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政策应当坚持 ----评当前关于人口问题某些极端舆论

两会召开,有关计划生育政策的争论再次掀起波澜。有代表声称提案放开三胎,有的媒体刊登学者大胆建议彻底废除计生政策并鼓励生育云云。这些争议,孰是孰非,计生政策是留是废,如何认识和实施中国人口形势?这些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在2016年5月召开的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我认为,这是党和政府关于人口形势的客观科学的判断和实施计划生育的政策依据。但是,当前社会上部分学者及相关舆论,却用完全否定的态度看待计生政策,提出一系列带有民粹色彩和极度偏激的意见,形成一种否定计生政策的“政治正确”的舆论氛围。对此,我认为有必要为计划生育政策辩护,批驳某些错误的极端的人口观点。

在否定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士中,比较闻名的如梁建章、黄文政等学者,梁建章是携程网创史人并兼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黄文政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人文经济学会特约研究员。他们这批人通过各类媒体发表了一系列反对计划生育全面放开人口政策的激进言论。纵观这些言论,我以为基本是错误的,有的是以偏概全,有的是玩弄数字游戏,有的逻辑诡辨,有些属于信口开河。

玩弄数字游戏。他们用一些奇怪计算公式,证明中国人口将发生所谓雪崩式坍塌,言之凿凿曰到百年后将只有6亿甚至1亿云云。其实,按他们的逻辑,那时候比中国人口更少的美国、俄罗斯、日本恐怕都消失了。为了说明中国人口形势是他们所认为的“坍塌式”危险,黄文政、梁建章先生都曾拿中国人口占世界比例来说事。他们曾列举了如下数字:中国人口在1820年占世界总人口的35%,1950年是21.8%,1980年是22.1%,到2013年下降到19.0%,并认为这种比例下降是危险的。那就让我们认真分析一下这个比喻,在当今世界人口达到75亿的情况下,如果要达到1980的比例,中国人口应有16.5亿,如果要达到1820年的比例,中国人口应达到26.25亿。中国领土虽大,但要装下超过20亿的人口,那么中国人恐怕还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都困难的。

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他们严厉批评北京、上海等特大超大城市控制城市人口的规划和措施,说只要做好规划北京上海城市人口可以容纳四五千万云云。按梁建章先生的说法是“放开生育、开放城市”,既放开生育政策,又开放大城市人口。他们的结论,人口越多经济越发达,因此中国人应当越多越好。显得易见的谬误是,美国人口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他们的经济为什么最发达?这种以偏概全的说辞只是逻辑诡辩而已。回避愈来愈严重的土地、水资源短缺,污染加剧,就医、入学、就业、住房困难、城市拥堵等所有现实难题,似乎只要照他们的理论,均不在话下。这套空头理论说出来很容易很诱人,但只要实行必是灾难。这种专家和红军时期的外国顾问李德有一比,而且他们也差不多就是从外国读完书回国那类人。

信口开河的民粹式建议。黄文政、梁建章先生一些建议极为荒谬,如为提高升生育率要对多生者发放补贴,甚至可以考虑根据孩子数量实行累进制补贴。这类建议和台湾民进党搞非核家园用爱发电的民粹口号差不多,一个完全脱离中国实际的说辞,无异于让国家搞财政自杀。作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的黄文政先生,你向美国政府提这种建议更为合适,因为美国人口只是中国的五分之一,你的建议有利于提高美国的生育率。

其实,中国人口过多,是个不争的事实。这个现状自清代中后期即出现,其所带来的政治经济民生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并没有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减轻。

第一,人口规模持续增长,并不存在所谓“坍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国大陆人口为11. 6亿;10年后的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大陆人口为12.6亿;再过10年,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大陆人口13.4亿千万。2017年,人口已达13.9亿。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全国人口在两个10年,增长了1.8亿。第一个10年,增长1亿人口,年增长1000万;第二个10年,人口增长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也增长了0.8亿,相当于增加了一个欧洲大国德国的人口,年均增长800万人。对于这样的人口增长,难道还认为是少吗?难道在发生什么“坍塌”吗?这些专家不看现实,只能描给一幅百年后人口仅剩6亿或数千万的恐怖景色来忽悠公众。其实,一个有六亿人口的中国和一个十四五亿人口的中国相比,民众的舒适、幸福感要强得多。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人口膨胀到9亿的时候实施计划生育,人口达到14亿的时候,这些专家和某些舆论却鼓噪要取消人口控制甚至鼓励生育,实在是匪夷所思。以当前中国人口现状,只有每年出生人口降低到千万人左右,才可能出现人口平衡。但中国的现实是,每年出生人口都在一千六七百万上下,每年净增人口都在七八百万。这是一个不断增长的态势,也是一个人口负担日益增加的态势。

第二,庞大人口导致资源短缺,严重威胁生存环境。我国土面积是印度三倍,但有居住条件的土地却和印度差不多,应当承认我们国土承载力和资源是有限的。可以看见的是水资源的高度紧张,其中由于华北地区由于人口和工业集中,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枯竭,国家被迫实行庞大的南水北调工程。但是,目前长江流域也相应出现了枯水期,往年波浪滚滚一望无际的洞庭湖、鄱阳湖都见了底。至于黄河流域,断流早已不是新闻。我们就是处于一种顾此失彼的状态,庞大人口是这些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

第三,各类污源加剧。人类的活动,导致中国近海污染严重,渔类几近灭绝,中国渔民跑到朝鲜半岛水域甚至更远的如菲济、阿根廷等国的海域去捕渔,以致引发外交问题。持续七八年的遍及全国的雾霾,经大力整治已有所好转,但这是以涉及千万百家庭生计的污染企业关停并转为代价的,使政府陷入两难境地。

第四,中国人具有强烈的生育愿望。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等是我们这个民族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一些曝光的新闻事件都可以反映出来。还记得20年前的1998年,长江大洪水中被武警救出来的那个叫江珊的小姑娘吗,她的父母竟然生了五个,这还是实行严厉计划生育政策的时代。2016年因病去逝的女演员徐婷,她的父母为了生个儿子,竟然连生七胎,而这个老三徐婷为了最小的弟弟成长,成为家庭的奴隶,拼命工作疾劳成疾,病逝时不过26岁,活生生的悲剧摆就在我们面前。而象梁建章、黄文政这样的专家因为鼓吹放开生育鼓励生育而受到舆论媒体热捧,也说明了这种传统观念的强大。

最后,持续增长的庞大人口,带来严重的民生困境,危及社会稳定和政权稳定。庞大的不断增长的人口将吞噬大量社会财富,甚至可能压垮社会发展的成果,就业、就医、就学、住房困难等情况会愈来愈严重,如每年大学毕生生就业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大量流民聚集于城市,形成生存环境恶劣的印度贫民窟式的区域(现在部分大城市的城中村就是贫民窟的雏形)。中国人与印度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印度人寄托来世,可以排队乞讨,而中国人面临困境和痛苦,能做的就是反抗与报复社会,因此群体性闹事和极端事件将不断频发并难以控制。大量不断产生并积累起来的矛盾处理不好,导致矛盾激化不是不可想象,埃及等中东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就给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

综上所述,面对中国的现实,我们必须坚持计划生育政策,而不是被动的跟在某些激进的学者或舆论后面摇摆,特别是我们的舆论不应围着这些激进的观点转圈,而对相反的观点不予置理。习总书记曾指出我们的改革不能出现颠覆性的错误。政协主席俞正声同志在刚刚如开的全国政协会议工作报告中说:拒绝浮躁和脱离国情的极端主张。在人口政策方面,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应本着对国家和民族负责的态度,谨慎从事,以免形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