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屏会棋图,藏了多少秘密...

作者|   清歌向暖

来源|  历史教师王汉周

500

  重屏会棋图 五代十国 周文矩 故宫博物院   

  国宝级名画《重屏会棋图》(非真迹),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画里暗藏着皇家的秘密...

  01

  这幅画作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具有空间感的作品之一。

  足足有三重图像,互相映照,层层相连。

  第一重,是这幅画的整个画面空间,画中描绘的是两人对弈,两人观看;

500

  第二重,是画中对弈之人背后画有图画的板屏,一个看起来年老体弱的老人,正在一个有围屏环绕的床榻上烤火休息,有侍女服侍;

500

  第三重,是老人的目光所及之处,围屏上的山水。

500

  三重图像之间,现实和虚幻交错展示。

  对于处在现实世界看画的我们来说,画中对弈的图景是虚幻的世界;

  对于画中的对弈者而言,他们所处的的空间是“真实”的,屏风上画的老人才是“虚幻”的;

  而对于屏风上的老人而言,他烤火的空间是“真实”的,他床榻边围屏上的山水画才是“虚幻”的。

  我们一层一层的来看。

  02

  第一重图画中,围在棋盘四周的,是南唐中主李璟和他的三个弟弟。

500

  四人的位次如图所示

  (注意,这张图里没有李煜)

  五代十国之时,中国进入了一个大动荡的时代。

  南唐呢,也还算是雄踞长江以南的第一大国。

  (矮子里拔将军)

  李璟即位之后,曾经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了马楚和闽国,使南唐的势力范围达到最大,颇有些武功。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因为南唐本身的国力并不算最强,四面出击反而动摇了国本,结果让后周世宗柴荣捡了便宜。

  从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开始,柴荣三次亲征南唐,获得全胜。

  李璟被迫取消皇帝称号,改称“江南国主”(这个称号不是李煜的发明),向后周割让江北十四州之地。

  有鉴于太子弘冀此时年龄很小,六子李煜也才七岁,而李璟的三个弟弟却各种个人势力盘根错节,遍布朝廷上下。

  在外战失利的情况下,自己的内院可不能再着火了。

  李璟不得不采取怀柔政策,向廷臣宣布:南唐的皇位,不是父死子继的形式了,改为兄终弟及。

  日后自己一旦驾崩,几位弟弟按顺序即位,让自己的亲儿子李弘冀等着。

  并且,李璟是在南唐烈祖李昪的陵前正式宣告的这一决定,给诸位弟弟们吃上了宽心丸儿。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载:

  封弟寿王景遂为燕王,宣城王景达鄂王,景逷前未王,为保宁王。秋,改封景遂齐王、诸道兵马元帅、太尉、中书令,景达为燕王、副元帅,盟于昪柩前,约兄弟世世继立。

  具体到《重屏会棋图》中就是,中主李璟手执棋谱,表情轻松,显然是对自己的安排很满意;

  李景遂被李景逷遮住了半边脸,说明他是兄弟四人中的过渡者,不是特别的重要。

  而李景达身穿颜色略深的黄衣,这是有暗含深意的,我们都知道,黄色是皇帝才能穿的颜色,也就是说,首先接过李璟身后皇位的是李景达。

  最小的弟弟李景逷在这里面也是有戏份的,注意看棋盘。

500

  图中并没有白子,而黑子被摆成“北斗七星”状,而这个北斗七星并不标准,它缺了一子。

  而缺的那一子,恰好就在李景逷的手上。

  这个细节不可能是周文矩自己设计的,它只有一种指向,那就是,李璟的兄终弟及制,将会执行到最小的弟弟李景逷为止。

  03

  我们再来看李璟兄弟四人对弈时的背景图。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第二重画面中,屏风上的老人是谁呢?

  据北宋人自己的考证,这是大名鼎鼎的白居易。

  北宋末编纂的讲述诗歌的《古今诗话》等书记述:

  “白乐天以诗名与元微之同时,号元白。诗词多比图画,如《重屏图》,自唐迄今传焉,乃乐天醉眠诗也。”

  白居易有一首《偶眠》诗:

  放杯书案上,枕臂火炉前。

  老爱寻思事,慵多取次眠。

  妻教卸乌帽,婢与展青毡。

  便是屏风样,何劳画古贤。

  第二重画面恰好暗合《偶眠》其中的诗意。

500

  在寒冷的冬季,白居易边烤火,边喝酒,边看书。

  看累了,喝醉了,便在侍女服侍下休息。

  这是一种理想的隐退的休闲生活,与世无争。

  那放在此处做会棋图的背景有何深意呢?

  李璟的个性文弱,喜欢吟风弄月,这一点,被儿子李煜极好的继承下来了。

  之前,当李昪数次要立李璟为太子时,他一再的推辞,并在庐山瀑布前筑起了小屋隐居。

  从图上看,其实李璟心心念念的,并不是口衔日月乾纲独断,而是每天可以闲适的在火炉前痛痛快快的饮酒读书。

  有娇美的侍女在旁边伺候着,纵情于山水之间。

  那是何等快哉。

  而图中李璟兄弟四人的状态也是很随意的。

  李景达和李景逷兄弟俩是一只脚半翘一只脚脱鞋的状态。

500

  李景遂的一只手,搭在李景逷的肩上。


500

  而李璟本人则更加随意:他把鞋脱了,把左腿躺倒放在榻面上,右腿立起架在榻上,左手扶着左膝,右臂枕着右膝,十分轻松。

  而在《重屏会棋图》的左边,摆着一个壶,散乱的箭杆,暗示了四兄弟在下棋前玩了一阵子投壶。

500

  投壶的旁边也摆着一个漆盒,里面有一本书。它极有可能是一本关于投壶的书。

  总之,整个画面轻松适意,主角们既愉快的下着围棋,又可以投壶娱乐,这就是一个理想的文人士大夫的休闲生活。

  而这些,更与屏风上那个年老醉眠的白居易的休闲生活对应起来了。

  又因为此时的白居易是“醉眠”的一种状态,所以,白乐天所想的,一定是徜徉于山水之间无拘无束。

  白居易的梦境,和李璟的所思所想,就又刚好是暗合的状态。

  所以,《重屏会棋图》的第一重空间,代表的是李璟对皇位做下的部署;

  第二重空间,代表的是李璟对标白居易,他所渴望的是隐士的生活。

  第三重空间,是白居易,同时也是李璟自己的梦境。

  04

  不过,李璟的兄终弟及策略看似天衣无缝,但还是埋下了大雷。

  这边李璟按规矩立李景遂为皇太弟,入主东宫,却惹恼了亲儿子李弘冀。

  我爹屁股下面的那把椅子,本来就应该我的!

  所以,不管李景遂如何谦让,表示自己不想要这个位子,李弘冀还是把叔叔当做了生死大敌。

  南唐中兴元年(958年),后周进攻广陵(今扬州),南唐东南边的吴越国也趁机趁火打劫。

  南唐是怕后周,但一点都不怵吴越,李弘冀三下五除二就击退吴越国。

  打了胜仗就得要赏点什么吧?

  李弘冀的心眼儿很活泛,他别的什么都不要,只要拿回继位的名分!

  这边儿皇太弟李景遂也很识相,他知道皇帝不适合自己做,他的理想,和李璟一样,优哉游哉的就好。

  这一点,从他的表字“退身”就可以看出来了。

  现在李弘冀想当太子,李景遂当然求之不得像把这个锅甩出去。

  最终,李璟改立李弘冀为太子,参决政事,李景遂退回自己的府第。

  但是,这父子俩的性格不合,李璟身边又有很多人说李弘冀的坏话,所以有一天父子俩的矛盾终于大爆发了。

  李璟一边用蹴鞠用的打球杖打李弘冀的屁股,一边威胁他:“你再不听话,我就把你换了,还立李景遂做皇太弟!”

  李弘冀一听这话,瞬间对李景遂起了杀心。

  留着你,早晚我的太子位是坐不稳的!

  索性派人毒杀了李景遂一了百了。

  事情发展到这里,按说应该了结了,但是,李弘冀最终赢了吗?

  并没有。

  因为在毒死李景遂的第二年,李弘冀就因为经常梦见李景遂冤魂索命,而被活活吓死。

  《南唐书》载:

  元宗仁厚,群下多纵驰,至是弘冀以刚断济之,纪纲颇振起,而元宗复怒其不遵法度,一日,怒甚,以打毬杖笞之曰:“吾行召景遂矣”。弘冀大惧,故景遂遇鸩,语在其传。显德六年,七月,弘冀属冀,数见景遂为厉,九月丙午,卒,有司谥曰宣武。

  李弘冀争了一辈子的太子位,最终被李煜轻松获得。

  李煜是一个整天只知道拜佛念经,吟诗作赋的人,他的个性和父亲李璟一样。

  历史就是这么喜欢开玩笑,又一个不想当皇帝的人当上了皇帝。

  参考文献:《新五代史》、《南唐书》

点击「历史教师王汉周」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