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儿子上语文课,我问他讲的啥,喔,还是我小学时候弄得那一套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486080”推荐,来自《语文这套教学方式,归纳文章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啥的,是从苏联学来的,我非常不满》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熔浆
  • 我小学时就是这样不喜欢语文的,我理解的和老师的答案不同…

我从小学到高中,所有的语文课,都是在魂游天外中度过的。

所有的语文老师基本都没啥印象,就班主任我记得名字。

说干脆点,听不懂。

这里很多人对我非常不满,冷嘲热讽。

我可以理解,你们说得都对,火箭就应该烧煤,还必须是精选的无烟煤,水洗的都不行。

就好像我跟人讨论红楼们,有人就把所谓的“中心思想”背一遍。

Blabla,什么百科全书啦,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啦。

OK,我们换个话题,赞谈论一下豆腐脑是甜还是咸的好吃吧。

《红楼梦》我们就算了。

现在我儿子上语文课,我问他,讲的啥,喔,还是我小学时候弄得那一套。

有意思吗?没意思。

嗯,当然没意思,我听了都没意思,别说你了。

我是搞不清楚,为啥都要强掰个中心思想出来。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有啥中心思想啊?说明了什么人生道理啊?

这就是段文字,很美的文字,有韵律,有节奏的文字。

文字为啥一定要有意义,有中心思想?单纯把一段文字弄得好听,好看不行吗?

就好像一幅画,一段音乐,为啥一定要掰扯出个意义来。

我为啥喜欢这首歌,就是好听啊。

如果一个人,一个学生,连自己母语的美都感受不到。

这个语文教学成功了吗?

就文学作品而言,有啥一眼就能看出的毫无争论的中心思想?

我读《红楼梦》读《西厢记》乃至读《Lolita》读《Tropic of Cancer》

这些作者呕心沥血,用文字铸造了一座花园,一座城堡,乃至一个迷宫。

如果能让人轻易看出来啥意思,你觉得是他傻还是你傻?

中心思想,只能用于很窄的一些问题,具体来说,就是那些有明确目的的文字。

比如麦兜妈妈讲的故事:“从前有个小朋友,他早睡晚起,最后——死了”

码这么多字,我也是闲的。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