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戲論戲,「流浪地球」是慘劇

500

太多大陸朋友問我對「流浪地球」的意見,不過這些朋友們應該不知道,電影電視劇,我看過的已不計其數(尤其是講太空題材的科幻片),所以我是那種不會被民族情感綁架的戲迷,只會就戲論戲。

所以我就直說了,「流浪地球」是慘劇。

一個戲迷最重要的基本態度,就是要用不同的標準看待不同類型的片子。電影就三類: 文學性高於娛樂性的; 娛樂性高於文學性的 ; 娛樂性與文學性調整得相當平均的。對我而言,第三類是經典之作,能做到這境界電影的非常稀少。前兩類也各自都有上乘之作,所以我看戲不會以文學角度批評娛樂電影,或娛樂角度批評文藝電影,他們應該用不同的標準評論之。

「流浪地球」屬於娛樂性高的電影,標準在於「好不好看」。

朋友們,不好看。我只撐了50分鐘,就看不下去了。

首先,應該稱讚製作團隊的努力,這是一部製作精良的中國電影,毫無疑問達到世界級水準,在製作上確然算是中國電影的一個里程碑。不好看,不是製作問題,也不是知識漏洞,演員表現,或故事貧乏,而是敘事問題。

科幻電影的看點之一,是知識性。經典的「侏羅紀公園」之所以經典,因為在知識性部分就是點到為止。我記得當時一篇報導指出,導演曾在前置作業時與生物學家專業地探討讓恐龍再生的可能性,學者不過就是淡淡說了一句,你就專注於電影就好,真知識的部分,別進入深水區。其實學者是說,讓恐龍復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若執著於此,電影就拍不成了。

因此之故,我不認為「流浪地球」在知識性上的各種漏洞是敗筆,畢竟沒有科幻電影是沒漏洞的,因為重點在於戲劇效果,真要計較知識性,應該去看科學紀錄片。

「流浪地球」的第一個敗筆在於,知識性敘述說太多了,知識訊息搶了戲,反而吃掉了可看性。

科幻電影的看點之二,是創造性觀點。讓地球“流浪”,在科幻災難題材裡確實是個不錯的點子,經由這個設定,衍生出災難性問題,整個故事情節圍繞在人類的危機處理,理所當然,但也是個窠臼。要突破這個窠臼有許多種方式,最常見的一種,就是以人類的情感推動情節。因此,從創造性觀點的角度來看,這個點子需要軟性題材的輔助,若在情感方面沒有處理好,就浪費了這個點子。

論創造性觀點最好的電影,如好萊塢的「降臨」(Arrival),如前蘇聯的索拉力星(Солярис,好萊塢重拍的片名是Solaris)。前者以語言學重構時空的概念,可謂大創意,它非常簡明地表現了近代哲學往語言學轉向的思想脈絡。後者藉由科幻手法探討傳統的哲學謎題「虛與實」,亦是大創意。

以上兩部片子縱然有大創意,仍需要情感戲的輔助以成就戲劇張力。「降臨」講的是預知自己女兒將早死的悲劇。「索拉力星」將人類丟到一個虛實界線不存在的環境裡,見到自己深愛的亡妻活生生地出現,並能有意識地與自己交流。將情感上的悲劇解構,沖淡,哲學性的科幻手法是最佳途徑,而有了情感鋪陳,深度科幻題材的娛樂性也就隨之提升。

「流浪地球」的敗筆之二,就是情感戲的貧乏與八股,不但沒有輔助一個好的科幻點子,反而壞了整鍋粥。

科幻電影的看點之三,就是情感。由於科幻題材不是硬知識,就是純幻想,而觀眾大都處於無知狀態觀賞電影,因此必然要有觸動人心又容易理解的軟材料,好讓觀眾入戲,所以需要做情感鋪陳。畢竟無論科技如何進步,人類情感卻是不變的。

「流浪地球」安排了父子矛盾,英雄救子的戲肉,雖是陳腔卻不是敗筆,「權力遊戲」也是「孤雛淚」的陳腔,但好的戲劇元素,永恆不滅。敗筆在於,「流浪地球」流於刻板,情感處理的部分只有「草草交代」,沒有「著力鋪陳」。

好萊塢的「星際效應」(Interstellar)同樣也是父女的矛盾,但女兒氣老爸離去是因為愛,「流浪地球」裡的兒子氣老爸離去是因為害死了媽,在層次上已有不同。況且,「星際效應」的父女情,幾乎是故事的主軸,鋪陳得相當細膩。「流浪地球」將父子矛盾表現得非常死板,為矛盾而矛盾,所以流於「粗略交代」的層次,談不上什麼鋪陳。

事實上,「流浪地球」最生動的角色是朵朵,一般而言,這樣的角色會肩負起推動情節的任務,強化災難故事裡的冒險風格與娛樂性,但很可惜,朵朵不但表現不多,更像是個多餘的花瓶。

老東西死前以心聲旁白的方式,回憶朵朵的身世,簡直讓人尷尬極了,那是商業老港片可笑的交代手法,將情感戲搞得非常做作與粗糙。況且,對撿來的朵朵這麼疼愛,死前還念念不忘,那親孫呢?你兒子呢?

最後,關於武裝小隊與擔任丑角的混血兒,俄羅斯宇航員,這些角色因為戲份不夠,缺乏角色的深度,不是過於死板,就是多餘,對戲的可看度並無幫助,反而在快速流動的情節中,扯戲的後腿。

張大春說,多一個角色,就是多一分風險,誠哉斯言。「流浪地球」有點像三谷幸喜的失敗之作「清須會議」,因為角色過多,以致讓情節產生破碎。故事敘述混亂無章,也讓美輪美奐的畫面,全部失焦。

關於敘事的失敗,舉個例,末世地球的景觀,不該在一開始就出現,那是科幻遊戲片頭的手法。好的電影手法,應該要讓末世景象在朵朵兄妹從地底回到地面時才展開在觀眾眼前。光是這個沒sense的開始,就顯示導演很不會講故事,也平白浪費了優異的特效表現。

總言之,「流浪地球」是一部華而不實,大而無當的作品。明明是速食,卻擺得像滿漢全席。

糟點不止於上述,但就點到為止了。若不是中國電影,一般我也不會花時間討論自己無法看完整的戲。身為中國人,衷心希望中國電影(與其他類戲劇)能不斷精進,所以用最高標準評論之,讀者若覺得傷感情,我只能勸你,愛之適足以害之。

不好就是不好,「流浪地球」因為是第一部製作夠國際水準的中國科幻電影,所以票房不錯,觀眾也容忍了作品裡的許多糟點,但不樂見這類花費大部分時間與金錢在硬體製作上,卻輕忽娛樂片該有的戲肉看點的電影,大行其道。

我可不是用好萊塢的眼光批評「流浪地球」,好萊塢的電影99%都是爛戲,就連漫威票房絕佳的眾多科幻片,我也不以為然(神力女超人例外)。你看中國自己的京劇,只要能流傳至今的戲,即便是教忠教孝也比「流浪地球」好,為什麼?因為這些經典都有掌握戲味兒,有抓到重點。

與「流浪地球」同樣爆紅,比起來,我覺得「啥是佩奇」短短那5分多鐘的敘事,才是好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