困局:盈利难、签证难、经营难。一些中资企业不得不停止原先计划的追加投资,有些甚至已经终止在印度的投资,转战东南亚市场。业内人士指出,印度和中国的有着相似的国情,印度也已经将出口和加工制造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引导中企对印度进行理性投资,避免不必要的投资损失。
不只是手机等新兴产业,业务为传统产业的中资企业也一样面临经营困难。“小米被查对我们影响很大,订单大幅减少,经营比往年困难得多。印度的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多次过来稽查,由于我们在开厂的时候就开始注意规范,合规经营,印度没有找到我们企业的大问题。印度的海关等部门经常要求企业在一天内上交所需资料,这对企业来说,有时很困难。为应对印度政府检查,公司不得不聘请相关专业人士。这增加了公司的经营成本。”裕同印刷包装印度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晓军说。
印度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制造业促进计划,希望更多的印度企业能够取代中国企业的产能,将利润和就业全都留在印度境内。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企投资印度势必陷入困难。
考虑到中印的相似国情,一些业内人士指出,印度最终会和中国竞争,因此,中国相关部门要对投资印度的中企进行必要的引导,不能放任不管。
中企在印度的投资需要以轻资产为主。宝钢印度公司负责人廖浩超指出,开发印度市场,直接卖东西给印度就挺好的,不需要过来投资,尤其是在印度政府处处设限的背景下。
中企在印度投资需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在印度目前的招商引资思路中,以市场换技术占重要地位,因此,中企需要对相关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进行保护。“在光伏领域,在中资企业过来投资办厂后,印度企业已经能够实现包括支架在内的多数配套设施的国产化,目前仅最为核心的技术印度尚无法国产,只能从中国进口,印度相关企业希望中资企业能够在核心技术领域也能进行合作,甚至开出了较好的条件。”一家中资太阳能企业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