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的圣婴大王红孩儿为何会受到观音菩萨的青睐
在《西游记》原著中,红孩儿并不是一个才德兼备的少年,他可能受到了父母感情不和的刺激(在“三调芭蕉扇”一集中,牛魔王与玉面狐狸厮混,却和妻子铁扇公主常年分居),年纪尚小便离开家庭独立流浪,领着一群小混混占山为王。当唐僧师徒路经火云洞时,他垂涎于唐僧肉的长生不老功效,假扮孩童调虎离山抓走唐僧,又变成观音模样骗擒猪八戒,用三昧真火烧得本领高强的悟空无计可施。这不禁令人深思,红孩儿除了牛魔王之子的身份外,还有什么特殊优点值得菩萨青睐?
首先,红孩儿的父母亲均是三界中法力神通的佼佼者。母亲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是昆仑山后自混沌开辟以来天地产成的一个灵宝,乃太阴之精叶,能熄灭八百里火焰山;父亲牛魔王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在神界与妖界均有威名,曾与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美猴王结为“七大圣”。铁扇公主与牛魔王虽然本领不亚于许多神仙,但性格闲云野鹤不慕虚名,坚决不肯接受天庭招安,成为佛仙两界的心头大患。因此,观音菩萨将红孩儿收作“善财童子”,除了对他的喜爱外,更有着深远的目的——将红孩儿攥在佛界手里,钳制铁扇与牛魔王,防止他们为非作乱威胁三界稳定。
其次,红孩儿心性虽然不纯良,但在擒拿唐僧的过程中体现了较高的智谋。他假扮吊在树上的孩童博取师徒四人同情,继而用看家本领三昧真火击退唐僧徒弟的进攻,通过生辰八字问题戳穿了假扮牛魔王的孙悟空,假扮观音成功骗过猪八戒。可知红孩儿除了拥有三昧真火、飞天走云、五行之术的杀手锏外,更拥有常人难及的判断力与缜密思维。因此,红孩儿具备了观音身边护法童子的基本能力,只要用锁命金环箍住他的恶念,就是个堪为大用的人才。
最后,观音菩萨的理念是“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即消弭争斗劝人向善,并非施加惩戒以暴制暴。在慈悲为怀的观音眼中,红孩儿纵然堕入了妖魔之列,但也是人心被困厄、无量苦逼身的苦海之人,将红孩儿收入座下是菩萨“能救世间苦,具足神通力,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的印证。对原生家庭不幸、没有走上正道的红孩儿的救赎,恰恰是观音灭除一切恶业重罪故、成就一切诸善根故的大悲之心的最佳诠释——哪怕你堕入万劫不复的罪恶之海,只要肯收余恨、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便能苦海回身早悟兰因,抵达善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