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看周星驰电影,没想到有一天我也能在香港成为演员

临时演员,还是小时候看周星驰的电影时听说过。

那个时候觉得是一件很想尝试,但又觉得离自己很远的事情

没想到来到香港后,我也有机会体验。

当朋友跟我提起有剧组人员招募的时候,我就跃跃欲试了。

500

500

虽然开始的时间有点早,我住得离旺角也有点远,但这是我一直好奇很久并想要体验的临时演员工作。

又有朋友的引荐,不用担心真实性(如果是在网上看到的帖子则不建议轻信)。

所以我还是踊跃地报名参加,牺牲周六的懒觉了。

接着在参与拍戏的前一天,负责帮剧组招聘临时演员的代理姐姐(此处化名:猫姐)跟我说明当天的衣着要求。

其中,群众演员衣着打扮重点:

一是不可化浓妆和穿过于鲜艳的衣服。

二是需要“著一带一”,以备人手需要,换套衣服换个发型,第二幕又可以成为另一个群众了。

同时,她还给了一张抽象的照片好让我理解当天拍摄场景所需要的普通路人在集市的感觉。

500

参演当天一早,我就来到了拍戏地点楼下,找到了猫姐集合。

我看到在场还有另外一个代理小哥哥带着几个临时演员,原来临时群众演员是分包出去代理的。

上午的商场,商铺还没开(除了提前请之配合的那几个商铺)。

看来剧组是趁商场还没开始营业,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拍摄。

大概半个多小时后,剧组人员带着道具来了。

一番安顿之后,负责服装的人员过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衣服是否符合要求。

这时候,主角也来准备就位了。

我发现竟然是我两年前看过一部港剧后,一直心心念念觉得很漂亮的女神!

看到真人的感觉,真的很奇妙。(这可能是念念不忘所制造的缘分?)

500

这天的第一幕,是女主角是走到集市摊位前,跟两个在摊位的宣传人员对话。

而该摊位的附近,有逛街路人、其他摊主这些群演角色。

我被安排在了其中一个摊位做摊主。

但在女主对话的时候,我并没有在镜头里面,而是在她对话完后,继续逛的时候,才经过了我的摊位。

所以我的出镜,大概就是经过的一秒钟。

而在这一秒钟里,我需要对女主跟隔壁摊主吵了一句走开的场景,做一个望过去的反应。

虽然出镜只有这一秒钟,但因为是第一次参加拍戏,我紧张而又配合地在摊位坐了很久。

而主角和宣传人员那边NG了两次之后(有时候一幕多拍是为了纠正,又或是以备取最好的使用),这种紧张感就慢慢消退了。

500

我们群众演员演完一幕后,会到一边休息,等剧组吩咐。

每一幕开始之前,都会根据场景需要,在等待的群众演员们中,挑选合适的人。

500

休息一段时间后,剧组人员过来叫我去演路过的路人。

换上另一件外套,扎起个马尾,远观之,我就是个“新的路人”了。

导演助手的要求是,在开始之前,先站着不动,等到action的口号后,才按照她的要求走到指定的方向。

当大家准备就绪的时候,导演说了一句“全部人趴低!”

导演、导演助手和其他工作人员都蹲低了,这时我也条件反射地蹲下了。

是的,没有叫到action,但我动了!我错了……

此时导演助手无奈地跟我说了一句:“不是叫你呀!难道以为打劫?”(本文自动将广东话对话翻译成了普通话)

原来是叫那边的剧组人员不要站着以免入当时的镜头….

我只好笑着道歉:“不好意思,我还真的看剧看多了以为是打劫……”

导演助手见我纯真又善良初出茅庐而又态度良好的样子,就也态度良好地NG了。

500

可能是因为上一幕我后来成为了一个合格的路人,下一幕换个发型,不穿外套,我的卫衣又让我成为了新的路人。

这次是说要演一对情侣在逛街。

但由于未够投入,我和另一位群演伙伴演成了在约会阶段逛街的暧昧朋友(也行)。

中午吃过传说中的剧组免费饭盒之后,在一边等待休息。

500

这时导演助手过来说来两个“妹猪”。

此时猫姐可能没听清,指了一下我,导演助手说:“不不,这个不够‘妹猪’。”(在广东话里,“妹猪”指年轻小女孩)

然后叫了两个十几岁的中学生过去演逛街……

我内心遭受到了来自岁月的100点暴击,不过说的还真是大实话。

在休息的时候,其实我也有在一边看主角们的演戏。

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平时我们在荧幕面前所看到的情节,其实就是通过许多人搭建起来的场景。

同时,我也通过仔细观察和一边学习,发现他们确实有着相对专业的演技。

我觉得,其忽略镜头的存在而代入角色的自然,是其中一种演员修养的所在。

拍摄任务结束后,猫姐跟我说下次在XX地点拍的下一个场景,你也来参演吧。

看来她得到关于我们这批群演的反馈还行。

我回想整个过程,我确实还挺配合和敬业,也认真地观察学习和改善、进步。

这可能是得到下一次以及之后参演邀请的原因吧。

看来有时候当时做完就结束的事情,还是要尽力做好,因为它也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更多的机会呢。

-END-

关注我,就不会错过每一次在香港的体验:戳这里

站务

全部专栏