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俄乌战争开始,北约在心理上正式走出北大西洋

作者丨枫叶君

来源丨枫叶君评(fengyejunping)

俄乌战争进入第100天时,克里姆林宫表示,俄罗斯将继续其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直至实现所有的“目标”。

什么“目标”?如果以街头事件类比,那就是打人外加抢东西。可国家不是这样,那样做太不文明,必须站得更高些,故“目标”修订为教训一个妄图造次的国家,同时帮助其东边的俄语居民从此“站立”起来。因为已经有了两个“共和国”,所以,“站立”起来也就意味着顿巴斯从乌克兰分离出去。

俄罗斯能否实现其“目标”目前还是个问号,但是北约目标的后面却是妥妥的冒号,那就是,原来以欧洲为重心、横跨北大西洋的北约从此在心理上正式走出来了。

500

近日有两件事值得关注,还都发生在二战战败国身上。3日,德国联邦议院投票批准了一项1000亿欧元的特别基金,以加强和重建德国的军事力量。4日,日本政府透露,首相岸田文雄正在考虑应邀出席将于6月底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的北约峰会。

这两件事儿都非同小可,前者将使德国达到北约目标,即将每年GDP的2%用于国防,军事支出大幅跃升,而后者如能成行,岸田将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出席北约峰会的日本首相。

500

日本和德国一东一西作为西方两个经济大国,因为历史原因,长期在政治上和军事上保持相对低调。但是,站在北约的角度看,无论是作为北约成员国的德国,还是作为美国在亚洲的重要盟友的日本,都在俄罗斯发动针对乌克兰的战争后发生了重要改变。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解释1000亿欧元时明确表示,该基金是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直接回应。国防部长兰布雷希特称3日对德国意味着“历史性的一天”。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在议会作说明时强调:“改善德国联邦国防军的弱点,一秒钟都不能再拖延。”

500

由于和俄罗斯有北方领土争议,日本过去对日俄关系总是言辞谨慎,但这次俄乌战争爆发后,日本在步调上紧随美国,岸田不仅严词谴责莫斯科试图用武力改变乌克兰领土现状,而且与G7成员国以及欧盟协调,对俄罗斯实施了严厉的经济制裁。

俄罗斯无疑让各种变化弄得头疼。乌克兰至今搞不定,邻国芬兰和瑞典已决定加入北约,德国又开始扩大国防开支,真可谓葫芦没按下去,瓢也起来了。没办法只好告诫说,注意了,德国“再度军事化”将危及欧洲安全。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我们认为,德国总理的言论再次证实,柏林已经为该国加速再度军事化的进程确定了方向。这怎么可能结束呢?这在历史上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500

这话听着很有历史感,政治上也貌似正确,可惜,现在已经没有欧洲人会听了。德国早就在西方阵营之中,也是北约成员国,它提高国防开支比例长期以来就是美国的要求。更不用说,如今德国和芬兰、瑞典一样,无论是提高军费还是谋求投入北约怀抱,都有点“逼上梁山”的意思。

虽然俄罗斯还在对外宣称自己的“目标”,但是,有一点确凿无疑,那就是北约正在前所未有地抱团儿,比“组织起来”更进一步,它们已经行动起来了。

将于月底召开的马德里峰会将被证明是北约历史上一次里程碑式会议。开会跟哪届哪次关系不大,遵义会议算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什么比别的耀眼?关键是在什么形势下召开,讨论的是何等重大内容。在“一派大好形势下”召开固然意义非凡,但是,在俄罗斯发动乌克兰战争,打了百天仍在缠斗,北约空前团结,更重要的是看清了莫斯科的软肋之后,此次北约峰会的意义就非同寻常了。

500

西方媒体报道说,北约将于6月29至30日在马德里举行有全部30个成员国参加的峰会,远在东亚和南太平洋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受到邀请,以亚太地区伙伴国家的身份参与这次峰会。知情人士说,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入侵将是峰会的重要议题,同时峰会也将可能讨论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的问题。

北约如此增强凝聚力,以及和美国在亚太的重要盟友日韩澳新的联系也更加紧密,这是谁的功劳?当然是俄罗斯。俄罗斯被某些中国人赞誉为“战斗民族”,其实这只是用好词硬来美化俄国人的鲁和蛮,实际上“战斗”的真正内涵在于,俄罗斯在追求自己利益时,常常不管不顾,别说他国,就是中国这个莫斯科目前在国际上难得的密友,也并不在它的关心之内。

500

很多中国网友边观战边为俄罗斯总统普京点赞,实际上这有点儿自己被卖了还替别人数钱的意思,俄罗斯发动眼下这场打得艰苦干得难看的战争,对中国并没有好处,反而是增加了我们在国际交往上的难度。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力,北约和欧盟内部的凝聚力,北约模式对西方亚太盟友如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诱惑力,都在这个过程中迅速增强。

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更加严峻了,还美?这就是某些不开眼网友的智商:我难,我骄傲。

中国反对北约东扩,但是对北约觊觎亚太更是警惕,因为有捆绑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的“四方机制”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三国安全协议AUKUS的存在,北京始终对“亚太版北约”保持高度戒心,并一再警告美国,不要在亚太打造和拼凑小圈子,那样只会给本地区安全带来危害。然而,形势由不得人,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铺开,至少在心理默契上,北约的触角已经探出欧洲,将其影响力投射到所谓的印太地区。

500

在反驳“亚太版北约”预谋时,中国的理由很简单:你一个北大西洋的军事组织往亚太跑什么,企图干什么?这听起来非常合乎逻辑。然而,西方国家完全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举个例子,加拿大有个最大的零售商集团叫“加拿大轮胎”,上世纪20年代投资1800加元起步,现在家大业大,所售商品也早就不是当初的唯一产品轮胎,而是什么都卖,可是公司的名字保持不变,还是Canadian Tire。

不错,北约的全称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4月,当初有12个创始成员国,作为欧洲和北美国家组成的集体防卫组织,其当时针对的是以苏联为首的东欧国家集团。现在,70多年过去,北约经过几轮东扩,已经发展成拥有30个成员国的庞大军事组织。不仅如此,原先的东欧国家、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先 后被吸纳为新的北约成员国。作为前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不能不感到悲凉与寂寞。原来前苏联的马仔们,如今在这场俄乌战争中,成了俄罗斯的谴责者和反对者,给武器的给武器,到基辅慰问的送爱心。普京看了这些,不难受那肯定是装的。

500

为什么会这样?两个原因:第一,东欧集团国家由对手变盟友,这是北约自我壮大的第一步。第二,俄罗斯以世界第二军事大国对阵欧洲农民乌克兰,忽然发现自己体力颇为不支,更糟的是让美国和北约看出了其军事软肋,更加坚定了美国的判断:经济上持续衰落的俄罗斯,即便暂时还支撑着一支庞大武力,但是其真正的战斗效能无疑已经不是西方对手。那么,还有谁呢?

北约是不会解散的,它的战略目标一定会转移,中国这些年经济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在伴随着俄罗斯下滑,特别是此次俄乌战争显现出俄罗斯已经不再是西方的真正威胁时,在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同时推行中,北约的视线一定会把亚洲地区收进去。

岸田文雄为什么准备赴会?韩国为什么受邀?就是前几天新西兰总理阿德恩访问华盛顿与拜登会晤,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还特意发声,提醒惠灵顿不要消耗自身“非常积极的国家品牌”。

500

毫无疑问,芬兰这样的好学生,新西兰这样的温和人,在西方不容易找。但是,现在,在俄罗斯铁拳挥到乌克兰头上之后,浓眉大眼的也坐不住了。

所以,对于原本立命于欧洲的北约,即使暂时还没租下新办公室,也一时半会挂不上另一块牌子,但是,无论如何,就心理层面而言,从刚刚度过百天的俄乌战争开始,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的北约已经正式走出北大西洋。

不要忘了,虽然北约旗帜中的蓝色代表北大西洋,但是中间的白色罗盘却指向四个方向,更重要的是,北约的格言是:“不受拘束的思想”。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